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夏穿東漢末年

第十章安葬

劉石往外走,村民吳老大終于忍不住,他走到劉石面前說:“劉郎,要不你到我家去看看,我家有一口壽材。”

劉石說:“好,現在就去看。”

吳老大在前面走,大家都跟了過去

吳老大向來膽子大,昨天他也幫忙抬了劉夏花。他覺得自己沒做虧心事,又幫了劉夏花,夏花不會去找他。大不了到時拿點米和魚到田地里祭拜一下(這個時期還沒有流行燒紙錢,燒紙錢要到魏晉之后才逐步興起)。村里的山上樹有的是,一家人費點力再砍,請人再做,有幾千錢就夠了。他家人口多,缺的是田,不是勞力,再說就吳撈財那樣的人敢壞他的事,他捏死他。

很快到了吳老大家,吳老大的豬圈旁的一個小房間里,正放著一口棺材。劉石看了看覺得還行,他用眼神詢問劉夏,劉夏點點頭。劉石問:“多少錢?”

吳老大對吳喜說:“里正,請你估個價。”

棺木是杉樹做的,大多平民家都是用這種木頭。里正說:“一萬五左右”

吳老大說:“那就15,000,聽里正的。”

劉石也感覺差不多,再說他現在也沒時間去找他人買,他還得去看墓地。雙方一拍即合,再有村民作證,很快就說定了。吳老大叫上幾個兒子,幾人一起把棺材抬了出來,往劉夏花家門口抬去。劉夏一到自己家里就走進里屋,閃進空間,將昨天那兩片竹簡先用手機拍了幾張照片就拿了出來,悄悄的遞給劉石。劉石接過一看,詫異得嘴巴都張大了。這才7歲的女娃娃,怎么什么都知道,她這么快就把地契拿來了。

田地買賣是大事,是要買賣雙方親自去縣衙過戶的。劉石將竹簡拿給里正看,里正看過之后點點頭,說:“過兩天我帶你們倆一起去縣衙過戶”。吳撈財的三畝地總共是16,000錢,吳老大還得找1000錢給劉石。吳老大說他現在沒這么多錢,劉石就請他們家人幫忙做事,算一點工錢,事后再算。吳老大滿口答應,不過還是先從家里拿出600錢。雙方約定過戶后就將田地里的物產全部清理干凈,田里的出產留給吳撈財。

棺材事情定下后,劉石松了一口氣,接著大家一起去看墓地。吳家有自己的祖墳山,眾人在山上看了一圈,最后選定了一塊地。大家回到村里時,就見村里來了近二十個男男女女。大家心頭就是一突,以為出了什么事,原來是劉水帶著秀花他們來了。劉家村人聽說夏花死得這么慘,都異常憤怒,大家把手頭上的活一放,跟了過來。秀花看到地上躺著的阿姐,就撲了過去,痛哭起來。另有幾個女人也哭了起來,男人則是眼圈紅紅。

哭了一會兒,女人們開始幫劉夏花擦洗身體換衣服,男人就去找吳撈財算賬。吳撈財沒跟劉石他們上山看墓地,他當時坐在里正家門外發呆,自己轉眼間田地沒了,女兒也沒了,以后怎么辦?后來聽到好多人的聲音,他一眼就看到走在人群前面的劉水和秀花,嚇得他趕快把頭埋的低低的。他本來個子就矮小又是坐在地上,劉水他們根本就沒看到他。他們從他身邊不遠處走過去,吳撈財這才起身向后趕快向外走。他是懶但不蠢,他知道那些人不會放過他,所以忍著全身的疼痛往村外的山上躲。

劉家村的男人們在吳家村繞了一圈,也沒看到吳撈財人影。真是火氣“噌噌噌”的往上冒。眾人回到劉夏花家門口正在義憤填膺的發脾氣就看到劉石一伙人。雙方一會合,劉石將上午的事情說了一下。大家火氣稍微平息了點,但依舊冒火。劉水說:“吳撈財這個狗東西又不知道到哪里去了,這樣的夫君,夏花葬在這里,將來還能指望他去祭奠?”

劉家村人一聽這話也附和說:“肯定指望不上。他這樣的人根本就不配做劉夏花的夫君,我們抬夏花回去,我們那邊山多的很,又不是放不下。”

“對,抬回去,也讓大家看看吳家村是一個什么村。”

“下次有閨女就是嫁不出去,也不嫁到吳家村來。”

“昨天一個晚上都沒人管,這是在欺負我們劉家人。”

“可憐夏花在這里辛辛苦苦勞作十年,到頭來就得這樣的結果。”

“反正兩個娃要跟我們回劉家,干脆也別姓吳,他吳撈財不配。”

“就是,不姓吳改姓劉。”

“走,我們現在就去抬棺材。”

吳喜一聽急了,這是萬萬使不得!吳家村人也攔著說:“哪有嫁過來的媳婦抬回娘家去埋的。”

劉家村人說:“哪有娘子死了,夫君躲著不露面的?你們做的初一,我們就不能做十五?要不咱到鄉里去評評理?”

吳家村人說:“吳撈財是什么德性你們又不是不知道,我們又沒有對不起劉夏花。”

“吳撈財是你們吳家人。夏花死在田里也不知死了多少天,都沒人知道,昨天一個晚上躺在這里也沒人來祭奠過。”

“我們哪里知道她會死,昨天一找到,我們就把她抬回來”

“抬回來就扔在這地上?連一個給她換衣服的人都沒有!”

