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隨著一聲傳喚,金鑾殿外飛快地跑進一位兵卒,急急忙忙的在庭前跪下,道:“啟稟陛下,前線急報,近日邊境捷報頻頻,殿下特讓屬下今日進宮,將此書稟明圣上,殿下說‘前方戰(zhàn)事已熄,前幾日敵國投降,明日兒臣會帶著降書以及上交的貢品抵達京城,與您詳談,還望陛下莫要惦記兒臣安危。’”
李碩坐在龍椅上,原本緊皺的眉頭,在聽到這個消息后慢慢舒展開來,忙問道:“當(dāng)真?哈哈哈哈哈哈,太好了,快,吩咐下去,讓御膳房早些準(zhǔn)備膳食,等我兒回京,朕要大擺宴席,為我兒接風(fēng)洗塵!”
朝堂外領(lǐng)命的公公連忙跑出了金鑾殿。
宮門外。
“快看吶,那馬上的就是公主殿下?”
“誒!聽說,這位公主殿下是第一次領(lǐng)兵作戰(zhàn),真沒想到,如此難除的蠻夷人,竟然這么快就降了!”
“那是當(dāng)然,也不看看,那可是咱們大靖的公主,莫要讓人小看了去!”
......
在眾人喧鬧的聲音中,一匹戰(zhàn)馬緩緩踏入眾人的視野,那馬上正是眾人口中的“公主殿下”。
馬上之人渾身散發(fā)著冷冷地寒氣,臉戴面具,身著一層的薄薄鎧甲,從頭到腳都寫著“生人勿進”幾個大字。
然而突在此時,行伍的正前方突然跑出一個穿得破破爛爛的小孩。
那人連忙拉住手中的韁繩,默默的看著前方的小乞丐,可誰知,小乞丐在看到面前聲勢浩大的隊伍,最后跌坐在地,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身后的小廝見狀,忙不迭的翻身下馬,揪著孩子的衣領(lǐng),怒道:“哪來的乞丐,攔了公主的路,耽誤了時辰你們擔(dān)待得起嗎?”
馬上之人,見此情形,思慮片刻,連忙翻身下馬,攔住小廝還要繼續(xù)的手,嘆口氣,道:“無妨,菱悅,你先退下。”
那人轉(zhuǎn)身后,蹲下輕聲哄道;“你的親人們呢,怎的讓你獨自跑到街上?”
小乞丐淚眼婆娑著,在看清面前之人戴的面具后,哭得更大聲了。
公主最后見實在哄不好,思索片刻只好低頭取下面具,露出面具之后的真面目。
街上頓時喧聲四起。
“這這這,公主這長相實在俊俏!”
“哎呀,這要是我的孩兒,我做夢都能笑出聲!”
“哎呦呦,就憑你,可別來臉上貼金了,這公主若是你的孩子,怕是這輩子都要困在家中,若是如此,恐怕再也沒有咱們大靖如今的盛世!”
......
在整理了面具的綁帶后,將面具帶到了小乞丐的臉上,彎了彎唇角,勉強扯出了一個還算親人的笑臉:“小娃娃,你看。”說這讓人送來一面銅鏡。
小乞丐擦了擦眼睛,看著銅鏡里,淚眼朦朧的小怪物,頓時轉(zhuǎn)哭為樂,“咯咯咯——”的笑聲回蕩在大街上。
被逗樂的孩子,在看見銅鏡里的自己后,笑著跑遠了。
之前的小廝連忙上前想要追回跑遠的孩子,卻被起身的公主攔住:“無妨,面具多得是,孩子既然喜歡,就讓他拿了去。”然后回身快速上馬:“行了,時候不早了,我們快些回宮吧。”
那小廝聽后,躬身致歉后,迅速翻身上馬,緊跟公主的戰(zhàn)馬離去。
紫禁城城門外。
等待接人的公公在城門外反復(fù)踱步,時不時的往前方的街道上看一眼。
就在這時,遠遠的地平線上漸漸多出了幾道身影,公公欣喜若狂,連忙迎了上去:“哎呦,我的殿下啊,你可算來了,陛下說要大擺宴席為您接風(fēng)洗塵,見您遲遲未歸,便待著諸位大臣先行前往宴會廳了。現(xiàn)如今,宴席已經(jīng)開始一會兒了,陛下都有些等不及嘍!”
