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罷,沖西磕了三個頭站起身來,解下腰中那條疙里疙瘩的絲絳,說道:“迦葉、阿難你二人此次之行非是佛祖之意,貧僧早已算出!聽我良言相勸,及早回頭為時不晚,不然這絲緣乃是佛祖所贈,佛門之寶法力無窮,貧僧將二位縛往西天交佛祖發落,恐那時悔之晚矣!”
迦葉冷笑說:“你得意的為時過早吧?你那如意萬能絳,確是佛門之寶,但只能對凡夫俗子、妖魔鬼怪施展法力。貧僧曾為佛祖掌管此寶多年,故爾此寶早就認得我,貧僧的“紫金缽”可是六親不認!”
濟公說:“好哇,那咱們就試試吧,看是你的六親不認,還是我的法力無邊。”
迦葉說:“道濟莫要后悔。”
說完抖手將紫金缽飛出,只見一片紅光,罩向濟公頭上。
濟公不慌不忙將如意萬能絳拋向空中,口念六字真言,心中暗誦“金剛經”。
就見那如意萬能絳在空中一繞,將紫金缽纏住,落入濟公掌中。
迦葉大驚心道:這六字真言,我等人人曉得,個個會誦,怎會如此神妙?莫非佛祖偏心,所傳有二不成?
迦葉哪里知曉,這六字真言若往復念誦,心境一致,另與金剛經相配,即能克本門之法。
這乃是濟公臨離佛山時,佛祖如來暗囑的,故爾今日見效。濟公笑道;
六字真言佛祖傳,
隨心如意法無邊。
莫戀人間名和利,
及早回頭遠塵寰。
修身養性要參禪,
何必貪心比濟顛。
今日若聽貧僧勸,
明朝相見在西天。
阿難說:“聽你之言倒是我們心胸狹窄,容不得你濟顛了?佛祖令你普度南七省的群迷眾生,可令你開葷破戒?可令你用佛法詐財?難道這都是佛祖的旨意嗎?行了,今天你就是說得天花亂墜,我們也不能饒你。”
言罷,一道金光直奔濟公。
濟公也忙用金光相迎,迦葉一見,也放出金光直取濟公。
二尊者的金光哪一位都與濟公的不相上下,如今兩個打一個,濟公如何受得了?
忽然,又一道金光由山后射來,直取阿難。
阿難忙撤出來招架,舉目一看,來者卻是普妙。
阿難笑道:“哈哈,降龍、伏虎都來了?就是你們十八羅漢全到了,我們也不怕!”
轉眼間,四道金光纏繞成兩團。
忽聽一聲佛號傳來,普濟寺的住持和尚元禪長老到了。
元禪長老是“賓頭羅尊者”降世,專為度化眾僧而來。
今天他一出頭,濟公馬上明白了:“好啊!你們仨人拿我來開心,認打認罰?”
賓頭羅漢說:“道濟貪財為了修廟,普度眾生;迦葉、阿難貪千銀是故意玩笑道濟。過不久他們就要接我回去了!只因你在天臺山上望鄉思凡事,故而作為懲戒,明白了嗎?”
濟公機靈靈打一個冷戰,知道這是佛祖見怪了,馬上拜倒向西方懺悔。
五位僧人只覺眼前佛光一現,知道是佛祖寬恕了,遂一齊雙手合十,口念“南無阿彌陀佛”。
……
卻說普妙和尚在天臺山與濟公分手,到了八卦山,遠遠看見韓殿正與魯修真斗法。
韓殿的法術確實厲害,非一般僧道可比。
不過,今天他想火燒八卦山卻沒辦到,野鶴真人呂洞明、白云仙長徐長靜離他不遠相繼也到了八卦山。
這兩位仙長是來邀魯修真去朝海的,走在中途,突見韓殿乘風云前進,故分一左一右暗隨到此。
韓殿的五昧真火,到處猖狂使用,他到了八卦山,身形未落,即向正南丙丁方位一指,只見一條火龍相似的紅光,凌空落下,直撲松蔭觀廟宇1白云仙長徐長靜、野鶴真人呂洞明剛要取自己的法寶,忽聽半空中一聲驚雷,頓時大雨似瓢潑般地酒遍八卦山。
韓殿驚詫萬分,按佛法所說七昧火可將海水煉干。
五昧火若在水前使用,再用水,等于火上澆油。只有水在火前,方可克制燃燒。
今天乃是火前水后,不知怎么竟把五昧火激回。
韓殿正在納悶,忽見徐長靜與呂洞明二道長從左右來攻,一個祭起打仙磚,一個祭起金剛索。
韓殿對這些僧道大多認識,此時見是他二人,自然是不放在心里,他一舉手中拂塵,祭起兩條羅旋神火龍,分迎兩位道長的法寶。
這二位道長比不上東方太悅,他的乾坤奧妙大葫蘆的法力,非一般可比。
就是內丹修煉的仙光,也大大超過這二位。如果今天光是這兩位道長,怕是難以逃出韓殿之手。
正當兩條火龍在萬道紅光當中,沖向打仙磚與金剛索的時候,從松蔭觀廟里陡起一道白光,光華之內是混元寶塔。
這寶塔從廟門上升起十余丈高,向韓殿頭上帶著風聲打了下來!
韓殿一見寶塔,便知是南海散仙董靈子在廟里,他忙用法術指揮一條火龍迎擊寶塔;另一條火龍去追打仙磚和金剛索。
火龍的紅光與寶塔的白光相遇時,每要相離到兩丈以內,遂自相退縮;離開十丈左右時,又互相迎擊!
如此反復數次,不相上下。
打仙磚與金剛索比不了寶塔,見火龍一到,就往后退,可是兩件法寶總有一個被追,而另一個去打韓殿。
當韓殿龍來迎這一個,那一個又返回去猛砸韓殿。
就這樣還勉強可以支撐一會兒。
董靈子來到八卦山已半個月了,他是來與魯修真共悟“無量壽經”之玄妙的。
適才董靈子忽然一陣煩燥,他屈指一算,大驚道:“魯道友,強敵到了,快隨我來!”
二位仙長立身于前殿的月臺上,從墻頭上邊往外看得清楚,正是韓殿到了。
董靈子知道韓殿專習火攻,若讓韓殿施法在前,八卦山將毀于一旦。故急忙掐訣往北方一指,剎那間濃云四布,先用壬癸之陰,克丙丁之陽。故韓殿的五味火未曾發揮效力。
隨后,董靈子又祭起混元塔協助徐長靜、呂洞明兩位道長。
韓殿自恃道行深遠,根本不把羅漢金仙放在心上,現在他以一敵三,仍然有進無退地堅持法斗。
魯修真他們看韓殿如此猖狂,不由怒火中燒,準備下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