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下午兩點,王雅出現在城央公司前臺,看上去比記憶中更瘦了些。她穿的是藏藍色職業套裝,頭發梳得利落極了,妝容細致,但眼角難掩倦意——仿佛夜里剛與夢魘纏斗過。
林瀾下樓來迎,心里一緊:“王姐,好像有點憔悴,最近是不是挺累的?”
王雅苦笑著搖搖頭,“創業真的比書上寫的要難太多,不光是錢和資源讓人焦慮,更折磨人的其實是壓力。有幾次半夜醒來,我都開始懷疑自己當初是不是沖動了?!?/p>
她們選了一樓咖啡廳靠窗的位置坐下。王雅要了美式咖啡,說喜歡那種苦味能提神;林瀾則選了檸檬茶,希望那一點酸能把腦子里的困意趕走。陽光透過落地玻璃瀉進來,把桌面烘成淡金色,很溫暖,卻安靜得近乎沉默。
林瀾擺好錄音筆,“您昨天說到職場維權服務,其實我一直挺想了解這方面?!?/p>
王雅抿了一口咖啡,大概在斟酌怎么開頭,“自打辭職后,這領域就變成我的關注重點。網上、朋友介紹……我接觸到好多有類似遭遇的女性,說實話,比我想象中還普遍,可大多數人只敢選擇沉默?!?/p>
她從包里摸出一本筆記本遞給林瀾:“隨手做了個統計。這兩個月碰到37個案例吧,問題集中在招聘歧視、升職無望、產假難請、性騷擾、隱形PUA管理,還有那些說不出口的小偏見?!?/p>
林瀾翻著本子,有些頁面只有三五行急促記錄,有的卻詳細到可以拍成電視劇劇本。每條故事背后,都藏著某個姑娘咽下去的話和眼淚。
“這些姐妹最需要什么支持?”林瀾沒忍住問。
王雅神情認真許多,“法律咨詢必須有。不少人連自己的權益什么時候被侵犯都搞不清,更別說收集證據或者怎么維權。有時候,她們甚至不知道該找誰傾訴。”
她停頓片刻,“還有心理疏導吧。有的人事后會陷入‘是不是我哪里做錯了’這種怪圈,需要有人幫忙拉出來。而且,還有職業重啟的問題。我身邊不少女性干脆離職,可真到了找新工作時,會因為創傷而表現失常,也怕被貼標簽——你懂,那種‘麻煩制造者’印象很難洗掉。”
林瀾用指尖敲敲桌面:“如果我們的平臺介入的話,你覺得能做些什么?”
王雅拿出手機,滑開一個框架圖展示給林瀾看。“我的設想啊,是整合性的體系:既有專業法律咨詢,也提供心理輔導,還能讓用戶互助分享案例,包括職業規劃啥的,全都囊括進去才靠譜?!?/p>
林瀾盯著那個界面,總覺得心頭被點燃了一團火苗。這需求真實具體,還充滿突破空間。
她追問道:“具體實施上,你考慮過嗎?”
王雅思索片刻,“基礎層就是信息普及,比如相關法規/流程/案例分析之類;然后合作律師或心理咨詢師提供一對一付費服務;再高階一點,為復雜案件全程跟蹤,讓受害者不用獨自面對?!?/p>
商業模式?林瀾腦海閃現昨晚沈致遠提醒的話,一時沒忍住插嘴。
“按我的想法,”王雅笑起來,“普通信息免費開放,高階服務分收費等級。另外,還能為企業定制反騷擾培訓,這塊市場也大。”
倆人聊了一小時多,每一句都被林瀾仔細記下來。分別前,王雅特意握住她手,有點鄭重其事地說:“如果這項目真跑通,對很多女性都是雪中送炭。我知道,在公司內部推這種方向肯定處處掣肘。但總得有人先站出來試試?!?/p>
回到工位,林瀾第一時間打開電腦整理訪談內容。一邊梳理思路,一邊驚喜地發現:原來自己以前零散琢磨的方向,被王雅補全得又扎實又落地。這可真讓明天方案討論底氣足了許多。
正埋頭的時候,張經理突然路過:“今天和王姐聊得咋樣?”
“超值!”林瀾脫口而出,“她對這個領域看得太深刻,有不少讓我眼前一亮的新想法,感覺我們團隊可以從這里切入嘗試?!?/p>
張經理隨手扒拉幾頁記錄,“構思不錯,不過真正推進下來挑戰可不少哦。畢竟涉及法律風險,公司會顧慮輿論壓力,上面一般謹慎處理這種議題?!?/p>
這一句冷水,讓興奮勁降溫?!澳恰覀兿乱徊綉撟⒁馍??”
張經理語氣緩和些,“調研一定要扎實,從需求,到競品,再到風險評估盈利模型,都做好才能往上推。不然管理層不會輕易點頭放行的”。
“嗯嗯,我回去把這些細節加到明天匯報里?!绷譃懻J真答應
晚上下班,她沒有立馬回人才公寓,而是在附近商圈慢慢晃蕩。珠江新城華燈初上,高樓之間流光溢彩,卻遮不住內心的一絲迷茫和復雜。
走著走著,她腦海不斷浮現白天聽來的那些真實故事:曾經大學師姐的不公平遭遇、許雯雯眼中的黯淡,還有筆記本上的密密麻麻經歷——原來性別議題并不是新聞報道里遙遠的大詞,它活生生發生在現實生活里的每個角落。
作為剛邁進職場一年不到的新丁,她多少會擔心未來是否也躲不過同樣的問題。如果哪一天輪到自己,又會怎么選——忍耐還是抗爭?而勇敢一次之后,要不要承受更大的代價?
