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小巷口,烏船到人家。
正是陽春三月,翠柳如煙。這會兒剛好黃昏,金色的陽光穿過柳葉縫隙,絲絲縷縷地照射在云河水上,光景煞是好看。
云河穿城而過,蜿蜒著流向遠方。河右岸不遠處的小巷子里,有幾聲雞鳴狗吠,從外歸家的人時不時穿過小巷,逆行在光里,有一種別樣的田園風情。
在這逆光而行的身影里,有一道身影尤為特別,別人或背著干農活的工具,或挎著竹籃、菜籃,唯獨她是背著一把劍,帶著竹篾斗笠,黑紗遮面。
遠看猶似燕趙之士風蕭蕭兮易水寒的悲壯,走近時看,又覺不過是少年郎的邯鄲學步罷了。
路過他身邊的人都要回頭看一眼,仿佛認得這少年郎,然后立馬緊了身子,避開,走掉。
這人亦像害怕看見他們,徑自穿過小巷,直奔那拐角處的一戶人家。
拐角處,只見這戶人家,兩扇大門上貼著秦瓊、張飛兩尊門神,兩邊春聯是:吉星高照平安宅,財神常駐幸福家,門楣上貼著“五福臨門”。
雙門緊閉,黑衣少年往左右兩邊觀望一下,迅速敲門。
噔噔噔三下,敲得小心翼翼,生怕被什么人發現。
不一會兒,門打開,里面一位長者很恭敬的彎了彎腰,爾后抬頭笑著叫了聲“小姐!”。
剛進了門,這位小姐就急匆匆扒下頭頂的竹篾斗笠,一把甩給長者。
“李叔,我爹呢?”
李管家慌忙忙接過斗笠,看一眼這夜行者打扮的自家小姐,有些寵溺和無奈地笑道:“老爺還在處理公事,沒發現呢,快回去把這身衣服換了吧!”
“謝謝李叔,我這就去換了衣服!”
話還未說完,小姑娘就風一樣跑向自己的閨房小院。
十六七歲的年紀,出水芙蓉一般純澈,靚麗。
換了尋常百姓家的女兒裝,與剛才的黑紗遮面夜行衣完全不同,盡是女兒家的玲瓏碧玉之美。
大廳內,疼愛女兒的老父親正眉頭皺著,一聲長嘆一聲短嘆交替著唉聲嘆氣。李紅玉剛進大廳就看見自己的老父親皺巴巴的一張臉,李管家已經站在那里安靜候著。
李員外看見自家閨女,帶著乖巧的笑意,安安穩穩地站在自己面前,才松了點兒神色,語重心長地勸道:“閨女啊!最近鎮子上緊得很,你可別瞎出去鬧騰,讓咱們一家不安生!”
李紅玉原本擔心自己昨晚出去行俠仗義的事被老父親發現而心虛,一聽父親擔心的是別的,立馬就改了剛才的顏色,機靈鬼兒一樣地站在李員外背后,給他捶肩膀,好生安慰道:“爹,你放心吧!女兒保證在家老老實實待著,不出去添麻煩。”
李管家看見自家小姐虛無縹緲的瞎保證,又瞥了眼自家老爺那瞇著眼睛享受的樣兒,慈祥的兩道眉毛笑彎了褶皺。
李老爺年過五十,膝下只有一兒一女,大兒子已經成家立業,在鎮上經營著一家茶樓,一家米鋪,也算是小富即安。現下只有這個小女兒,十六七歲的年紀,本應該是選一戶好人家嫁去,相夫教子,只是李夫人和李員外都太疼愛這個小女兒,還想著承歡膝下一兩年。
“老爺,我也會看著小姐不讓她出去胡鬧的!”
李管家笑著,給李老爺心上多加了一道安全鎖。李員外嗯了聲,點點頭。
李紅玉安安靜靜捶了一會兒肩膀,就立馬不安分起來,對著李管家擠眉弄眼,示意李管家過來替換她。
李管家十分寵溺地接替過李紅玉,一下一下捶著,力道剛好,手勁兒也比李紅玉嫻熟。
李管家在李員外家已經三十年,他當初逃荒過來,被李員外看中,留在府里,并賦他李姓。后來李管家與李夫人的貼身侍女成了婚,生下兩兒一女,只有二兒子讀書進舉,大兒子和小女兒都已各自成家。
李管家二兒子取名李仕明,比李紅玉大三歲,已經考中鄉里的秀才,正準備考郡里的秀才,這郡里選拔人才,更為嚴苛。李仕明每日專心攻讀,李管家對這兒子雖沒報甚大希望,但也隨他的愿。只要他愿意讀書,他就供養他讀書,李家能考個進士榜眼出來,也算是他家祖墳冒青煙了。
這李仕明每日都會到柳下坡去讀書,那里幾乎無人去,路過的人也少得可憐。這柳下坡是金山腳下的一個小凹口,曾因前朝一榮歸故里的柳狀元在這里隱居躬耕而取名柳下坡。
李紅玉偷偷摸摸看了眼李員外,對著李管家一陣作揖示好,就悄默默溜出大廳去。
剛過了拐角,就本性暴露,野鴨子一般飛快地奔向自己的小院兒。
她昨晚行俠仗義,可是有個不小的收獲。
最近鎮子上總是出怪事,大半夜的總有女子哭泣的聲音,時遠時近。鎮子上的人剛以為是誰家夫妻倆吵架,沒放在心上。
鎮子就這么大點地方,誰家夫妻鬧誰家夫妻沒鬧,摸個兩三天就能知道的一清二楚。這一連半月都有夜半女子哭泣的聲音,鎮子上的人這才慌了神,有人傳出是鬧鬼,也有人傳出是有山匪混進鎮子上,半夜強搶女子。
官府衙門巡邏查找好一段時間,也沒能找出個原因出來。鎮子上的人信鬼神,多半以為是鬧鬼了,縣官無奈,鞭長莫及,就派了隊捕快在鎮子上巡查。
這段時間風聲緊,一到傍晚就開始宵禁,駐守的捕快們更是隨時在街上巡邏,驅趕在外游蕩的人。
李紅玉自小聽慣了江湖俠女的故事,學了一身本領沒處使,她渾身不得勁。正好趕上鎮子上的這件事,她便每晚偷偷溜達出去,尋找事情的真相。
功夫不負有心人,她連著七天出去,終于在昨晚有了點兒收獲!她看到一個輕功極好的人在她面前一晃而過,追蹤著什么東西。
于是她也跟上去,氣喘吁吁追到鎮子盡頭的永樂茶樓,正準備來個餓虎撲食,把那前面的人一下摁住,結果還未來得及撲上去,就看見李仕明從茶樓出來迎接那人。
兩人說了什么,奔著柳下坡的方向而去。
李紅玉此時有心無力,便不再追上去。
只要李仕明還在。
不怕找不著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