“抱歉,王公公,路上出現(xiàn)了些意外,所以耽誤了些時辰,不過,您不用擔(dān)心,事后我會單獨向父皇請示此事。”站在行伍前方的公主翻身下馬后,禮貌回答道。
“既然如此,時間不等人,公主,請吧!”王公公微微欠身,做出了個請的手勢。
公主聞言,回身看了眼身后,吩咐道:“菱悅,你帶著人先行回府休整,李將軍、韓將軍你們隨我面圣。”
公主說完,菱悅繞到隊伍中間,重新整隊后,把公主自己養(yǎng)的暗衛(wèi)遣回后,才帶著剩下的士兵朝著宮外走去。
隨后,公主帶著李將軍和韓將軍跟在王公公身后,朝著宴會廳去。
宴會廳。
華燈初上,宴會廳里觥籌交錯,歌舞升平,正在這時,王公公匆匆走進大殿,來到皇帝身邊,俯身低聲道:“陛下,五公主在大殿外等著呢。”
李碩聽后,發(fā)出爽朗的笑聲:“快,快讓朕的女將軍進來,朕可是好長時間沒見到她了。”
王公公笑吟吟的應(yīng)下了:“欸,老奴這就叫五公主進來。”
王公公說完后,又迅速向著殿外走去,沒過多長時間,就帶著身穿戎甲的女子帶著兩位糙漢走了進來。
王公公俯下身子對李碩笑著說道:“陛下,您看誰回來了。”
李碩眸中閃光的看向大殿中央,大殿中央穿著一身戎甲的女子站在兩位將軍前面,周圍是剛剛退下的舞女,中間女子與生俱來的氣質(zhì),在沒有胭脂俗粉的修飾下,被周圍人襯托的更加清新脫俗。
中間女子上前一步,躬身請安:“兒臣李圜拜見父皇,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其余兩位將軍也紛紛上前。
“末將李辭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末將韓程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碩見狀哈哈笑著:“快起,眾愛卿快快請起。”隨后對中間的公主說道,“圜兒,來,讓父皇看看,父皇可是好些日子沒見到你了。”
李圜聽后,忙站直身子,一步一步向著寶座上的李碩走去。
王公公見狀,忙叫下人在李碩的寶座旁加了一處座位。里說贊賞的看了眼王公公,就拍了拍墊子,對李圜笑道:“坐,離父皇進點,讓父皇好好看看,這都瘦了,可讓父皇心疼壞了。”
李圜緊張地喝了杯中的酒水:“父皇,其實邊關(guān)并沒有您想的那么苦,而且朝廷的賑災(zāi)糧給的都很充足,兒臣從未過過苦日子。”
李碩又哈哈笑道:“哎呦喂,我的寶貝金疙瘩,當(dāng)初你習(xí)武時父皇就沒答應(yīng),現(xiàn)在看來當(dāng)時是父皇的錯,還有啊,有空多進宮陪陪父皇,其他皇子公主都躲著父皇,從你走了之后,都沒人陪父皇聊天,可把父皇悶壞了。”
李圜聽此,見不是要訓(xùn)她自作主張跑去邊關(guān)作戰(zhàn),想當(dāng)初,她可是先斬后奏,到了邊關(guān)才送書信給李碩,告訴他要領(lǐng)兵作戰(zhàn),而且,為了向李碩表明心意,可是費了好一番周折,完全可以說是歷盡艱辛,為此還特意剿了日子過的紅紅火火火的匪寨。
現(xiàn)在想起匪寨血流成河的場景,與父皇心中所想的還真是大相徑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