這些念頭像潮水一樣壓過來,讓人透不過氣,但好像也逼迫自己迅速長大。從校園小世界墜進社會洪流,每一步都是摔跤學來的教訓。
到了八點才回人才公寓。在電梯間遇見方雨桐,對方疲憊但依舊保持微笑打招呼:
“今天加班折騰這么晚啊?”方雨桐瞥她一眼
“溜達溜達消消氣啦—其實是想著些事情?!绷譃戫樖洲粝?2樓按鈕,說:“雨桐姐,可以問個直白問題嘛?你三年里有沒有碰見過性別歧視,又或者其他莫名其妙的不公?”
方雨桐沉默片刻才答:“有呀,不明顯,但總覺得哪里怪怪的。例如,同樣業績男同事容易領表揚,大項目核心角色通常男生居多,公司聚餐期間偶爾冒出來一些玩笑或話題,總讓女生尷尬……”
“那怎么辦呢?”
“大多數時候只能忍唄,有機會也會據理力爭。但坦白講,這環境下女員工確實要拼更多精力去證明沒毛病。但態度太硬,就容易被貼‘不好相處’標簽?!狈接晖┞柤?/p>
走廊盡頭,兩人一起出了電梯門。
方雨桐突然好奇起來:“你為什么突然關心這些事?”
于是林瀾簡單聊起下午與王雅交流,以及對于建設職場維權平臺的一些粗淺設想。方雨桐聽完頻頻頷首。
這個想法很棒,只不過你得提前準備好心理預期。如果真決定推動這件事,各種阻力不可避免啊。
哪些阻力呢?
從各級領導,到普遍氛圍,再到部分女同事自身疑慮,多多少少都會阻撓。有的人擔憂法律連帶責任,有的人怕輿論漩渦攪渾水,即便身為女性,也可能害怕影響日常關系……
唉,要變革哪有那么容易??!
回房間以后,小桌旁坐定開始完善第二天匯報材料,把最新訪談內容融合進去,同時列舉潛在風險。恨不得所有細節都想到位,希望方案既理想又務實,看起來不至于像紙上談兵那般空洞無物。
寫稿寫了一半,一個陌生號碼跳出來打斷思路:
電話那端聲音熟悉極了:“喂,請問是...是那個采訪時認識的小蘭嗎?我是劉曉,上次我們聊過...”
“劉曉姐!是我哎~您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嗎?“
“哎呀其實…就是…咱們平臺現在有沒有專門為職場媽媽準備的法律援助項目?我最近碰上一檔子糟心事...“
“詳細情況是什么呀?“
劉曉聲音低下來,“兩天前參加一家公司的面試,本來說很順利HR還跟我討論薪酬,可臨門一腳他們突然追問孩子多大、有無二胎計劃。我如實回答,對方馬上就改口讓我等等消息,然后直接杳無音訊……”
劉曉聲音帶哭腔:“明知道這是就業歧視,可誰愿意為了這破事跑法院鬧僵呢?但一直這樣,我到底什么時候才能找到工作...“
短短幾句話,讓人憤怒又無奈,這正應驗下午討論的典型例子:招聘環節暗藏性別偏見,而且實際操作中很難抓證據或者討公道。
“姐您別急哈,我明早會上就跟法務同事溝通一下,看有沒有辦法。另外,如果您樂意,可以把自己的遭遇整理發給我們,我們正在調研產品設計階段,這些真實反饋特別寶貴!”
“真的?!這樣的平臺簡直救命稻草!如果可以幫忙更多媽媽,那就最好不過啦~”劉曉終于露出一點希望
掛電話后,這個案例馬上被整理進文檔,讓整個方案嚴絲合縫多了一份血肉。
結果越寫越激動,只覺項目不僅僅意味著生意賬目,更像是一種回應現實困境的新嘗試,一份責任感驅使自己不能松懈
熬到十一點才算告一段落。一份二十余頁長案,從背景分析、功能模塊設計,到盈利模式及風險評估,無所不包,只差最后潤色收尾
結尾處,她特意增加一句:
『所謂職場維權,不只是某項商業工具,更是一顆推動社會變化的小石子——幫助每一個求助者,也是塑造行業生態和價值觀的一步步努力。這東西不能單純用收益指標衡量,多年以后可能帶來的品牌聲譽、公平文化傳播,那才是真正值得堅持與驕傲之處』
寫完最后一個標點符號時,林瀾第一次體會到了踏實滿足感,無論明天答辯如何,總歸已經拼盡全部努力。從今往后,即便失敗,也絕不會遺憾。
保存文件之后,她靠在窗臺仰望夜幕,對面人才公寓還有不少亮燈窗口,也許哪個屋檐下,就藏著和劉曉一樣發愁工作的媽媽;另一些格子間,是自由職業者焦慮未來收入,又或者創業青年賴床刷PPT。
大家各自掙扎尋找屬于自己的存在意義。而此刻站在窗前的小縣城女孩,也悄然成為其中的一員
明天等待的是未知成果,但至少,她已跨出了決定命運的重要一步——由昔日那個只知順流漂泊的人,成長為主動尋覓人生答案的新自己
母親兒時叮囑猶在耳畔旋轉:“做人不能只圖個人利益,要學會替別人考慮!”如今終于讀懂其中含義:真正成熟,是理解他人的艱辛,也是承擔時代賦予你的重量。
城市比任何地方都現實冰冷,卻也允許夢想慢慢蘇醒破土。從今天起,不管將來還有多少玻璃墻擋道,她愿繼續用行動去敲碎它們
夜深風逐漸涼下來,但屋內燈光照出的影子堅定如鐵,因為等候黎明的是嶄新的戰役,也是屬于她個人意義上的第一個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