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岔路1

全篇章節精簡概述

1930年~2000年的發展。

1930年:米奧德拉格·彼得羅維奇初識米萊娜·科瓦契奇,二人在一年后成婚,定居澤蒙小鎮。

1933年:布拉尼米爾、柳比察降生;米奧德拉格此時是澤蒙的公務員,米萊娜是家庭主婦,偶爾制作刺繡服裝售賣。

1934年:澤蒙并入塞爾維亞的貝爾格萊德。

其間,柳比察體弱多病,時常被母親照顧。

1935年:韋斯娜降生。

1941年:西莫維奇政變;德軍入侵,南王國覆滅;茲沃尼米爾降生,但因招致敵人重創而患上了精神分裂癥;塞爾維亞夫妻在關鍵時刻拋開民族成見,救下了處于危險中的主角一家人。大家也知道了之前隔閡的原因:塞族鄰居因為當時的烏斯塔沙組織而對克羅地亞有偏見;柳比察聽聞克羅地亞族的人倒戈敵軍,陷入矛盾;布拉尼米爾立誓當家庭的守護者。

其間,鐵托領導抗敵,米奧德拉格成為堅定的追隨者;茲沃尼米爾分裂癥頻發,時常癲狂。

1945年:南聯邦成立。韋斯娜不堪茲沃尼米爾的病癥,開始變得和家庭疏遠。

1946年:德拉甘降生。

1948年:南聯邦和蘇聯決裂;斯洛博丹降生。

1951年:18歲的布拉尼米爾和柳比察,互相察覺了對方超越親情的在意之情,成年那天悄悄吻過對方,從此藏匿情感,不對外顯現,當回正常的兄妹。

1955年:德拉甘、斯洛博丹在學校一直被調侃有個“精神病哥哥”茲沃尼米爾,每次都是斯洛博丹在反抗,德拉甘則選擇隱忍,不惹事。二人產生隔閡;有人惹怒了茲沃尼米爾,被茲沃尼米爾砸傷。

1958年:布拉尼米爾成為澤蒙的公務員,柳比察藝術院校畢業2年后,從事音樂美術工作。二人因國情發展的立場矛盾開始蓄積不和。

1959年:茲沃尼米爾發現只有在烘焙面包的時候能讓自己安靜下來不犯病,開始學習烘焙;茲沃尼米爾初識蘇聯俄羅斯人尤利婭·達甫洛娃·謝爾霍夫娜,尤利婭不懼流言蜚語,看得見茲沃尼米爾的好,愿意和他成婚。

1960年:韋斯娜遠赴瑞士,從事經濟事業,和家庭淡了聯系。

1965年:身患重疾的米萊娜去世,米奧德拉格在空床守了一天,始終不愿接受,喃喃念叨著“她還這么年輕,她還這么年輕......”柳比察來到瑞士,親自告訴了韋斯娜這一消息,韋斯娜讀罷母親去世前幾天給她寫的信“無論你選擇何方,我都祝愿你幸福快樂,闖出自己的一片天,我真想永遠成為你的堅強后盾”后,失聲痛哭,最后還是選擇不回家,留下來打拼事業。

1966年:斯洛博丹考取科技院校;德拉甘成為歷史教師;茲沃尼米爾和尤利婭相處和睦,但沒有兒女。

1971年:德拉甘和塞爾維亞諾維薩德的葉蓮娜·武科維奇結婚;斯洛博丹和塞爾維亞蘇博蒂察的塔蒂亞娜·斯托亞諾芙結婚。

1972年:德拉甘的兒子馬爾科降生。

1974年:德拉甘的女兒瑪利亞降生。

1975年:斯洛博丹的女兒索菲婭降生。

其間,韋斯娜成為獨立女性,在商圈游刃有余;柳比察回到母親的故鄉——克羅地亞契格奇村造訪,后移居城鎮,繼續從事藝術工作。

1977年:鐵托總統訪華,進行了中南關系中領導人級別的第一次訪問;布拉尼米爾結實了一位拜訪南聯邦的中國學者,后時常和他有交集。

1980年:鐵托總統去世,權力真空,矛盾激化。

1981年:米奧德拉格去世。

其間,布拉尼米爾經常在政治上呼吁一統思想,本質是呼吁和平,但招致曲解、反感。布拉尼米爾開始變得偏執,偏向集權;他始終在堅持維系現行國家體制。

1983年:斯洛博丹成為科技制造業的優秀人物。

1985年:柳比察、韋斯娜一同排斥布拉尼米爾,表達對西歐模式的向往;斯洛博丹也說布拉尼米爾“迂腐”;只有德拉甘護著布拉尼米爾。

1991年:克羅地亞獨立戰爭爆發,布拉尼米爾擔憂柳比察的安全,奔赴克羅地亞,順帶勸說柳比察的立場;柳比察在音樂廳彈奏和反抗壓迫有關的樂曲表明態度,二人不愿和解,隨后決裂;自此,二人再沒有見面;東歐劇變,蘇聯解體。

