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云海手札

第18章:蓮心悟影

日頭爬到竹梢時,望月臺的石桌上凝了層薄汗似的熱。我把筆記本往竹席深處推了推,指尖劃過昨夜被露水洇皺的紙頁,“荷風引渡“四個字早褪成淺灰,倒像誰用指尖在上面呵了口氣。

“這紙比人實誠。“老李往泥爐里添了把松針,火星子濺在云氣里,“留不住的就坦然褪了,不像咱們,總攥著些該忘的念想。“他掀開砂鍋蓋子,荷葉茶正沸得歡,茶湯里浮著的細沫聚了又散,像片被風吹碎的云。

我望著荷塘里半卷的荷葉發怔。方才露墜蓮心的震顫還在指尖縈回,那聲極輕的“啵“,倒像是敲在腦殼里,震得好些混沌的念頭都晃了晃。這感覺竟與楊定一在《奇跡》里寫的“意識內爆“有些微妙的重合——不是轟然巨響,反是種極細的穿透,像針穿過棉絮,悄無聲息就洞穿了什么。

“楊先生說他開悟時,看見整個宇宙在眼前生滅。“我摩挲著筆記本上的荷葉標本,“可咱們就守著這方荷塘,真能摸到'悟'的邊嗎?“

佳威正蹲在石縫邊看蝸牛,聞言忽然笑出聲,辮梢的葦花絮抖落在地:“張老師,您見過魚追云影嗎?我娘說那是魚在求'悟'呢。“他伸手碰了碰蝸牛殼,露水沾在指尖亮晶晶的,“可魚游得再快,云影也在水里跟著晃。“

老李往三個粗瓷碗里斟茶,琥珀色的茶湯里浮著碎云:“楊先生站在山頂看云海,咱們蹲在塘邊看魚影,看到的不都是天地的氣?“他把茶碗往我面前推了推,碗沿的熱氣熏得我鼻尖發癢,“就像這荷葉茶,您喝著是苦是甜?“

我啜了口茶,舌尖先泛起澀,咽下去時倒生出縷清甜。這滋味讓我想起楊定一描述的“二元消融“——苦與甜原不是對立的,倒像是一枚蓮子的兩面。“說苦也甜,說甜也苦。“我咂咂嘴,“就像剛才那露墜蓮心,明明是極輕的聲,偏覺得震得慌。“

“那是因為您心里先慌了。“佳威的娘不知何時挎著竹籃來了,籃里的新采蓮子滾得叮咚響,“楊先生說'本來就在',可不是嗎?露水打從云里凝結時,就知道自己要落進蓮心。“她往我手里塞了顆帶殼蓮子,蓮衣上的露水涼絲絲的,“人總在等'明白'的那一刻,卻不知那刻早藏在每口呼吸里。“

我捏著蓮子來回轉,蓮殼上的紋路硌得掌心發癢。忽然想起楊定一寫的“覺察當下“,原來不是要抓住什么,倒是得像這蓮子,任由露水在殼上淌。“小時候總纏著祖父問'道'是什么。“我望著荷塘里的漣漪,“他說等我嘗出蓮心的甜,就明白了。“

老漁翁扛著魚簍從石階上來,簍里的銀魚蹦得歡,鱗片上的陽光碎成星子:“張老師嘗出了嗎?“他把魚簍往石凳邊一放,從懷里摸出個油紙包,里面的藕粉糕還冒著熱氣,“我家那口子說,露墜后蒸的糕最養人,能把心竅蒸軟了。“

佳威搶過油紙包,掰了塊糕塞進嘴里,腮幫子鼓得像只銜了蓮子的雀兒:“張老師快嘗嘗!我娘蒸糕時總念叨,說楊先生講的'一體感',就像糯米和藕粉攪在一塊兒,分不清誰是誰,偏生出新滋味。“

我咬了口藕粉糕,糯米的甜混著藕香漫開來,倒真有股說不清的融洽。這感覺讓我想起楊定一描述的“萬物互聯“——原來不是要去找連接,而是本就從未分開。“難怪楊先生說'沒有個體,只有整體'。“我望著石桌上的茶碗、糕塊、蓮子,“咱們吃的喝的看的,原是一回事。“

