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皇宮張燈結彩,喜慶非凡。今日是皇帝蕭景琰五十壽辰,各國使節齊聚紫宸殿,獻上賀禮。
蕭楚明昭身著正紅色宮裝,頭戴九鳳金冠,端坐在皇帝下首的席位上。這是她作為端華長公主第一次正式出席重大場合,一舉一動都備受矚目。
“緊張嗎?“身旁的蕭云珩低聲問道。他今日一身玄色蟒袍,玉冠束發,俊朗不凡。
蕭楚明昭微微搖頭,手指卻不自覺地摩挲著藏在袖中的半塊虎符。這是從趙嬤嬤房中搜出的,今日北狄使團到來,或許能找到另外半塊。
“北狄使團到!“殿外太監高聲唱喏。
殿門大開,一行身著異域服飾的北狄人昂首而入。為首的是一名須發皆白的老者,鷹目鉤鼻,氣勢逼人。他身后跟著數名隨從,其中兩人格外引人注目——一個是戴著銀色面具的年輕男子,身姿挺拔如松;另一個是約莫四十歲的婦人,面容平凡卻眼神銳利。
“北狄左賢王拓跋弘,恭祝大梁皇帝萬壽無疆!“老者行禮如儀,漢語流利。
蕭楚明昭心頭一震。拓跋弘?這不是在青云峽與徐巍密謀的北狄三王子嗎?怎么成了左賢王?
蕭云珩似乎察覺到她的疑惑,低聲道:“三王子已于上月繼任左賢王之位。這次親自帶隊,必有蹊蹺。“
拓跋弘獻上賀禮——一匹通體雪白的寶馬和一把鑲嵌寶石的彎刀。當他直起身時,目光掃過蕭楚明昭,眼中閃過一絲異色,但很快恢復如常。
“這位便是端華長公主吧?果然如傳聞般風華絕代。“拓跋弘微笑道,“與當年的端敬貴妃如出一轍。“
皇帝面色微沉:“賢王認識端敬?“
“曾有一面之緣。“拓跋弘不慌不忙,“當年貴妃娘娘省親北狄,小王有幸得見。“
蕭楚明昭心頭一跳。生母去過北狄?這是她從未聽說過的。她仔細打量拓跋弘,突然注意到他腰間掛著一塊殘缺的虎符!形制與她手中的半塊極為相似!
“賢王腰間的虎符好生別致。“她故作隨意地說,“不知是何來歷?“
拓跋弘眼中精光一閃:“此乃我北狄調兵信物,世代相傳。公主感興趣?“
蕭楚明昭微笑不語,心中卻已確定——這必是另外半塊虎符!若能合二為一,或許能解開弟弟下落的謎團。
使團入席后,壽宴正式開始。歌舞升平,觥籌交錯。蕭楚明昭一邊應付著各方敬酒,一邊暗中觀察北狄使團。那個戴面具的年輕男子始終沉默寡言,卻給人一種莫名的熟悉感;而那中年婦人則不時偷瞄她,眼神復雜。
酒過三巡,拓跋弘突然起身:“陛下,小王此次前來,除賀壽外,還帶來我北狄可汗的一個提議。“
殿內頓時安靜下來。皇帝抬了抬手:“賢王請講。“
“我北狄愿與大梁永結盟好,為此,可汗提議兩國聯姻。“拓跋弘環視殿內,“不知端華長公主可曾許配人家?“
蕭楚明昭手中的酒杯差點滑落。聯姻?要她嫁去北狄?
皇帝面色一沉:“端華剛剛認祖歸宗,朕舍不得她遠嫁。“
“陛下誤會了。“拓跋弘笑道,“是可汗欲將愛女嫁給大梁皇子,以結秦晉之好。“
殿內氣氛頓時緩和。皇帝思索片刻:“不知可汗屬意朕哪個兒子?“
“七皇子蕭云珩。“拓跋弘直截了當,“可汗聽聞七殿下文武雙全,甚是欣賞。“
蕭楚明昭心頭猛地一緊,不由自主地看向蕭云珩。后者面色如常,眼中卻已結滿寒冰。
“此事容后再議。“皇帝淡淡地結束了這個話題。
宴會繼續,但蕭楚明昭已心不在焉。北狄為何突然提出聯姻?又為何指名蕭云珩?這與她弟弟的下落有無關聯?
