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周蔚言掩藏在黑夜里,一路隨著人到了偏僻的宮殿。
“齊王殿下,你終于來了。“
偏僻的宮殿里傳來嬌滴滴的聲音,周蔚言認(rèn)出那守門的就是自己的親表弟的貼身內(nèi)侍。
“好嬌嬌兒,快讓本宮親親。“
二皇子摟著身穿翠綠色衣裙的女子,將人壓在榻上。“
“殿下不日便要迎娶我的長姐,心里可還有我這個嬌嬌兒?“
說話的正是崔家三小姐崔藍(lán)。
前些日子因為在周貴妃的宴席上差點壞了長姐和二皇子的好事,回到家被狠狠的責(zé)罰了一頓。
就連這次宴席也是在長姐的求情下,父親才肯讓她隨母親和兩位姐姐入宮。
她不明白,都是崔家的女兒,為何長姐嫁的了二皇子,成的了那齊王妃,而自己就不可以?
“嬌嬌兒這是說的什么話,你那長姐雖長得貌美,但天天笑都不笑,一副苦瓜臉樣。若不是看中她左相嫡長女和外家是山東大儒陳家的背景,怎么會讓她來當(dāng)這齊王妃?“
周蔚言施展輕功躲在房梁上,剛?cè)雽m便有人偷偷塞給自己一張紙條,只讓他在回朝宴中跟著二皇子便可。
他還以為自己的表弟有什么大本事能被人盯上,
沒想到卻是跟女人在這無人的宮殿里廝混。
整個宮殿里男女聲音不斷。
“乖嬌嬌,待你長姐入我王府,你便隨你長姐一同進府如何?這么說,嬌嬌兒還該稱呼本宮一聲姐夫。“
“殿下,長姐知道,會不高興的。“
“藍(lán)兒愿意和長姐一同服侍殿下。“
二皇子撥開崔藍(lán)的長發(fā),脖頸上漏出一顆鮮紅的小痣,看著和表妹相似位置的紅痣,仿佛和自己在這宮殿里廝混的是他那好表妹。
崔藍(lán)感受到二皇子瘋狂的在自己脖頸上摩擦那顆紅痣,她也是不久前才得知二皇子愛而不得的周家表妹,脖頸上也有那么一顆小紅痣。
崔藍(lán)雖不悅他將自己當(dāng)成親親表妹的替身,卻也不得不掐著嗓子,學(xué)著那周家表妹的說話。
周蔚言直到此刻才知曉為何那人讓自己來看這一場活春宮。
自己的妹妹被摻和到這等下作事中,那人卻還是自己的親表弟,周蔚言現(xiàn)在想殺人的心都有了。
此時此刻的周舒窈剛表演完節(jié)目,自己準(zhǔn)備的是也是琴,但為了不搶晴雯郡主的風(fēng)頭,只是簡單的演奏了一曲。
“長姐,三妹不知去哪了,我出去找一找她。“崔梅沒有準(zhǔn)備才藝,這個風(fēng)頭需要讓即將成為齊王妃的長姐來出。
她在府中處在一個尷尬的地位。
上有外家背景強大的嫡長姐,下有備受寵愛的嫡妹。
她雖然也是嫡女,但在家中并不受寵愛。
娘親想讓妹妹代替長姐的位置去當(dāng)那高貴的齊王妃。
因為自己壞了妹妹的好事,回府后沒少受母親和妹妹的白眼。
崔竹點了點頭,目光停留在高臺之上那身著赤紅色衣袍的身影之上。
周貴妃想將自己許配給二皇子當(dāng)齊王妃,無外乎是因為她這左相嫡女和陳家外女的身份。
但她崔竹才貌雙全,家室顯赫,要嫁便嫁這世間最優(yōu)秀的男子。
與那人比肩而立,日后母儀天下才是她想要的。
周貴妃今日有心請陛下賜婚兒子和左相嫡女。
但太子的親事遲遲未定。
想到先前飛鴿傳書吩咐侄兒所做之事,毀那李家嫡女的清白。
大將軍的獨女又如何?不白之身又怎可嫁入皇家?
此時此刻的李輕婉坐在李夫人身側(cè)。
兩個哥哥還未娶親,李家的女眷席只有她和將軍夫人。
李夫人將門出身,舉手投足之間盡帶颯爽之意。
“婉兒,不可東張西望。“
李夫人摁住坐不動的女兒,小女兒從小在邊關(guān)出生長大,灑脫慣了,
現(xiàn)如今陛下有心留女兒待在京中,規(guī)矩什么的自然是要好好學(xué)一學(xué)。
“娘,我不想待在這了,我想去找舒弟。“
李夫人隔著紗簾看向?qū)γ妫趦鹤优赃叺睦钍嬖缫巡恢櫽啊?/p>
“京中不抵塞外,皇宮之大不可隨意走動。“
李夫人嫁給李遠(yuǎn)之前也是在京都長大,深知這京中的彎彎繞繞。
尤其是現(xiàn)在太子和二皇子水火不容,陛下有意為太子拉攏唯二有軍權(quán)的李家,自然招周貴妃的記恨。
李輕婉不悅,只好繼續(xù)無聊的看著這世家之女爭奇斗艷。
崔竹身為京都第一才女表演的是舞蹈
火紅的舞裙襯托著纖細(xì)的腰肢,姣好的面容畫著精致的點絳妝引來紛紛注視。
就連周貴妃都打起了精神看向舞臺中央。
“貴妃,看來今日的節(jié)目深得你心意啊。“
太后端了杯茶水,周貴妃這些日子在宮中又是辦賞花宴,又是請貴女們?nèi)雽m,攛的是哪一門心思宮中之人皆是一清二楚。
無外乎是想給這齊王府找上一個厲害的女主人。
“母后說笑了,這些女兒們楚楚動人,仿佛看到了臣妾未出嫁的時候。“
“今日五品之上世家之女皆在此處,你倒是可以為你星兒好好看看他的未來王妃。“
太后不滿周貴妃的行為處事。
身為貴妃代行皇后職責(zé),上不能伺候好皇帝,下不能使四妃敬仰。
一門心思在他們周家身上,若是二皇子登上那九五至尊之位,這天下早該改名姓周了。
周貴妃惶恐,
“母后說笑了,太子殿下未娶,怎能輪到星兒。星兒的婚事自然是需要陛下做主。“
說到太子,太后更為不悅。
她娘家兄弟的嫡長孫女,年芳十八,從小便是照著未來皇后養(yǎng)大的。
當(dāng)年她助皇帝奪取帝位,有一點要求便是未來太子妃需要出自她的母族。
可太子都十八了,皇帝還遲遲不肯提這件事。
前些日子弟妹進宮問道這女兒是留還是不留。
周貴妃自然也是知道這件事的。
陛下要親自為太子挑選太子妃,太后母族早已沒落,未來的太子妃怎么可能出自一個早已沒落的家族?
慶帝坐在二人中間自是將二人的話都聽清。
心理不禁冷笑道,
自己兒子的婚事這么多人虎視眈眈。
一個太子妃的位置多少個世家快掙破腦袋。
自從年初他放出來要替太子選妃,這世家之間便開始暗流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