佳威的娘擇著蓮子,指尖在蓮房里穿梭得飛快,蓮心被她一個個剔出來,堆在竹籃角落像堆綠珠子:“年輕時我總在夜里去荷塘守著,想聽見荷花開的聲。“她把顆飽滿的蓮心丟進嘴里,眉頭都沒皺一下,“守了三個月,啥聲也沒聽見,倒看見條老鯉魚在同一個蓮苞下轉了七百二十圈。“

“后來呢?“我追問。

“后來就懂了。“她吐出蓮心的苦渣,嘴角反倒帶著笑,“哪有什么'開悟'的驚天動地?不過是鯉魚轉夠了圈,荷花到了時候,露水認準了蓮心——就像現在,您聽這風穿過蓮子串的聲,不是早就把'悟'說給您聽了?“

檐下的蓮子串被風拂得叮當作響,那聲音脆得像露墜蓮心的余韻。我忽然想起楊定一寫的“宇宙的呼吸“,原來不是玄之又玄的概念,就是這風過蓮串、露落水洼的聲息。“以前讀楊先生的書,總覺得'開悟'是座高不可攀的山。“我望著遠處云影漫過山巒,“現在倒覺得,是我自己站在山頂,偏要找更高的地兒。“

老李往泥爐里添了塊松節,火苗舔著鍋底,把他的影子投在云氣上忽長忽短:“楊先生說'放下即到家',可不是這個理?“他給每個人續上茶,茶湯里的云影碎了又圓,“就像這松針,燒了就成灰,融進土里又養新苗,哪有什么'放下'不'放下'?“

佳威不知何時采來朵白荷花,花瓣上的露水滾來滾去,卻總不墜落。“張老師您看!“他把荷花舉到我眼前,蓮心的黃蕊里凝著顆露珠,被陽光照得像顆小太陽,“這露賴著不走呢,是不是也在等'悟'?“

“它不是等,是舍不得。“老漁翁接過荷花,指尖輕輕碰了碰露珠,那露竟順著花瓣滑進蓮心,“就像人得了點感悟,總想著攥緊了,生怕跑了。可您看,該落的終究要落,落了反倒讓蓮心醒了。“

我望著那朵荷花,蓮心被露水浸過的地方,竟微微泛出點粉紅。這細微的變化讓我心頭一顫——楊定一描述的“開悟不是終點,是起點“,原來就是這露水墜落后,蓮心悄然的舒展。“我以前總以為,開悟了就啥都懂了。“我摸著筆記本上的荷葉印,“現在才明白,是懂了自己啥都不懂。“

“這就對了。“佳威的娘把擇好的蓮子倒進竹籃,“楊先生說'空才能容',心里裝了太多'懂',哪還盛得下新露水?“她往我手里塞了把鮮蓮子,“您嘗嘗,苦過了,甜才來得真切。“

我剝了顆蓮子,蓮心的苦像根細針,猛地扎在舌尖。正要吐掉,卻想起楊定一寫的“接納苦樂“,便任由那苦味漫開來。奇怪的是,苦到極致時,竟生出種奇異的清透,像有片荷葉在喉嚨里慢慢舒展開。“原來楊先生說的'苦甜本是一家',是要這么嘗的。“我咂咂嘴,舌尖還留著那股勁兒,“不是忍著苦等甜,是苦里自有甜。“

佳威蹲在石桌邊看老漁翁收拾魚簍,忽然指著荷塘叫起來:“黑魚!黑魚又來守那朵荷花了!“我們都湊到平臺邊往下看,果然有條黑魚在朵半開的荷花下盤旋,尾鰭掃過水面,驚起圈漣漪。

“它從露墜時就在這兒了。“老漁翁摸著胡須笑,“我說魚比人懂靜,您信了吧?人總在等'明白'的聲,魚卻只在荷影里待著,該來的自然會來。“他往荷塘里丟了顆蓮子,黑魚猛地擺尾,卻沒去搶,反倒游得離荷花更近了。

