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姬(白):大王請!
項羽(白):妃子請!
項羽(白):想俺項羽乎!
項羽(唱):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白):大王慷慨悲歌,使人淚下。待妾妃歌舞一回,聊以解憂如何?
項羽(白):如此有勞妃子!
虞姬(白):如此妾妃出丑了!
虞姬(沈一鳴)下,隨后持雙劍復上,背對項羽抹淚……半晌,暗喊了一聲‘罷’,轉身為項王舞劍。
虞姬(唱):勸君王飲酒聽虞歌,解君愁舞婆娑。贏秦無道把江山破,英雄四路起干戈。自古常言不欺我,成敗興亡一剎那,寬心飲酒寶帳坐。
項羽(白):有勞妃子。
美人起舞離愁盡,佳人帳下拭淚痕;
生死離別前的那一舞,舞盡了天下女子的絕代風華;那一抹淚,流盡了世間女子的辛酸。
那飄舞的絲綢,寫滿了離別的愁緒;
那輕盈的體態,轉出了滿腔的哀怨。
正如無怨無悔的飛蛾撲向火,虞姬是那殘弱無力的飛蛾,項王便是那焚盡世間所有的烈火……
虞姬(沈一鳴)一曲舞畢。
近侍甲急上(白):啟奏大王,敵軍四面來攻,特來報知。
項羽(白):吩咐眾將四面迎敵!
近侍甲(白):遵旨。
(近侍甲退下,近侍乙急上)
近侍乙(白):啟稟大王八千子弟兵俱已散盡!
項羽(白):何等!
近侍乙(白):遵旨!
近侍乙退下,項羽轉而對虞姬道:“妃子,快快隨孤殺出重圍!”
虞姬(白):大王啊,此番出戰,倘能闖出重圍,請退往江東,再圖復興楚國,拯救黎民。
妾妃若是同行,豈不牽累大王殺敵?
也罷!愿以君王腰間寶劍,自刎于君前。
項羽(急問):怎么!
虞姬(白):免你牽掛。
項羽(急白):妃子,你,你,你,不可尋此短見啊!
(孟慶利一連說了三個你)
虞姬(白):大王?。?/p>
沈一鳴(唱):漢兵已掠地,四面楚歌聲,君王意氣盡,妾妃何聊生。
項羽(白):哇呀呀!妃子,不可尋此短見??!
(虞姬欲奪其腰間寶劍,項羽轉身避開)
項羽(白):不可尋此短見!
(虞姬再索寶劍,項羽再次避開)
項羽(白):妃子你,不可尋此短見!
(虞姬第三次索要寶劍,項羽又復避開)
項羽(白):妃子,不可尋此短見??!
虞姬指向帳門處(白):“漢兵,他,他,他,他殺進來了!”
項羽不知有假,轉身看去(白):待孤看來……
待孟慶利方一回頭,虞姬(沈一鳴)即抽出他腰間寶劍……未幾,項羽意識到受騙,忽一低頭,驚見腰間抽空的劍鞘——
項羽猛回頭看向虞姬,驚呼:?。∵@——
話未出口,已見虞姬自刎于前,項羽頓足不已。
項羽痛悔,嘆道:哎呀!
大幕落下,眾侍女扶虞姬下場。
“好!好一段霸王別姬!好一個四面楚歌!”向老爺子學著戲文里唱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這是楚霸王項羽在進行必死戰斗的前夕,所作的一首絕命詞,名為《垓下歌》。在這短短的四句詞中,既洋溢著無與倫比的豪氣,又蘊含著滿腔深情;既顯示出罕見的自信,卻又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嘆息。篇幅雖短,但卻深刻地表現了人生兩面。
楚漢相爭,項羽大勢已去,處于敗局。
此際,面對著兵少糧盡,夜聞四面楚歌,這位叱咤風云的人物竟也流露出兒女情長、英雄氣短的哀嘆:“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英雄已末路,佳人何以堪?
虞姬凄然起舞,并忍淚和唱道:“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她心中早已明了,項王大勢已去,自己只能成為項王的累贅,她不愿自己落入敵手讓項王蒙羞受辱。
虞姬雖為一介女子,卻也知羞知恥,于是搶先一步拔劍自刎在項羽面前。
此情此景,任誰看到都要忍不住贊一句虞姬的美麗,同時驚異于她的癡情與知恥。
“我的王要戰敗了,我怎么可能委身與漢宮之下,我的血液將滋潤江邊的花草,使得江邊的花朵開的更加的絢麗奪目?!庇菁绱舜罅x凜然、忠貞的愛情,才得以讓這段霸王別姬的千古佳話永遠流傳。
“好一個楚霸王!好一個虞姬!”哪怕這出《霸王別姬》已經落幕,聽者依舊沉迷其中不愿自拔。
后臺,董奎生也是贊嘆有加,沈一鳴演的這出霸王別姬,就連從藝十數載的曾婉儀都自愧不如。
天才總會有很多相似之處!曾婉儀想到了師弟秦鳳梧,能夠跟與之一較高下的似乎也只有他了。
只可惜,秦鳳梧已經死了,如果秦鳳梧還活著的話,一個戲臺子上會不會同時出現兩個真虞姬呢?
…………
坐在卸妝鏡前,沈一鳴莫名惆帳,《霸王別姬》這出戲不用心是唱不出感情來的,但若是太過用心將自己代入其中的話,又很容易影響到演唱者的心情。
沈一鳴現在的心情幾乎是說不出來的糟糕。
“你沒事吧?”一旁的曾婉儀看到后,走過來從后面拍了拍他的肩膀,她也演過虞姬,只是入戲深淺的問題,當然表達演唱出來的感情也是不一樣的。
“沒…沒事?!鄙蛞圾Q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