雙方是吵得不可開交。

一方堅決要抬回,一方堅決不讓。最后有人說:“問草香,這是她的母親。”

一聽這話所有人都愣住,然后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劉夏。吳喜說:“她還是個娃娃。怎么能算?”

劉石說:“她7歲,馬上過年就8歲。再說以后祭拜還得靠她,要不以后你們年年祭拜?”

吳家村人不吭聲,憑什么他們去祭拜劉夏花?

吳喜說:“草香,你是吳家人,是吃吳家飯長大的。你說你母親要葬在哪里?”

劉夏說:“田地是吳家村的不錯,但田地不會自己長東西,是我母親日日勞作種出來的糧我才活著。母親不見了,我和妹就去要飯了,以后我去了劉家村再回吳家村就很難,母親還是跟我們走,我們兩姊妹也好日日祭拜。”

劉石知道這女娃聰明能干,但沒想到她這么會說話。一番話說的吳家村人都不知怎么接。

劉水說:“走,我們抬棺材去。”

劉石說:“我們走”

吳家村人眼睜睜的看到劉家村的人將夏花裝進棺材抬走了,然后他們還將夏花生前的紡輪,織機,舊衣服什么的也全帶走了。說這些按照風俗都是要給夏花陪葬的。草香和桃香兩人也各拿著一個小包袱,跟著劉家人離開了吳家村。臨走前劉石對吳家村人說:“你們告訴吳撈財,別讓我們劉家村人看到他,要是我們看到他,我們剝他的皮,抽他的筋。”

吳老大也跟了過去說是幫忙抬棺,實際是田契還沒過戶,他的棺材已給了劉家,他得去劉家認門。

所以世上的事還是在一個“理”字,理不足就氣不足,氣不足就力不足。吳喜陰沉著臉問:“吳撈財在哪里?”

吳家村人說:“找遍了村,沒看到。”

吳喜問:“你們說怎么辦?”

吳家村人統一回答說:“除族”

十里路并不遠,一個多小時也就到了。劉石將桃香從背上放下,讓大家把棺木停在他家門口。劉家村人都出來看,對于他們把夏花抬回來也沒說什么,說起來大家都姓劉,被別村人欺負了,總得維護自己村的人。而且他們的山真的是多的是,房前屋后都是山。

認好了家門,說定了事吳老大就離開了。劉家人開始忙起來,當務之急是看墓地。首選當然是老祖宗這一支的墓地群,劉夏在兩個母舅的攙扶下也去看了,覺得位置還行,于是就定了下來,大家開始挖土。當晚劉家人輪流守靈。

第二天一大早,劉家人舉行一個簡單儀式,就由劉石等人將棺木抬到墓地下葬,劉夏花生前的用品也放了進去,象征“死后仍需生活”。

下葬后堆起土墳,因為平民不能立石碑(石碑為貴族專屬),劉石就用石頭做標記。劉夏請兩個母舅在兩旁各種上兩棵松樹。隨后在墓前擺放一碗米、一碗粥、一條小魚和一個蛋,燒了幾把稻草就算流程結束,大家下山回家。

劉夏兩姊妹穿上了粗麻布喪服這叫“斬衰”,還得守孝三年,真是讓劉夏郁悶死了,前世自己的父親走了,自己都沒守三年,也不知道自己母親現在怎么樣,真是讓人欲哭無淚。劉夏之所以愿意來劉家就是因為這三年守孝的規矩。將來若吳撈財死了,她也得守孝三年,不管吳撈財生前如何,她是他的女兒,“天下無不是父母。”她就得守,否則就會被社會不容。而為吳撈財守三年的孝,她會嘔死。如果吳撈財立馬死了,在外人眼中,短時間內她父母雙亡,她兩姐妹又會被人說成“不祥”的人,那更麻煩。

劉石的妻子姓周,大家稱她為大劉氏。大兒子劉明八歲,女兒劉云五歲,小兒子劉豐,二歲。劉水的妻子姓吳,大家稱她小劉氏。女兒劉巧四歲,兒子劉剛二歲

現在讓劉夏最苦惱的問題是晚上睡覺。大劉氏帶劉云劉豐住一個房間,劉石帶劉明住另一個房間。劉夏和桃香當然是跟大劉氏住。可大劉氏床上兩個娃,一股長期沒洗澡混合小孩的尿騷味兒熏得劉夏是只想嘔吐。想到以后一直要過這樣的日子,她就頭皮發麻。還有吃飯也是問題。劉石和劉水兩家都窮得很。他們的老祖宗是逃難到這邊來,孤身一人真正的白手起家。一代一代人攢的錢還不夠建房子,所以他們家生活一直只能維持最低最差的生活。也因為如此才不得已將劉夏花嫁給吳撈財。昨晚的飯菜劉夏是真的吃不下去。劉家人以為她是傷心難過,其實無油無鹽的青菜豆飯她是真的下不了嘴。

作家g0IDyx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津市市| 广东省| 黔西县| 板桥市| 嘉黎县| 周宁县| 塔河县| 水城县| 宜黄县| 潞城市| 南郑县| 始兴县| 吉水县| 迁西县| 柞水县| 固安县| 马尔康县| 长丰县| 锦屏县| 淮北市| 麻城市| 青铜峡市| 缙云县| 芒康县| 武山县| 惠水县| 南郑县| 卓尼县| 太保市| 延边| 湖口县| 新乡市| 九台市| 甘肃省| 张家港市| 南康市| 崇明县| 新民市| 涿州市| 高雄市| 青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