我望著那條黑魚,忽然想起楊定一描述的“無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像這魚一樣,安住在當下,不追不趕。“以前總覺得開悟要大徹大悟,像劈雷似的。“我笑道,“現在才知道,是像這黑魚,守著自己的荷花,該動時動,該靜時靜。“

“張老師您看天上的云。“佳威指著東邊的云絮,“剛才還是團棉花,現在成了條魚,等會兒說不定又成了朵荷花。“她的辮梢掃過我的手背,帶著露水的涼,“楊先生說'一切皆變,唯有不變的是變化',是不是就像這云?“

老李往泥爐里添了把干荷葉,煙氣騰起來裹住我們的影子,“變的是形,不變的是氣。“他指著荷塘里的倒影,“云變魚,魚變荷,可落在水里,不都是團影子?就像楊先生說的'本質不變',咱們追的'悟',原是那不變的根。“

我低頭看著水里自己的影子,被風吹得歪歪扭扭。這場景讓我想起楊定一寫的“超越自我“——我們總被這有形的影子困住,忘了自己原是那無形的光。“難怪楊先生說'沒有我,只有存在'。“我望著云影在水里聚散,“這影子聚了又散,可投下影子的我,不一直坐在這兒嗎?“

佳威的娘把串好的蓮子掛在檐下,陽光透過蓮心的孔洞,在地上投出串圓斑,像漏下來的星子。“年輕時總求個'定',夜里睡不著就去數荷葉。“她坐在石凳上擇蓮子,白發在光里泛著銀,“后來見著那老鯉魚,在同一個蓮塘游了二十年,才明白:哪有什么'定'?不過是天天看荷開,夜夜聽露落,看久了,心里的慌就被露水浸軟了。“

老漁翁往茶杯里續水,茶湯里的云影碎了又合:“我爹以前打漁,總在露墜時撒第一網。“他的指節在杯沿輕輕敲著,“他說這時候的魚最實誠,不躲不藏,就待在荷影里,像知道自己跑不掉,也不用跑。“

我望著荷塘里的蓮心,露水墜過的地方,蓮房竟微微張了張,像打了個哈欠。“楊先生說'本來就在',是不是就像這蓮心等露水?“我摸著筆記本上的荷葉印,紙面被露水洇得發皺,“其實早就在等,只是不知道在等啥。“

佳威的娘抬頭看我,眼里的笑意像含著露水:“您看那朵剛開的荷花,昨夜還閉得緊緊的,露水落進去,它就開了——不是露水催的,是它自己到時候了。人也一樣,所謂'開悟',不過是等心里的那朵花,自己想開了。“

正說著,佳威突然指著平臺邊緣:“蝸牛!“那只昨天見過的蝸牛,正背著沾了露水的殼往上爬,爬過的地方留下道銀亮的痕,像誰用線牽著它走。“它爬了一夜,才挪了三尺地。“佳威蹲下去看,鼻尖快碰到蝸牛殼了,“可它殼里的露水,比我們杯里的還多。“

“慢的人,才接得住露。“老李把剛曬好的蓮蓬往石桌上倒,蓮子滾出來,在露水打濕的竹席上滑出老遠,“楊先生說紐約的地鐵快,可快得連窗外的樹影都看不清,哪像咱們這兒,蝸牛爬一步,都能數清殼上的螺紋。“

露水漸漸停了,陽光漫過石桌,把我們的影子拉得老長,疊在竹席的荷葉紋上,像給影子披了件綠衣裳。佳威的娘從籃里拿出塊布,開始縫蓮子袋,線在她指間繞來繞去,把蓮子顆顆串起,串成條綠簾子。

“這叫'蓮心串'。“她舉起串好的蓮子,陽光透過蓮心的空處,在地上投出個個小圓斑,像串漏下來的星,“掛在窗邊,風一吹,蓮子碰著蓮子響,就像露墜蓮心的聲,聽著聽著,心就空了。“

