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一句話:“哭什么哭,哭就能把東西縫好嗎,哭能解決問題嗎,有什么好哭的,人要學會堅強一點。”15歲前的我,同樣認同著這句話,雖然身體小小的我,摔倒了也會哭,委屈也會掉眼淚,但哭完后又會告訴自己要慢慢變得堅強,但其實同樣身體小小的我,真的懂得了堅持是什么嗎?(堅強是漢語中表示堅固、不可摧毀且意志堅定的形容詞,亦可作動詞使用表示“使堅強“。其現代語義包含兩層核心含義:一是指物質或精神層面的堅固性與抗壓能力,常與“意志““信念“等抽象名詞搭配;二為使動用法,如“堅強信心“等短語。在語法功能上,既可作為定語修飾名詞(如“堅強的戰士“),也可獨立作謂語(如“性格堅強“)。直至今天,當我寫下這一頁時,我才真正搜索堅強是什么,它說的精神層面的堅固性和抗壓能力,那么堅強就是不哭嗎,那么現在19歲的我,好像也沒有很堅強。已經成年的我,身體不再小小的我,我的18歲是在一個陌生的,離家668.8公里的城市里度過,我的兩年,在那個大學里,過得有好有壞,某些失敗,某些委屈,總是無可避免的,在想家的時候,在做項目做到崩潰的時候,在因為小組作業失眠焦慮崩潰的時候,在因為難過失手打碎朋友的禮物的時候,在莫名其妙計較別人不夠真心待我的時候,這兩年里,我哭的還少嗎?寫下這一篇前,我刷到了一篇關于討厭自己總是哭的帖子,評論區里有這樣一句:“小時候媽媽不讓你哭,現在連你也不讓你哭了嗎”大人總說,哭不能解決問題,別總因為丟失的面包哭泣,難道面包會因為你的眼淚自己跑回來嗎,但其實我的眼淚通常不是因為僅僅丟失的一塊面包而流,是所有一塊一塊不斷丟失的面包,是所有的小事,所有的委屈。只是在哭泣之前失去的最后一塊面包,正是我所有委屈的觸發點,這就叫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面包也許不會因為我哭而自己跑回來,但我覺得我哭的時候能夠冷靜地思考接下來要干什么,曾經無數次的情緒崩潰,想家時掉眼淚,但是我還是繼續上學;做項目時因為團隊問題的抽泣,我卻是在眼淚將眼眶填滿,看不清電腦屏幕時,一點一點慢慢彌補別人的錯誤;在計較別人對待我們之間感情時不像我真誠時,我向他們控訴這些委屈,我并不覺得哭是什么丟臉的事,哭的時候雖然氣勢下降,但至少我能清晰地表達我的想法,并沒有因為哭泣而導致語無倫次。我并不覺得眼淚不能解決問題,正是眼淚解決了我的委屈,難道我的不開心就不是問題了嗎?現在我想堅強的意思好像已經不同,在我哭的時候我仍能夠繼續我的生活,解決這些突如其來的問題,難道這不是一種堅強嗎?我會因為一塊丟失的面包哭泣,但我同樣可以找到可以找回它或是找到可以替代它的方法,這難道不是我的本事嗎?蝴蝶的眼淚向來珍貴,但在蝴蝶飛向高空時,也要約束它的眼淚為世上的哪一片落葉,哪一束枯枝而落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