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了飯,迪夫卻是沒有先去實驗室里找杜禾,而是直接回了宅院。
錢三正在門房里舒服的躺著,府里人不多,也沒有什么活,只有月末的時候給莊上的外人結算工錢,或者是給府上發放月錢時,才會忙上幾天。
迪夫自然是看不得閑得無所事事的人,所以身為賬房先生的錢三,也就順勢接管了門房。
反正都是差不多的,都是房嘛,閑得很。
空閑功夫實在是太多了,而對于缺乏娛樂活動的人來說,喝茶最適合打發時間了。
錢三也因此迷上了迪夫的泡茶,泡一壺的茶就能喝上半天,一手的技藝已經磨煉得嫻熟無比。
看到迪夫回來,連忙站了起來,快走幾步迎了上去。
“郎君,可是吃過飯了?正好嘗嘗我泡的茶,順便幫著指點指點。”
要說做事看人,錢三年級雖然沒有萬元大,但卻比萬元老練的多。
錢三對迪夫的性子已經了解透徹,平時與迪夫說話雖然隨意,態度卻又不失恭敬。
而萬元則是上下分明,恭敬得有些過頭,對于迪夫的吩咐都是嚴格執行,甚少有去反駁的。
迪夫也是知道的,萬元以前是在王府中做事,那里可是規矩森嚴,對身份上下尊卑的問題格外的小心謹慎。
都說老板們的思想都是“不要你覺得,而是我覺的”的,最喜歡萬元這種哪怕再怎么想不通,也會一絲不茍的去執行的好員工了。
迪夫也不例外。
但若是要論誰會得寵,還是要錢三這樣投其所好,會拍馬屁還不令人反感的。
所以偶爾迪夫也會喝上一杯,但今天湊巧了,卻是沒時間,連腳步都不曾停下。
“你的茶藝都要超過你家郎君我了,哪里還需要我來指點的。”
“郎君這話說的,您的技藝高超,我這雕蟲小技哪了敢跟郎君比啊。”
.錢三亦步亦趨的跟著,從懷里掏出了一本薄薄的賬本遞給了迪夫。
迪夫接過賬本,順手就翻開來。
上月的收支總額,以及各細則占比全都在列,還用毛筆歪歪扭扭的畫了一個不夠圓的餅分圖。
稍微的一看,迪夫卻也沒看出什么問題來。
“這個餅分圖畫的不錯,不過還要再接再厲。”
“郎君,你就沒覺得這賬目有哪里不對的么?”
迪夫聞言停了下來,看了一眼錢三有些苦澀地笑容,又認真仔細地看了一遍賬目。
卻還是沒發現有什么問題。
“咋了,是有啥問題呢?你就直說吧。”
“郎君,你看看支出那一欄,就真的沒看出來么?”
錢三卻是笑得更苦了。
迪夫這才重新看著賬單上的支出。
“九百六十二貫?”
“正是。”
這個數字雖然是有些大,不過……
“但是上個月的收入卻是四千三百二十八貫錢,一進一出還能結余三千多貫錢,這有什么問題嗎?”
“雖然是如此,但是郎君不覺得上月花銷太大了些了么?府上的主子就郎君一個,就算是算上了我等,也不曾有半百之數。”
迪夫很清楚錢三想要說什么,因為這并不是第一次。
那就是迪夫對待那些莊戶太好了,花費了太多的錢財,而要是單單靠著那兩成田租是肯定收不回來的。
錢三更是怕迪夫這的避風港,會被這些莊戶拖垮了,所以才一次又一次的提醒。
要說為啥要把食堂建成兩層,把二樓又成了迪夫的專屬?而莊中的人都是在一樓里吃的,或者直接就端著碗在廣場里吃。
那還得從唐朝的米說起。
米是五文錢一斗沒錯,但這個米的質量卻不咋地,摻雜著石子、蟲子、糠皮、碎梗等亂七雜八的東西,迪夫怎么可能吃的慣的。
但是不要緊,米鋪里還賣精米,但是價格嘛,卻是要貴上好幾十倍的。
所以,一開始吃的飯卻是分開來做的。
自打從劉修竹那里要來了幾個匠人之后,迪夫的心思泛活了。
畢竟迪夫可是干過“風谷”的活的,這就是以前農村里常用的一種木質農具,風谷機。
稻谷成熟之后,是要經過脫粒和晾曬的。
而在脫粒過程中,難免會有草屑、碎葉、碎梗等雜物與稻谷混在了一起,而且稻谷中也會有一些干癟沒有稻米的癟粒。
便是通過風谷機送風吹谷,顆粒飽滿的谷物會因為吹不動而直接跌落下來,而癟粒則會被風直接吹出風柜機外。
如此進行分選,便可將雜物、癟谷與谷粒分離開來。
當然了,風谷機很早就出現了,根據《天工開物》的記載,它在西漢時期就出現了。
迪夫對此做了些改進,增加了一個可以震動的篩網,用于篩選脫了殼的稻米。
于是,勉強能夠得到能入迪夫法眼的米,雖然這米的口感也就是一般,勉強能入口罷了。
這么一來,莊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迪夫的花費自然也就大了。
但這只是暫時的,因為迪夫設計出來的那一臺輾米機已經在測試整改中了,等來年渭水化了凍,立馬就能省下不少的成本。
再說了,生財之道有二,不外乎開源節流,只要水源開得夠大,那就沒必要去降低生活標準,不是么?
“不礙事的,錢財都是身外之物。”
“郎君心里有數就好,再過一個多月就是元日了,那時的花銷卻是不小了。”
“嘿,放心好了,我誰都不認識,再不小又能多多多少?”
“郎君這么說,那我就放心了。”
迪夫笑了,過年不外乎就是給人送禮嘛,自己又不需要給誰打點些什么,至于想王安這樣的,給他幾把綠菜就足夠了。
可別小看這冬天里的綠菜,雖然此時已經有了溫室,但像迪夫弄這么大的,還真的沒有別人。
此時的蔬菜很少,基本就是葵、藿、韭、菘、薺五種。
葵就是冬葵,雖然是掰菜之首,但口感不好,入不了權貴之門。
藿是黃豆苗的嫩葉,韭菜一名則是一直沿用,菘菜也就是白菜,薺即薺菜。
但還有一些其它的,如從印度流入的圓形茄子,還是胡瓜的黃瓜,以及原產于爪哇的扁豆等。
但卻是沒有菠菜,因為它傳入我國,還得幾年以后的。
……
迪夫一路走到了內院。
在側院里,秋菊正在教著那幾個小女孩認字讀書。
“……臥之床下,明其卑弱,主下人也。弄之瓦磚,明其習勞,主執勤也……”
稚生稚氣的聲音,讀著迪夫完全沒有半點印象的文章。
冬梅靠在主院側房的窗戶處,聽著隔壁的聲音,一雙眼卻是看著院子的門口。
突然,一個身影出現在了院子門口。
冬梅臉上露出了笑容。
“郎君,你回來啦?洗澡的水馬上就好。”
“嗯,你去吧。”
“是,郎君。”
冬梅一蹦一跳的跑出了院子,把秋菊喊了回來。
一下子,院子里吱吱喳喳的,熱鬧了起來。
看著這兩個還是釋放出了孩童心性的小婢女,迪夫繃緊的心放松了下來。
沒有爾虞我詐,不用想著會被誰暗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