老漁翁突然起身往荷塘走,說要去看看那朵墜了露的蓮花。佳威跟在他身后,藍布衫在晨光里晃,像朵會走的荷花。我望著他們的背影,見露水在他們腳邊濺起,像群小銀魚在追。

“您看這石桌上的露水。“老李指著竹席上的水痕,那些痕正慢慢聚成個荷葉的形狀,“它從云里來,到蓮心里去,最后落在這兒,啥也沒留下,卻讓茶有了甜,蓮有了心,人有了聽的耳——開悟不就是這樣?啥也不是,又啥都是。“

我摸出筆記本,想把露水聚成的荷葉描下來,筆尖剛落下,那水痕卻突然散了,像被陽光吸走了似的。老李見了笑道:“記不住才好,就像露進蓮心,沒痕跡,可蓮心自己知道,它甜了。“

佳威和老漁翁回來時,手里捧著朵白蓮花,花瓣上的露水還沒干,顫巍巍的像要掉下來。“這朵蓮心最滿。“佳威把花放在石桌上,蓮心的黃蕊里果然凝著顆露,被陽光照得像顆金珠子,“老漁翁說,剛才有條小魚從花下游過,尾鰭掃了下花瓣,這露竟沒掉。“

“它知道魚不是故意的。“佳威的娘輕輕碰了碰蓮心,那露晃了晃,還是沒掉,“萬物都懂原諒,就人總記著'被碰了下'。其實像這露,晃歸晃,根還在蓮心里,穩著呢。“

日頭升高時,我們把蓮子串掛在檐下,風過時,蓮子相碰的聲混著荷香漫開,倒像是整個荷塘都搬進了望月臺。佳威的娘收拾竹籃要下山,臨走時指著檐角的露水說:“您看那露,看著是往下掉,其實早順著檐角的縫,滲進木頭里了——有些東西,看著沒了,其實是換了個地方待著,像開悟,看著是明白了,其實是藏進日子里了。“

她走后,老李往砂鍋里丟了把新茶,茶香漫出來時,檐下的蓮子串突然響得歡了,像在應和。我望著荷塘里的蓮花,那些墜過露的蓮心,竟比別處的飽滿些,仿佛藏著什么秘密。

老漁翁在石臼里搗蓮子,搗著搗著突然停了:“您聽,蓮心碎的聲。“果然有極細的“咔嚓“聲,混在搗蓮的響里,像誰在說悄悄話。“楊先生說'空了才能裝',蓮心就是碎了殼,才放出甜來。“

我拿起顆搗好的蓮蓉,放在舌尖嘗,露水的甜、蓮心的苦、陽光的暖,竟都在里面了。抬頭時,見檐角的蓮子串還在晃,陽光透過蓮心的空處,在地上投出個個圓斑,像串沒寫完的句號。

原來露墜蓮心,從不是結束,是開始——像蓮心碎了殼,像云氣散了場,像人突然明白:所謂開悟,不過是允許自己,像這露水一樣,落在該落的地方,不問來處,不問去向。就像楊定一在《奇跡》里寫的:“你不需要成為什么,因為你本來就是。“此刻,在這望月臺的竹影蓮香里,我終于懂了這句話——那不是要我們放棄追尋,而是要我們像這蓮心,坦然接住屬于自己的那滴露,任它苦,任它甜,任它在生命里,悄無聲息地,開出花來。

慧蓮夢荷33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百色市| 行唐县| 万载县| 岐山县| 砚山县| 稷山县| 邹城市| 临漳县| 五河县| 丹凤县| 七台河市| 嘉义市| 松阳县| 尚义县| 昭觉县| 额敏县| 环江| 宝鸡市| 中山市| 安仁县| 剑河县| 南江县| 嘉禾县| 拜泉县| 灵寿县| 简阳市| 安乡县| 古蔺县| 武宣县| 驻马店市| 台州市| 汉沽区| 三亚市| 洛川县| 安阳市| 叙永县| 北京市| 理塘县| 乌兰察布市| 博野县| 武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