其間,布拉尼米爾、柳比察、韋斯娜一生未婚。

1992年:波黑戰爭爆發;南聯邦解體,南聯盟成立。

1993年:柳比察成為戰地藝術家,時常用音樂美術撫慰人心。她也總是忍不住想起布拉尼米爾,憎惡他對大塞爾維亞主義的支持,憎惡南聯盟對塞族攻勢的支持。后來得知布拉尼米爾多次人道主義援助受難者的消息后,她雖然對布拉尼米爾的態度稍有改觀,但仍放不下芥蒂。認為他只是不失道德,但立場還是頑固的。

隨后是柳比察的心路獨白,大意是:這個世界已經黑白難辨,從曾經的烏斯塔沙到現今的塞族屠戮者,互相反目和殘害從未停息;不只是世界格局,就連他們這么個小家,都難逃兄弟鬩墻的決裂命運。她其實不希望這樣,但她認為現在很多人空泛倡導的和平,歸根結底是希望所有人都屈從他們的立場,本質上是歸順,是虛假的和平。但若想摒棄虛假,又會陷入無止境的紛爭,這似乎是個死胡同。這么多年來,或許她永遠也沒讀懂布拉尼米爾,乃至這個世界,或許藝術家就是這樣固執而思維發散,但她也在努力求索何為正道,如何才能與曾經親密無間的親人達成和解。或許,等到真正和平的到來,大家也會更了解彼此吧。

1994年:見證戰爭的茲沃尼米爾徹底陷入癲狂,他總是聲稱“體內有兩股血脈在打架,讓自己分不清是非”,他開始瘋狂自殘,對著自己的鮮血哭嚎和狂笑;布拉尼米爾試圖勸解,告知他“他沒有任何過錯”,并擁抱他,懇切地說:“我們回家吧”,但茲沃尼米爾聲稱“這里已經沒有我的容身之處”,隨即跳下高臺而亡。布拉尼米爾當時被說得恍惚,沒有阻攔,最后囁嚅道“我只能尊重你們的抉擇”。

1995年:年底,南聯盟塞爾維亞、波黑、克羅地亞三國總統達成《波黑和平框架協議》。布拉尼米爾來到克羅地亞欲探訪柳比察,被告知她早在一周前過世:她在戰火中用音樂鼓舞人心,但在克羅地亞和波黑的邊境遭襲,不幸犧牲。布拉尼米爾心痛不已,控訴戰爭。他來到柳比察的居所,看到褪色的全家福,看著柳比察留下的作品,恍惚間,他似乎感應到了兩年前柳比察的上述心路歷程,一字一句似乎都聽得格外清晰。他再也忍不住悲傷的情緒,感嘆最悲痛的不是你我的決裂,而是雖有和解之愿但未能成行就陰陽兩隔。

他走訪柳比察的居住地附近,從和柳比察有交集的居民口中,更深刻了解了決裂后的她,理解了她的立場。他回想起之前心靈感應聽到的柳比察的心路獨白,向著天穹回應她:和平并不是死胡同,唯一的解法是互相通融將心比心,但與其將此作為阻止戰亂的方略,更好的難道不是將其作為一以貫之的共識?這樣戰火就根本不會發生,它也不會降級為促和的方略了。只可惜一開始的人們不屑于同意如此,不然也不會有之后的慘烈經歷。通過無辜的鮮血換來的和平,終究不配成為政客標榜自己的談資。