正當她思索之際,一名北狄侍女上前為她斟酒。侍女手腕上系著一根褪色的紅繩,與鎏金匣中那縷頭發上的紅繩一模一樣!
蕭楚明昭心頭劇震,正要開口,侍女突然“失手“打翻了酒杯,酒液灑了一桌。
“奴婢該死!“侍女慌忙跪下,借機低聲道,“紅繩為記,龍鳳顛倒。小心戴面具的人...“
說完,她迅速退下,消失在人群中。蕭楚明昭驚疑不定。“紅繩為記“與老太監信中所言一致,這侍女很可能就是當年帶走弟弟的北狄宮女!而“龍鳳顛倒“又是什么意思?
“怎么了?“蕭云珩注意到她的異常,低聲詢問。
蕭楚明昭正要回答,突然感到一陣眩暈。她看向被打翻的酒杯,酒液在桌面上腐蝕出細小的泡沫——有毒!
“酒里有毒...“她強忍眩暈,小聲告訴蕭云珩。
蕭云珩臉色大變,立即起身:“父皇,兒臣突感不適,請準許先行告退。“
皇帝關切地看了他們一眼,點頭應允。蕭云珩扶著蕭楚明昭迅速離席,一出大殿就抱起她疾步奔向太醫院。
“我沒事...“蕭楚明昭虛弱地說,“只沾到一點...“
“別說話!“蕭云珩聲音緊繃,“那毒我認得,是北狄的'剎那芳華',與趙嬤嬤服用的相同!“
太醫院的太醫們見七皇子抱著長公主闖入,頓時亂作一團。蕭云珩親自配藥,強迫蕭楚明昭服下解毒湯。藥苦無比,但確實有效,眩暈感很快消退。
“你怎會熟悉北狄毒藥?“蕭楚明昭好奇地問。
蕭云珩神色復雜:“我生母是北狄人。“
這倒是蕭楚明昭沒想到的。難怪他對北狄如此了解,也難怪北狄可汗會指名與他聯姻!
“那侍女警告我小心戴面具的人。“她回憶道,“就是那個一直不說話的年輕男子...“
“我注意到了。“蕭云珩眼中寒光閃爍,“他雖戴著面具,但身形舉止與北狄人略有不同,倒像是...“
“像是什么?“
“像是我們大梁人。“蕭云珩沉聲道,“而且,他看你的眼神很奇怪,像是認識你一樣。“
蕭楚明昭心頭一凜。難道那面具男子與她弟弟有關?
正當兩人交談時,一名“夜梟“匆匆趕來:“主上,不好了!二殿下在獄中大喊大叫,說要見長公主,說有關于她弟弟的重要消息!“
蕭楚明昭與蕭云珩對視一眼,立刻起身前往天牢。
天牢陰暗潮濕,空氣中彌漫著腐朽和絕望的氣息。二皇子蕭景煥被關在最里層的牢房,手腳都戴著鐐銬。昔日意氣風發的皇子,如今蓬頭垢面,形如瘋癲。
“你來了!“見到蕭楚明昭,二皇子猛地撲到柵欄前,眼中閃爍著瘋狂的光芒,“我知道你在找弟弟!你以為只有你在找弟弟嗎?“
蕭楚明昭心頭一震:“什么意思?“
“哈哈哈!“二皇子仰天大笑,“鄭源死前寫了什么?'龍鳳顛倒'!你以為那是什么意思?“
蕭云珩上前一步:“二皇兄,你若知道什么,最好直說。“
二皇子突然收斂笑容,眼中射出怨毒的光:“我憑什么告訴你們?我母親死了,我的人也散了,我什么都沒了...但你們,你們也休想如愿!“
“是你指使人在酒中下毒?“蕭楚明昭冷聲問。
“下毒?“二皇子愣了一下,隨即獰笑,“我倒是想,但現在想殺你的人可不止我一個!北狄、朝中大臣、甚至...“他突然住口,眼中閃過一絲恐懼,“不,我不會說的。你們就慢慢猜吧,直到死亡降臨!“
無論兩人如何追問,二皇子都不再開口,只是不停地重復“龍鳳顛倒“四個字,最后干脆蜷縮在角落,一言不發。
離開天牢,蕭楚明昭心事重重。“龍鳳顛倒“——鄭源臨死前寫下的這四個字,到底暗示著什么?
