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當前位置:瀟湘首頁 > 小說問答 > 中庸原文及每一句相對應的翻譯

中庸原文及每一句相對應的翻譯

2025年05月23日 07:54

以下是中庸部分原文及對應的翻譯: 原文: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翻譯:上天所賦予人的本質(zhì)特性叫做本性(天性),遵循著本性以做人處事叫做道,圣人的教化,就是遵循本性,來修正過與不及的差別現(xiàn)象,使一切事物皆能合于正道,這稱之為教化。 原文: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現(xiàn)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翻譯:“道”是不可以片刻離開的,如果可以離開,就不是道了。所以有道德修養(yǎng)的人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要戒懼謹慎;在別人聽不到的地方,要有敬畏的存心。沒有比隱暗的地方更容易顯現(xiàn)是非善惡的;沒有比那細微之事物更容易顯現(xiàn)曲直對錯的。所以修道之人在獨處之時也要戒懼謹慎。 原文: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翻譯:喜怒哀樂的情感還沒有發(fā)生的時候,心是平靜無所偏倚的,稱之為“中”;如果感情之發(fā)生都能合乎節(jié)度,沒有過與不及則稱之為和。“中”是天下萬事萬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如果能夠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達到圓滿的境界,那么天地萬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原文: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翻譯:仲尼說:“君子中庸,小人違背中庸。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為君子隨時做到適中,無過無不及;小人之所以違背中庸,是因為小人肆無忌憚,專走極端。” 原文: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 翻譯:孔子說:“中庸大概是最高的德行了吧!大家缺乏它已經(jīng)很久了!” 原文: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翻譯:孔子說:“中庸之道不能實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聰明的人自以為是,認識過了頭;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揚的原因,我知道了:賢能的人做得太過分:不賢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們每天都要吃喝,但卻很少有人能夠真正品嘗滋味。” 原文: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翻譯:孔子說:“這個道路大概不行了!” 原文:子曰:“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zhí)其兩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為舜乎!” 翻譯:孔子說:“舜可真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歡向人問問題,又善于分析別人淺近話語里的含義。隱藏人家的壞處,宣揚人家的好處。過與不及兩端的意見他都掌握,采納適中的用于老百姓。這就是舜之所以為舜的地方吧!” 原文: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顯。誠之不可揜,如此夫。” 翻譯:孔子說:“鬼神的德行可真是大得很啊!看它也看不見,聽它聽不到,但它卻體現(xiàn)在萬物之中,沒有一種事物能夠離開它。天下的人都齋戒沐浴,穿上莊重整齊的服裝去敬奉祭祀它。浩浩蕩蕩,鬼神好像飄浮在人們的頭上,又仿佛流動在人們的身旁。詩經(jīng)說:‘鬼神的降臨,不可揣測,怎么能夠怠慢不敬呢?’ 鬼神既看不見又聽不到,十分隱微,而善于賜福降禍,又非常明顯,真實的東西是不可掩蓋的,就像鬼神一樣啊!” 點擊前往免費閱讀更多精彩小說
熱門搜索更多 >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主站蜘蛛池模板: 谷城县| 东至县| 广灵县| 焉耆| 西乡县| 景宁| 昆明市| 甘洛县| 茂名市| 沙河市| 周至县| 尚义县| 沈丘县| 佳木斯市| 石林| 济源市| 府谷县| 彰武县| 中宁县| 台北市| 千阳县| 社会| 米脂县| 临武县| 拜泉县| 静海县| 买车| 德州市| 彭水| 库车县| 宝丰县| 兴业县| 牡丹江市| 武安市| 诸城市| 巴中市| 含山县| 定襄县| 勐海县| 琼中| 英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