1999年:北約入侵南聯盟。同年,索菲亞在戰爭中落下殘疾。

2000年:經歷過動蕩時局而無法左右一切的布拉尼米爾褪去鋒芒,選擇向時代妥協,和德拉甘回到澤蒙,感嘆曾經的一切。

兄弟姐妹的成長、分歧、隔閡、道殊途,須符合他們對應隱喻地點的狀況。

布拉尼米爾和柳比察的關系:從親近到決裂,德拉甘和斯洛博丹的關系:從親近到雖有疏遠但仍有一些交集。

布拉尼米爾和德拉甘的性格和立場相似,柳比察和斯洛博丹性格和立場相似,因此可能會有人評價德拉甘和斯洛博丹是“年輕版的布拉尼米爾和柳比察”。

布拉尼米爾和柳比察的微妙情感,小時候深信不疑是親情,年輕時以為是愛情,后來認為已經捉摸不透,可能已經不能用普通的種類來定義,既不只是親情,又不是膚淺的愛情,而是超越普通情感的依存和若即若離并存的矛盾情感。

韋斯娜從期盼茲沃尼米爾的降生,到厭倦他的病癥,可能會讓人唏噓(韋斯娜表面陽光,實則更多的是隱忍造成的,后面忍受不住了才會這樣;更重要的是,她最開始是想通過和新生命的互動強化自身存在感,害怕被邊緣化;后來被迫成為純粹的“患病弟弟的照顧者”,和她自由天性形成尖銳沖突,此時的弟弟不再是她滿足互動欲望的理想玩伴,而是一個束縛她的枷鎖,所以她想逃離,追求更高的理想,這可能被觀眾批駁為精致利己主義;后來母親去世后她雖痛哭但仍未返鄉,是因為她有對缺失家庭責任感的愧疚,但又恐懼回到窒息的家庭行情中,更怕回去后見到親人心軟而放棄追夢。但她不是無情之人,她也時常寄錢回家,資助弟弟。)

必須有一句重點的話:然而,徹底離間我們的,不是外敵,而是內鬩。

(后續可體現不同立場的矛盾,如資料顯示塞爾維亞人的集權派和克羅地亞人、斯洛文尼亞人的自治權立場的沖突。)

(筆者一來不是內行的政治歷史分析者,二來不能有明顯的站隊指向引導讀者分化,所以行文應保持客觀視角。)

人物:

姓名:布拉尼米爾·彼得羅維奇(Branimir·Petrovic)

昵稱:布拉諾

名字含義:保衛和平

生日:1933年5月9日

身份/民族:長子

隱喻:塞爾維亞

姓名:柳比察·彼得羅維奇(Ljubica·Petrovic)

昵稱:柳芭

名字含義:愛

生日:1933年5月9日

身份:長女

隱喻:克羅地亞

姓名:韋斯娜·彼得羅維奇(Vesna·Petrovic)

昵稱:韋斯努莎

名字含義:春之女神

生日:1935年3月21日

身份:次女

隱喻:斯洛文尼亞

姓名:茲沃尼米爾·彼得羅維奇(Zvonimir·Petrovic)

昵稱:茲沃恩

名字含義:警鐘長鳴的和平

生日:1941年4月25日

身份:次子

隱喻:波黑

姓名:德拉甘·彼得羅維奇(Dragan·Petrovic)

昵稱:德拉戈

名字含義:珍視之人

生日:1946年7月13日

身份:三子

隱喻:黑山

姓名:斯洛博丹·彼得羅維奇(Slobodan·Petrovic)

昵稱:博班

名字含義:自由

生日:1948年6月18日

身份:四子

隱喻:北馬其頓

姓名:米奧德拉格·彼得羅維奇(Miodrag·Petrovic)

昵稱:米喬

名字含義:親愛與珍貴

生日:1908年1月27日

身份、民族:父親,塞爾維亞族

隱喻:塞爾維亞

姓名:米萊娜·彼得羅維奇(Milena·Petrovic)

昵稱:米拉

名字含義:仁慈與光明

生日:1913年2月14日

身份、民族:母親,克羅地亞族

隱喻:克羅地亞

小靈樨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化市| 嘉鱼县| 崇阳县| 清水县| 天全县| 禹州市| 陆河县| 宁都县| 长治市| 吉林市| 四子王旗| 绥芬河市| 刚察县| 年辖:市辖区| 休宁县| 卢湾区| 嘉黎县| 潞城市| 滨海县| 明溪县| 依兰县| 永城市| 崇州市| 土默特左旗| 泽普县| 韶山市| 吉首市| 漠河县| 灵山县| 西林县| 茂名市| 萨嘎县| 张掖市| 乡城县| 富顺县| 雷山县| 隆子县| 准格尔旗| 策勒县| 孟连| 延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