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她從種花開始引領文明升維

第二十二章:暗河之殤

綠芽小筑的溫室里,“噬塑者I型”的培養皿整齊地排列在恒溫架上。林晚晴用移液槍往第七號培養皿里滴加營養液,針尖懸在液面上方時,忽然頓住了——培養液里漂浮的塑料粉末,讓她莫名想起了那條河。

三天前,為了給墨蝕苔的后續實驗尋找“自然水源對照組”,她騎著共享單車沿著城市邊緣的河道騎行。起初的河水雖然渾濁,至少還能看到水底的鵝卵石,偶爾有小魚竄過。可當她拐過一道河灣,眼前的景象讓她猛地捏緊了車把。

那是一條被當地人稱為“黑水河”的支流,名字直白得令人心驚。

河水呈現出一種近乎墨黑的粘稠質感,表面漂浮著一層五彩斑斕的泡沫,像打翻了的調色盤,卻散發著混合了化工原料、腐爛有機物和消毒水的刺鼻氣味。岸邊的泥土被染成深褐色,寸草不生,連最耐旱的狗尾草都只是在幾步外瑟縮地搖晃——仿佛那河水是有生命的毒藥,連空氣都被它侵蝕得發了霉。

林晚晴站在河對岸的土坡上,口罩根本擋不住那股惡臭。她看到一個穿藍色工裝的男人,隔著老遠往河里傾倒一桶深綠色的液體,液體接觸河面的瞬間,騰起一股白色的煙霧,泡沫翻滾得更劇烈了。男人倒完桶就騎著電動車匆匆離開,全程沒戴任何防護,仿佛早已習慣了這致命的日常。

“這就是……我們生活的城市邊緣?”她下意識地摸出手機拍照,鏡頭里的黑水河像一條腐爛的巨蟒,盤踞在城市與田野的夾縫里,緩慢地、無聲地吞噬著生機。

回綠芽小筑的路上,她的心情像被灌滿了鉛。比起陽光小區的垃圾山,黑水河的污染更觸目驚心——垃圾是看得見的傷口,而被污染的水,是流淌在城市血管里的毒。

此刻看著培養皿里清澈的營養液,那片墨黑的河面總在眼前晃動。她打開電腦,搜索“黑水河污染來源”,跳出來的信息讓她指尖發冷:沿岸有三家無證小化工廠、一個大型垃圾填埋場滲濾液直排口、還有周邊村莊的生活污水——十年間,這條曾經的灌溉渠,變成了藏污納垢的暗河。

“噬塑者能解決塑料,可誰來解決這毒水?”林晚晴關掉網頁,目光落在溫室角落的空水族箱上。那是她上周剛買回來的,原本想用來觀察水生植物與墨蝕苔的共生關系,現在卻有了新的用途。

掌心的葉脈印記忽然微微發燙,像是在呼應她的念頭。林晚晴閉上眼,意識沉入知識星云,這一次,她搜索的關鍵詞是“水”“凈化”“重金屬”“毒素分解”。

星云旋轉的速度比以往更快,無數光點匯聚成一條蔚藍色的光帶。光帶里浮現出一種從未見過的藻類形態:細絲狀的藻體呈半透明的銀藍色,在水中舒展時像散落的星塵,接觸污染物的瞬間,會發出微弱的熒光,將有害物質包裹成一個個小球,慢慢分解成無害的氣體和沉淀。

“星塵凈水藻。”光帶中央浮現出這幾個字符,旁邊的注釋簡潔而震撼:“綠星原生水生靈植,可富集重金屬離子(吸收率92%)、分解有機毒素(降解率87%)、抑制藍藻爆發,適用于重度污染水體修復。”

林晚晴猛地睜開眼,呼吸都急促了幾分。如果說噬塑者I型是“垃圾清道夫”,那星塵凈水藻就是“水體解毒劑”——這正是黑水河最需要的“藥”。

但光帶里的警告符號同樣醒目:“培育難點:需在重度污染環境中啟動‘應激凈化機制’,共生菌群對毒素敏感度極高,存活率低于5%。”

“5%嗎?”她摩挲著掌心的印記,眼中閃過一絲決絕,“哪怕只有1%的可能,也該試試。”

第二天一早,林晚晴準備了全套防護裝備:防毒面具、橡膠手套、過膝雨靴,甚至找蘇曉借了一套防化服。她知道黑水河的水有多毒——資料里寫著,三年前有個孩子在河邊玩水,皮膚接觸后潰爛了半個月,醫生診斷為“不明化學物質灼傷”。

再次來到黑水河時,風是逆著的,惡臭稍微淡了些。她沿著河岸走了近百米,才找到一處相對“干凈”的取水點——這里沒有漂浮的泡沫,河水的黑色稍淺些,能隱約看到水底的淤泥。

