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如繁星:照亮彼此
第三十三章:合作分歧
2024年7月15日擴建落成與合作開啟
經過近一個月的緊張施工,救助中心的擴建工程終于順利完工。嶄新的貓舍錯落有致,內部設施一應俱全,不僅有舒適的休息區,還專門劃分出了康復訓練區域。看著煥然一新的救助中心,陸繁星和志遠的臉上洋溢著欣慰的笑容。
“繁星,新貓舍終于建好了,咱們的努力沒有白費。”志遠攬著陸繁星的肩膀,眼中滿是成就感。
陸繁星點頭,“是啊,接下來可以收留更多流浪貓了。而且,我們也該著手和其他救助機構開展合作了,讓救助事業更上一層樓。”
很快,陸繁星和志遠便與幾家周邊城市頗有名氣的流浪貓救助機構取得了聯系,共同商討合作事宜。在初次的視頻會議中,大家熱情高漲,紛紛分享著各自救助機構的經驗和資源,對未來的合作充滿期待。
“我們機構在貓咪醫療方面有專業的團隊,可以為合作項目提供技術支持。”一家救助機構的負責人說道。
“我們則在領養推廣上有一些獨特的渠道,能夠幫助更多貓咪找到溫暖的家。”另一家機構的代表也積極發言。
陸繁星微笑著回應:“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分享,我們星芒救助中心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流浪貓行為研究經驗,相信能為合作增添助力。”
2024年7月18日理念分歧初現
然而,隨著合作的細節深入討論,一些潛在的理念分歧逐漸浮出水面。在一次關于流浪貓放歸政策的討論中,矛盾開始顯現。
“我們認為,經過絕育和健康檢查后的流浪貓,應該盡快放歸到原棲息地,讓它們回歸自然生活。”一家救助機構堅持自己的觀點。
但陸繁星卻有不同看法,“我們覺得,放歸之前需要對貓咪進行一段時間的行為評估和適應性訓練,確保它們在野外能夠更好地生存,同時也盡量減少對周邊居民生活的影響。”
志遠也補充道:“而且,放歸后還應該持續跟蹤觀察,保證貓咪的健康和安全。”
這一觀點引發了激烈的爭論,部分救助機構認為陸繁星他們的做法過于繁瑣,會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影響救助效率。而陸繁星和志遠則強調,這樣做是為了對每一只流浪貓負責,同時維護社區的和諧。
“如果不做好這些準備工作,放歸后的貓咪可能無法適應野外生活,或者再次引發居民對流浪貓的反感,這對我們的救助事業長期發展不利。”陸繁星耐心地解釋著。
但另一方卻反駁道:“可我們沒有那么多時間和資源去做這么細致的工作,現在等待救助的貓咪太多了。”
會議氣氛變得緊張起來,原本融洽的合作氛圍被這一矛盾點打破。
2024年7月20日內部商討對策
回到救助中心,陸繁星和志遠召集工作人員和志愿者,一起商討如何解決與其他救助機構的理念分歧。
“大家都說說自己的想法,我們該怎么化解這個矛盾呢?”陸繁星看著眾人,神情嚴肅。
一位資深志愿者率先發言:“我覺得我們的做法是對的,雖然耗費精力,但從長遠看,對貓咪和社區都好。我們可以試著用實際案例向他們證明。”
另一位工作人員則提出:“或許我們可以在中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既保證貓咪放歸的質量,又能提高救助效率。”
志遠點頭,“這兩個思路都不錯。我們可以整理一些之前救助貓咪放歸后因缺乏準備而出現問題的案例,以及經過我們評估訓練后放歸貓咪生活良好的案例,展示給其他救助機構看。同時,我們也思考一下如何優化流程,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率。”
大家紛紛表示贊同,隨后便開始忙碌起來。有人負責整理案例資料,有人研究優化放歸流程的方案。
1999年3月10日福利院的理念碰撞
陸繁星在忙碌中,思緒不禁回到1999年3月10日。當時福利院在教育理念上與一些前來交流的同行產生了分歧。福利院注重培養孩子們的綜合素質和個性發展,而部分同行則更強調成績。但通過深入的交流和展示福利院孩子們全面發展的成果,最終達成了相互理解。
“這次也一樣,只要我們坦誠溝通,展示成果,一定能解決問題。”陸繁星給自己打氣。
2024年7月22日再次溝通嘗試
幾天后,陸繁星和志遠帶著整理好的資料,再次與其他救助機構進行溝通。
“各位,這是我們整理的一些案例。大家看,這只貓咪之前沒有經過充分準備就放歸,結果受傷后又被送回。而這只經過我們行為評估和適應性訓練放歸的貓咪,現在在野外生活得很好,也沒有給周邊居民帶來困擾。”陸繁星一邊展示資料,一邊詳細講解。
志遠接著說道:“我們也思考了優化流程的方案,比如可以建立一個共享的貓咪信息平臺,對每只貓咪的情況進行詳細記錄,這樣在放歸時能更高效地做出判斷。”
其他救助機構的代表們認真地看著資料,聽著講解,表情逐漸緩和。
“你們的案例確實很有說服力,不過這個共享平臺的建設和維護會不會很困難?”一家救助機構的負責人提出疑問。
陸繁星微笑著回應:“我們可以共同努力,每個機構負責一部分工作,這樣既能減輕負擔,又能提高效率。”
2024年7月25日艱難的妥協與共識
經過一番深入的討論,救助機構之間終于達成了一定的妥協與共識。大家同意在放歸流浪貓前,根據貓咪的具體情況,進行適度的行為評估和適應性訓練,同時共同建立一個簡單實用的貓咪信息共享平臺,以便更好地跟蹤貓咪的情況。
“雖然我們在一些細節上還存在差異,但這次能達成這樣的共識,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志遠松了一口氣,對陸繁星說道。
陸繁星點頭,“是啊,合作就是需要相互理解和妥協。接下來,我們要好好落實這些方案,讓合作順利開展。”
然而,就在大家以為合作問題解決之時,又一個難題出現了。在合作資金的分配和使用上,各救助機構之間產生了新的分歧。
2024年7月28日資金分歧與應對
“我們認為,資金應該按照各機構參與項目的工作量來分配,這樣才公平。”一家救助機構提出了自己的資金分配方案。
但另一家機構卻不同意,“不行,我們機構在某些關鍵技術上提供了支持,應該在資金分配上有所傾斜。”
陸繁星和志遠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他們明白,合理的資金分配是合作順利進行的關鍵,但各機構的訴求都有一定的合理性。
“繁星,我們得找到一個能讓大家都滿意的方案,不然合作還是會受到影響。”志遠眉頭緊皺。
陸繁星沉思片刻,“我們可以先列出每個項目的具體預算和所需資源,然后根據各機構在不同項目中的貢獻來靈活分配資金。同時,建立一個透明的資金監管機制,讓大家都能清楚資金的流向。”
2024年7月30日曙光初現
陸繁星和志遠將這個新的資金分配和監管方案提出來后,各救助機構經過討論,最終表示認可。
“這個方案比較合理,既考慮了各機構的貢獻,又保證了資金的透明使用。”一家救助機構的代表說道。
隨著資金問題的初步解決,陸繁星和志遠終于松了一口氣。雖然合作過程中波折不斷,但每一次解決問題都讓他們更加堅信,只要大家心向一處,就一定能克服困難,共同推動流浪貓救助事業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