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輕輕關上,林夏終于放任自己癱坐在地。淚水決堤而出,她咬著手背不讓自己哭出聲。
七年的婚姻,就這樣結束了。她想起三小時前蘇木冷漠的話語:“我們離婚吧,這婚姻讓我窒息。小雨給了我新鮮空氣,你明白嗎?”
手機震動打斷了回憶。是蘇木發來的消息:「明天上午十點,民政局見。別耍花樣,你知道我有人。」
林夏冷笑一聲,回復:「放心,我不會耽誤你的新鮮空氣。」
她放下手機,走到窗前。雨還在下,窗玻璃映出她憔悴的臉——眼角有了細紋,曾經靈動的眼睛布滿血絲。三十歲的她,仿佛已經耗盡了所有熱情。
而那個曾經說“你的眼睛里有整個星空”的男人,如今只留下一句“我膩了”。
七年前,美術學院畢業展上,展廳里光影交錯。林夏站在人群外圍,目光穿過攢動的人頭,落在中央那件名為《城市脈搏》的裝置作品上———無數金屬齒輪懸浮在半空,由纖細的銅絲連接,在機械的驅動下緩緩轉動,發出如同心跳般的旋律。
“這是用廢棄鐘表零件做的,”一個清朗的男聲在她耳邊響起,“每一個齒輪都來自不同的時代,但它們現在組成了同一個生命。”
林夏轉頭,對上一雙灼灼發亮的眼睛。蘇木穿著簡單的白襯衫,袖口沾著油彩,笑起來時左臉頰有個若隱若現的酒窩。
“你好,我是學生會宣傳部的林夏,”她緊張又有些羞澀的遞出錄音筆,“能聊聊你的創作靈感嗎?”
蘇木接過錄音筆時,指尖不經意擦過她的手背,像一簇細小的電流。
林夏在一旁像個認真聽講的學生一樣,靜靜地聽著蘇木一字一句的說著。
整個采訪過程都很順利的進行著,作為學生會宣傳部長的林夏負責采訪他,卻被他的才華和野心深深吸引。有一句話林夏記得很清楚:“我的作品總有一天會走向世界。”蘇木當時這樣說,眼睛里閃爍著林夏無法抗拒的光芒。
三個月后,初冬的奶茶店外。
寒風卷著碎雪撲在臉上,林夏剁著腳呵氣,突然被一雙溫暖的手捂住眼睛。
”猜猜我排了多久?”蘇木的聲音里帶著笑意。
她轉身,看到他凍得通紅的鼻尖和手里那杯冒著熱氣的芋泥奶茶———正是她上周隨口一提的口味。雪花落在他的睫毛上,融化成細小的水珠。
“傻瓜,”她捧著她的臉,“這么冷的天…”
“值得。”蘇木低頭吻了吻她的指尖,“就像你值得世界上所有的星光。”
那一刻,林夏確信自己握住了幸福。
那時的他,會為了給她買一杯熱奶茶在寒冬里排半小時隊,會記住她隨口提過的每一本書然后悄悄買來送她。
在學校里的那幾年,他們是人人羨慕的一對情侶。幾乎每天都膩在一起,一起學習,一起吃飯,一起看電影,一起成長…
但時間總是過得很快,轉眼就到了畢業的日子。人們常說畢業季就是分手季,大家從畢業的那一刻都要分道揚鑣,各自去往心中所向往的大學和城市。
畢業的岔路口,倫敦藝術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靜靜的躺在桌上。
“去吧。”蘇木把通知書塞進她的行李箱,“你的夢想比什么都重要。”
林夏聽到蘇木這么說,心里還是很欣慰的。但她早已為他們的未來做好了打算。
林夏為了支持蘇木創業,她最終放棄了倫敦藝術大學的offer。她把通知書慢慢撕成兩半:“我的夢想就在這里。”
蘇木紅著眼睛把她摟進懷里,顫抖的呼吸燙在她的頸窩:“我會讓你過上好日子,我發誓。”
這一刻林夏再一次確信自己沒有選錯人,她一直以來都無條件的相信著蘇木。
那些年,林夏為了給他湊第一桶金,她每天同時打三份工,從早到晚的奔波著,再苦再累也從來沒有抱怨過一句,就只為能早一點讓蘇木實現自己的夢想。
可是現實并沒有按照他們預想的方向去發展,一切都是那么不敬人意…蘇木一次又一次的創業失敗…
創業失敗的第三年,凌晨三點的客廳。
林夏揉著酸痛的肩膀回到家,看著出租屋里斑駁的墻面,發現蘇木卷縮在沙發的角落,面前堆著十幾個啤酒罐。她剛結束便利店夜班,又趕完了一份平面設計的兼職稿。
“又沒中標?”她輕輕的拿走他手里的酒瓶。
蘇木沒有回答,突然奔潰般抱住她的腰,淚水浸透她的衣擺:“我是不是很沒用?”
窗外,東方既白。第一縷晨光照在墻上那幅《城市脈搏》的設計圖上,齒輪的投影在地面緩緩旋轉。
“它們還在跳動,”她吻了吻他濕潤的眼睛,“你的城市還活著。”
那些年每當蘇木陷入抑郁時,是她日夜陪伴,用自己微薄的薪水維持家用。她記得無數個深夜,蘇木伏在她膝頭哭泣,她撫摸著他的頭發說:“沒關系,我們重新開始。”
而重新開始的結果,就是今晚親眼目睹的背叛。
窗外,城市的燈光在雨中模糊成一片。林夏不知道這個陌生咖啡店樓上的小房間會帶給她什么,但至少今晚,她不必露宿街頭。
她拿出手機,刪掉了蘇木所有的聯系方式,然后關掉手機,把自己埋進陌生的被褥中。
在咖啡和雨聲交織的氣息里,林夏做了一個夢。夢里她回到了大學時代,回憶起他們在一起的點點滴滴,一起牽手走過的那些美好,一起付出過的那些努力,一起…
她看到:蘇木在操場中央向她求婚,陽光燦爛得刺眼,身邊擺滿了他精心為她準備的鮮花,好友們都站在周圍為他們歡呼雀躍著…
她激動又害羞的看著面前這個單膝跪地,手上拿著一枚她喜歡的戒指,她一直深愛著的蘇木,而當她伸手去接戒指時,那枚戒指卻化作了水滴,從她指縫間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