林晚晴蹲下身,將特制的取樣瓶慢慢伸進水里。瓶身接觸水面的瞬間,她清晰地感覺到一股輕微的“灼燒感”透過橡膠手套傳來,像是握住了一塊剛熄滅的炭。她屏住呼吸,迅速灌滿兩瓶水樣,又用不銹鋼小勺挖了些河底的淤泥——淤泥里或許藏著本土的耐污藻類,那是培育星塵凈水藻的“種子”。

取樣過程不到五分鐘,她的后背已經被冷汗浸透。防化服密不透風,悶熱得像蒸籠,但她不敢有絲毫松懈,直到退到百米外的土坡上,才敢摘下防毒面具大口喘氣。

回到綠芽小筑,她立刻在溫室角落開辟出“凈水實驗區”。三個60升的水族箱被固定在支架上,連接著簡易的水循環系統。她將黑水河的水樣倒入第一個水族箱,水色墨黑,剛倒進去就有氣泡不斷往上冒,箱壁很快蒙上了一層油膩的薄膜。

“污染濃度:重度。”她用試紙檢測后,在標簽上寫下數據,“PH值2.8(強酸性),重金屬含量超標320倍,有機毒素……試紙直接顯色失敗,濃度超出檢測范圍。”

第二個水族箱里,她將黑水河的水樣與純凈水按1:1稀釋,模擬“中度污染”;第三個則只放純凈水,作為對照組。最后,她從河底淤泥里分離出少量綠色的絮狀物——顯微鏡下能看到一些頑強的藍藻,雖然形態扭曲,卻依舊在分裂繁殖。

“就從你們開始。”林晚晴將藍藻絮狀物分成三份,分別放入三個水族箱。她沒有立刻注入綠能,而是先觀察了兩天——想看看這些本土藻類在不同污染濃度下的生存狀態。

結果觸目驚心。

放入重度污染水族箱的藍藻,在24小時內就全部白化死亡,顯微鏡下的細胞結構完全崩解,像被強酸腐蝕過的紙片;中度污染組的藍藻雖然存活了下來,卻停止了分裂,藻體變得干癟,顏色從綠轉黃,像是進入了“休眠等死”的狀態;只有對照組的藍藻,才呈現出正常的舒展姿態,在水中緩緩搖曳。

“連本土耐污藻類都撐不住……”林晚晴盯著重度污染水族箱里的白色絮狀物,心里沉甸甸的。星塵凈水藻的培育難點,比噬塑者I型更棘手——它不僅要具備凈化能力,首先要解決的是“在劇毒環境里活下來”的問題。

她重新研究知識星云中的光帶,這次把注意力集中在星塵凈水藻的“防御機制”上。光帶顯示,這種藻類的細胞膜上有一種特殊的“蛋白鎧甲”,能將90%的毒素隔絕在細胞外;同時,細胞內的“解毒小體”會像微型工廠,將滲入的少量毒素分解成無害物質。

“關鍵在于‘蛋白鎧甲’的激活。”林晚晴用紅筆在筆記上畫出細胞膜結構,“普通藻類的細胞膜就像紙糊的墻,而星塵凈水藻的膜,得是防彈玻璃。”

培育正式開始。

她挑選出中度污染組里狀態相對最好的藍藻,小心翼翼地轉移到新的培養皿中。先用綠能“清洗”它們的細胞——這是個極其精細的過程,綠能要像柔軟的毛刷,順著細胞膜的紋路游走,將附著的毒素分子一點點“掃”出去,力道重一分會戳破細胞,輕一分則無法清除毒素。

第一次嘗試時,她因為精神力波動,綠能突然變強,瞬間戳破了三十多個藍藻細胞,綠色的細胞液在載玻片上暈開,像一小片微型的血跡。林晚晴盯著顯微鏡,指尖微微發抖——這比培育噬塑者I型時更考驗耐心,每一個細胞都是一條微小的生命,也是她對抗黑水河的微小希望。

清洗工作持續了整整一天。當最后一個藍藻細胞被“凈化”完畢時,林晚晴幾乎是癱坐在椅子上,眼前陣陣發黑。但顯微鏡下,那些被清洗過的藍藻,顏色明顯鮮亮了些,細胞壁不再干癟,開始有了微弱的舒展跡象。

接下來是激活“蛋白鎧甲”。林晚晴引導綠能順著光帶指示的路徑,滲透進藍藻細胞的內質網——那里是合成蛋白質的“工廠”。她需要用綠能“改寫”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讓原本柔軟的結構變得堅硬、致密,像給細胞膜鍍上一層鋅。