“去御花園走走吧。“蕭云珩提議,“你需要散散心。“
御花園中花木扶疏,夜色漸濃,宮燈初上。兩人漫步在花徑中,各懷心事。
“北狄聯姻之事...“蕭楚明昭猶豫著開口。
“我不會答應。“蕭云珩斬釘截鐵,“北狄突然提出聯姻,必有陰謀。“
一陣風吹過,樹上的花瓣紛紛揚揚落下。一片粉色的花瓣落在蕭楚明昭發間,蕭云珩自然而然地伸手為她拂去。他的手指輕輕擦過她的發絲,那一瞬間,兩人都僵住了。
蕭楚明昭抬頭,正對上蕭云珩深邃的眼眸。月光下,他的輪廓格外分明,眼中似有萬千情緒涌動。她的心跳突然加速,一種從未有過的溫暖感覺從心底升起。
“明昭...“蕭云珩輕喚她的名字,聲音低沉而溫柔。
就在這微妙時刻,遠處突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名侍衛慌張跑來:“七殿下!長公主!陛下急召!北狄使團出事了!“
兩人匆忙趕回紫宸殿。殿內氣氛凝重,北狄使團的人跪了一地,拓跋弘面色鐵青。
“怎么回事?“蕭云珩沉聲問。
皇帝神色復雜:“北狄那位戴面具的軍師...失蹤了。而且...“他看向蕭楚明昭,“他留下了一封信,指名給你。“
蕭楚明昭驚訝地接過信。信箋上只有寥寥數字:
“紅繩為記,姐弟連心。青云峽見。“
落款處畫著一個簡單的圖案——半塊虎符,與她手中的那半塊完全吻合!
“他是我弟弟?“蕭楚明昭聲音發顫,“那個戴面具的人是...“
“不可能!“拓跋弘突然暴喝,“軍師是我北狄重臣之子,怎會是你弟弟?“
皇帝抬手示意安靜:“端華,你怎么想?“
蕭楚明昭緊握信箋,心跳如鼓。面具男子熟悉的身形,侍女神秘的警告,二皇子瘋癲的話語,還有這封信...一切線索都指向一個不可思議的結論——她的弟弟不僅活著,而且成了北狄的軍師!
“父皇,兒臣請求前往青云峽一探究竟。“
皇帝沉思良久,終于點頭:“準。但必須帶足護衛,云珩隨行。“他意味深長地看了蕭云珩一眼,“務必保護好端華。“
離開大殿時,蕭云珩突然拉住蕭楚明昭的手:“無論那人是不是你弟弟,都要小心。北狄詭計多端,這可能是陷阱。“
蕭楚明昭點頭,心中卻已下定決心。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可能,她也要去見那個可能是弟弟的人。二十年的分離,無數的謎團,或許終于能在青云峽得到解答。
“明日一早出發。“她輕聲說,“無論結果如何,我都要面對。“
蕭云珩凝視她片刻,突然將她拉入懷中,緊緊擁抱了一下:“我會陪著你,無論發生什么。“
這個突如其來的擁抱讓蕭楚明昭猝不及防,但奇異地令人安心。她輕輕回抱了他,感受著他堅實的心跳。在這個充滿陰謀與危險的宮廷中,至少還有一個人,愿意與她并肩而行。
夜色漸深,宮燈在風中搖曳。明日青云峽之行,將揭開怎樣的真相?那個戴面具的神秘軍師,真的是她失散多年的弟弟嗎?而“龍鳳顛倒“四字,又隱藏著怎樣的秘密?
蕭楚明昭站在窗前,望著遠處的山影,心潮起伏。命運的齒輪已經轉動,等待她的,或許是重逢的喜悅,亦或是更深的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