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個鑿子,我要秤一兩銀子,謝過剛才帶我進來的那位老哥。”王二之拿到銀子,轉(zhuǎn)頭對綺仙姑娘說道。
對于如斗敗的公雞一樣的吳二公子,王二之卻是已經(jīng)看也不看了。
吳二公子的模樣,現(xiàn)在是有點可憐的,但是王二之對這種人,實在生不出可憐之心。
他決定永遠把同情心,放在自己身上。他一個人孤身穿越,實在需要比別人更多的愛護。
綺仙和紅玉這時候可謂是在一旁,親眼目睹了兩人之間的這一場比對。王二之小小年紀(jì),最后勝出,實在是讓她們感到驚訝!
這少年,真俊呀!
兩人這時候感到的,不是王二之文才怎樣,而是,他看起來,可真的是一個翩翩風(fēng)度美少年。
作為一個演藝圈人士,王二之絕不會丑。加上他三言兩語,把吳二公子對得失魂落魄,這一下,吳二公子只怕真的對穿腸了。
如此超然的文采,最后都轉(zhuǎn)化成主角光環(huán),增加在了王二之的身上。讓她們看王二之感覺是越看越愛。
一個人樣子可愛,看久了,也就不過如此了。
可是如果這個人身上有其他的閃光點,那么,他看起來,就會一直熠熠發(fā)光。讓人越看,越覺得有看頭。
現(xiàn)在綺仙和紅玉,就是這個感覺。
這時聽到王二之問她們借鑿子,紅玉醒過神來,趕緊說道:“有有有,我這就去給你拿……”
古代的銀子,有元寶銀,當(dāng)然也有散銀。
散碎的銀子還好,碰到銀錠,那要如何使用呢?拿出去給人找,這種情況當(dāng)然有,但是,更多的時候,卻是自己鑿下來秤好了,然后拿出去使用。
因為銀子是稱重使用的,你拿到外面去稱,萬一別人多稱出去一分,怎么辦?
還是自己稱好了再拿出去使用放心。
王二之這時候自然就是要鑿銀子。
但是紅玉剛要去取鑿子,綺仙卻是一把拉住她,然后對王二之說道:“區(qū)區(qū)一兩銀子,我替小公子賞了他吧!也不值當(dāng)現(xiàn)鑿。”
紅玉一聽,又驚了一下,才真是回過神來。綺仙姐姐做事就是敞亮,自己小家子氣了,還真去拿鑿子。
她因此是停住了。
“你替我賞?那就多謝了!”
一兩銀子而已,王二之也不和綺仙姑娘客氣。作為百花樓里的頭牌,一兩銀子對她來說,也算不得什么吧!
“回見吧!”
拿著三百兩銀子,王二之是出門而去。綺仙和紅玉看著王二之出去,一時都是有些恍惚。
而那個吳二公子,這個時候卻還是有氣無力地坐在那兒呢……
……
夜深,王二之背著幾百兩銀子回到家。
到家時,嬸嬸早已睡下了。她每天都有事情做,要維持這一個家的生計,不可能時時督促王二之的。
王二之把銀子放在自己枕邊,沉沉地睡去了。有了這幾百兩銀子,以后他們嬸母侄兒兩個人,就不必過得那么辛苦了。
三百兩,已經(jīng)算是一個小富翁了。
但是,這卻又是有些人一晚上的花銷,甚至,還不夠。世事就是這么……難以描述。
王二之發(fā)現(xiàn)自己離富翁的距離還很遠!
第二天醒來,王二之就把那三百兩銀子,拿給了嬸嬸,柳氏看著王二之憑空拿出來這么多銀子,吃了一驚。
“二之,你、你這是從哪里弄來的?”
柳氏是個謹(jǐn)小慎微的人,家里忽然多出來這么多銀子,的確讓她感到害怕。
二之現(xiàn)在可是她們這個家里的獨苗了,可千萬不能出什么事情啊!
“嬸嬸,你覺得我這個樣子,能做什么事情,還能把你嚇成這個樣子呢?”
王二之是有些不高興了。他還是個孩子呀!嬸嬸怎么這么不相信他!
柳氏看著王二之,看出了侄兒的不高興。是呀,侄兒這個樣子,干什么能弄來這么多銀子呢?為非作歹,他有這個能力嗎?
“那、那你老實告訴嬸嬸,這銀子哪來的?”雖然想不出王二之能干什么壞事,能弄來這么多錢,但是柳氏仍然不放心,仍然追問。
“別人跟我打賭,輸了這么多銀子給我唄。”王二之是漫不經(jīng)心地說道。這算是他掙的,他有點小驕傲。
“什么,你、你去跟人賭?賭博能是長久之業(yè)嗎?你……,你這是要氣死嬸嬸啊……”
王二之還以為自己這么說,嬸嬸也能為他驕傲呢,但是,沒想到,柳氏又對他大失所望了。
他忘了,古人的想法,和他不同的。他的生活方式,更多樣,什么都可以接受。但是古人不行。
古人比較古板,他們只接受他們認(rèn)為正確的東西。這時候?qū)W子就是要一心撲在學(xué)習(xí)上,一心撲在正途上。
像王二之這樣走歪門邪道,書不念,去和人家賭博,這是好孩子應(yīng)該做的事情嗎?
王二之對古人的古板,也是深有體會的,他雖然沒有親身經(jīng)歷,但是看書上,也有記載。
什么孟母三遷,什么捐金于野。撿到的銀子不能用,為了顯示清白,還要丟到野外去。
這、這,簡直沒法跟古人說道理。
“我去讀書了,這些錢,能夠讓我有新書看,有蠟燭,衣食無憂,全副身心都撲在功課上,甚至,能夠讓我擁有功名,怎么用,全在嬸嬸一念之間。侄兒告退!”
王二之不想跟嬸嬸講道理,他直接把自己的前途,丟給了嬸嬸。意思就是嬸嬸你想不想讓我這個你的親侄兒考取功名,你說話吧!
一家的光榮榮辱,比什么大道理都有力。
柳氏不說話了。侄兒的前途,現(xiàn)在比什么都重要!這些錢,雖然來路不是很正。但是,跟王二之的前途比起來,這些,都得先往旁邊靠。
作為一個過來人,柳氏知道,要供養(yǎng)一個讀書人,需要多少花費。
像他們現(xiàn)在這樣,破落到這種程度,還想要供出一個讀書人,那只是一個信念。真的想要達到目的,那得付出多少努力?
信念,有時候也是需要財力支持,這才是可以實現(xiàn)的。
而有了這些錢,王二之的求學(xué)之路上,又可以少走多少彎路?
柳氏很快的做出了選擇。
“二之,此事只可一次,不可再有。下次嬸嬸再見你有這樣的行為,嬸嬸定然不饒你!”
麻利的把錢收好,柳氏義正辭嚴(yán)地對王二之展開了教訓(xùn)。
事急從權(quán),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有些不好的事情,也是可以做一下的。
柳氏這時只能用這個道理,來安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