這過程像在捏橡皮泥,綠能的頻率要穩定在“中頻持續輸出”模式,精神力需高度集中,確保每個氨基酸的連接都精準無誤。有好幾次,她因為疲憊而走神,導致蛋白質序列出現“錯碼”,藍藻細胞立刻呈現出詭異的扭曲形態,不得不全部廢棄。

“第47次嘗試。”林晚晴在記錄本上畫了46個叉后,終于看到了希望——顯微鏡下,一個藍藻細胞的細胞膜邊緣,浮現出一層極薄的、泛著金屬光澤的膜!當她往培養皿里滴入一滴黑水河的水樣時,膜表面泛起漣漪,卻沒有被腐蝕的跡象,細胞內部依舊保持著活性。

“成功激活單個細胞的蛋白鎧甲!”她激動得差點打翻顯微鏡,趕緊調整呼吸,將這株“幸運兒”小心翼翼地轉移到新的培養皿中。

但這只是開始。單個細胞的成功,不代表能形成“藻群”。星塵凈水藻的凈化能力,依賴于無數藻絲形成的“過濾網絡”,單株藻再強,也只能凈化一滴水。

林晚晴開始嘗試誘導這株細胞分裂。她引導綠能注入細胞核,刺激DNA復制。分裂過程異常艱難,蛋白鎧甲雖然能抵御外部毒素,卻也阻礙了細胞的正常分裂——就像穿著鎧甲的士兵,連彎腰都困難。她不得不反復調整綠能的輸出方式,在“保護”與“生長”之間尋找微妙的平衡:分裂時暫時降低鎧甲的硬度,分裂完成后立刻重新強化。

三天后,當第一簇由20個細胞組成的藻絲在培養皿中舒展時,林晚晴突然捂住了嘴。

那些藻絲呈現出淡淡的銀藍色,比普通藍藻更纖細,更柔軟,在水中飄動時,真的像散落的星塵。當她往培養皿里滴入一滴黑水河的水樣時,藻絲接觸液體的瞬間,發出了微弱的藍綠色熒光,接觸點的水質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清了一點點。

“星塵凈水藻……雛形。”她的聲音帶著抑制不住的顫抖,連忙在培養皿上貼上標簽,“存活時長:72小時,凈化范圍:直徑0.5厘米,重金屬吸收率初步檢測……12%。”

數據遠不如知識碎片里描述的“92%”,甚至可以說微不足道。但看著那簇在劇毒水樣中頑強發光的銀藍色藻絲,林晚晴的心里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力量。

她想起了黑水河岸邊寸草不生的土地,想起了那個往河里倒廢料的男人麻木的臉,想起了資料里那個被灼傷的孩子……這些畫面曾讓她感到無力,而此刻,培養皿里的星塵凈水藻,像一顆在暗夜里點亮的星,哪怕光芒微弱,也足以照亮前行的方向。

林晚晴將培養皿小心翼翼地放進恒溫箱,調整好溫度和光照。她知道,從這簇藻絲到能凈化整條黑水河的“凈水網絡”,還有比培育噬塑者I型更漫長、更艱難的路要走。

但她已經邁出了第一步。

就像當初在陽光小區的垃圾山上播撒墨蝕苔的孢子,就像在實驗室里一次次重組噬塑者的基因序列,她將在這方寸之間的水族箱里,用綠能和耐心,培育出足以對抗暗河之殤的希望。

溫室外面,秋風卷著落葉敲打玻璃,發出沙沙的聲響。林晚晴看向窗外,夕陽正將黑水河的方向染成一片橘紅,那片被毒水侵蝕的土地,此刻或許也沐浴在同一片霞光里。

她低頭笑了笑,轉身走向實驗臺,準備開始第48次蛋白鎧甲的激活實驗。掌心的葉脈印記在燈光下泛著溫潤的綠光,與恒溫箱里星塵凈水藻的熒光遙相呼應,像是在訴說一個關于堅韌與重生的秘密。

而這個秘密的終點,是讓那條墨黑的暗河,重新映出天空的顏色。

愛吃茭白的阿雙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荃湾区| 鄂伦春自治旗| 商洛市| 巴东县| 玛纳斯县| 梅河口市| 雷波县| 武安市| 开平市| 兴宁市| 广灵县| 阳高县| 桦川县| 漾濞| 武胜县| 江北区| 斗六市| 红河县| 齐河县| 东莞市| 简阳市| 南昌县| 漠河县| 佛坪县| 南昌市| 永寿县| 河西区| 应城市| 隆化县| 民权县| 丹寨县| 天全县| 德江县| 丰县| 军事| 洞头县| 江口县| 吴旗县| 新晃| 乐清市| 临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