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仔細聽了半刻鐘,這新開講的評書《岳飛傳》似乎也不錯,講述的是一代民族英雄岳飛精忠報國、壯志未酬的英雄氣概,令華夏后人萬分景仰。
無論是岳飛還是楊家將,皆為保家衛(wèi)國的忠臣良將,是沈一鳴本人特別敬佩的民族英雄,因此他還特意追看過圍繞著兩者相關人物改編出來的電視劇。
不過如今看來,似乎還沒有評書中的世界精彩,最主要的還是常興明講出來的故事形容的栩栩如生,很容易便夠將在場的聽書者一點一點的代入進去。
講了個把鐘頭,關鍵時候常興明猛地拍了一下響木道:“再看柴桂。人似猛曉,馬如蛟龍。圍梅花圈兒轉了幾圈:“呔!什么人下場與我走上兩合?”手里橫著大刀,肚子腆著,嘴角耷拉著,在場內(nèi)兜旋。
牛皋一捅岳飛:“大哥,下場吧!”這才有了下一段書:寶槍會金刀,大鬧武科場。”
“好,好……!”臺下聽書者紛紛鼓掌喝彩。
“預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這段評書說得時間已經(jīng)夠長的了,接下來就該表演戲曲節(jié)目了。
果然,三分鐘不到,京劇響起,大幕拉開。
作為一個資深戲迷,在京劇、弦子等樂器響起的時候,大概就能聽出接下來要唱的是什么戲。
沈一鳴自然也不例外,浸淫在戲曲行業(yè)這么多年,即使是他不擅長演唱的戲劇,但是當胡樂和弦音吹拉而起的時候,他也大概能猜出個八九不離十。
“久違的感覺!”沈一鳴莫名激動,當深紅色大幕被緩緩拉開的時候,看到人物的扮相便立刻坐實了他的猜測:“沒錯,卻是四郎探母,坐宮無疑。”
《四郎探母.坐宮》講的是北宋時,遼邦設‘雙龍會’于幽州,邀宋太宗(光義)赴會議和。
楊家八虎護駕隨往,中伏兵敗,四郎(楊延輝)被擒改名木易,與鐵鏡公主成婚。
十五年后,四郎聽說六郎掛帥,老母佘太君也押糧草隨營同來,不覺動了思親之情。
但戰(zhàn)情緊張,無計過關見母,愁悶非常。公主問明隱情,盜取令箭,四郎趁夜混過關去,正遇楊宗保巡營查夜,把四郎當做奸細捉回。
六郎見是四哥,親自松綁,去見母親等家人,大家悲喜交集,抱頭痛哭。
只是匆匆一面,又別母而去。
咚!咚!咚!咚!……咚!咚!鏘!
大幕拉開,楊延輝的飾演者孟慶利首先走上舞臺,這是一位老生,為董家班班主董奎生的師弟,按照以前的輩分來算,就算是沈一鳴也得尊稱一聲師叔。
孟慶利:金井鎖梧桐,長嘆空隨,一陣風。
(念):沙灘赴會十五年,雁過衡陽各一天。高堂老母難得見,怎不叫人淚漣漣。
(西皮慢板起)
楊延輝坐宮院自思自嘆,
想起了當年事好不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