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楊永革的鄉村樂園夢

第26章時光織就的紅繩網

第二十六章時光織就的紅繩網

立春的第一縷陽光,像根金線,穿過“安河居”的木窗欞,落在玻璃觀景臺的欄桿上。楊永革伸手去接,指尖觸到的卻是片溫熱的紅——是新換的紅繩,被陽光曬得暖烘烘的,繩結里還卡著片去年的銀杏葉,邊緣雖已發脆,脈絡卻依舊清晰,像暗河的水脈在上面留了印。

已經長成少女的羊角辮姑娘,如今是鯉魚壩非遺小傳承人。她穿著件新做的藍布褂子,是王寡婦按劉師傅的樣子改的,袖口繡著條紅繩魚,針腳細密得像暗河的水草。此刻她正帶著一群城里來的孩子,在新石碑前學打“水脈結”。“這個結要繞三圈,”她的手指在紅繩間穿梭,動作和劉師傅如出一轍,“第一圈是暗河的水,第二圈是老祖宗的手藝,第三圈……”她看了眼身邊的戴眼鏡男孩,“是咱們心里的念想。”孩子們的紅繩打得歪歪扭扭,卻都緊緊攥在手里,像握著團小小的火苗。

劉師傅的木工房里,多了臺數控機床,卻依舊擺著他用了一輩子的刨子。他正教徒弟們用傳統手藝修復那塊從暗河底撈出的朽木,刨子推過木面的“沙沙”聲,和機床的“嗡嗡”聲混在一起,像新舊時光在對話。“機器能刻形,卻刻不出魂,”他用刻刀給朽木補刻殘缺的魚鰭,刀刃在木痕里游走,像在撫摸舊時光,“這魂得靠手溫養,靠紅繩系,就像當年趙大哥刻魚,刻一刀,心里就默念一句‘安’。”朽木的修復處,纏著圈細細的紅繩,是用少女辮梢的舊繩拆的,劉師傅說這樣能讓新木和老木“認親”。

老周的電動三輪車換成了帶斗的,車斗里裝著臺小型碾米機,正給新收的“魚稻”脫殼。米粒滾落在藍布上,白得像雪,顆顆都帶著淡淡的魚形彎度。“趙大哥要是能看見這稻,能樂三天,”他往碾米機里添稻穗,稻殼飛出的聲音像群小麻雀,“當年他總說,要讓鯉魚壩的地里長出魚,現在真成了。”碾米機的把手上,纏著段紅繩,系著顆磨得發亮的銀杏果,是從老銀杏樹下撿的,據說結了有三十年。

李老五的兒子也學會了劃木筏,小伙子把筏子改成了電動的,卻保留了竹篙,篙尖依舊纏著紅繩,說“電動的快,竹篙的魂不能丟”。他載著游客往水庫中心去,筏子劃過水面,紅繩在水里拖出長長的影,像條游動的魚。“我爹說暗河的魚認紅繩,”小伙子給游客講,“不管筏子怎么變,紅繩在,魚就認家。”筏子的座位下,藏著本厚厚的相冊,里面貼滿了李老五劃筏子的照片,每張都有紅繩,從粗麻的到棉線的,像本紅繩進化史。

已經讀大二的男孩,帶著他的研究團隊,在暗河入口安裝了套“聲紋采集設備”,能記錄水流、魚群、甚至風聲的聲音,存在芯片里,再用紅繩系在石碑上。“這叫‘聲音年輪’,”他給設備換電池,屏幕上跳動的聲波像條活魚,“以后想聽哪年的暗河聲,解開紅繩就能聽。”他的研究筆記里,貼著張特殊的聲紋圖,是劉師傅刻魚時的聲音,旁邊寫著:“頻率與1958年趙木匠刻魚聲吻合,誤差0.3赫茲”。

省非遺博物館的“鯉魚壩展區”正式開放了,劉師傅的“四季魚”木雕放在最中央,玻璃罩外纏著圈紅繩,和石碑上的紅繩同款。展柜里還放著少女的拓魚工具、老周的碾米機模型、李老五的竹篙碎片,每件展品都系著紅繩,繩頭連在一起,織成個小小的網,像條微型暗河。“這叫‘紅繩網’,”館長給參觀者講解,指著網中心的紅點,“這里是泉眼,所有的繩都從這來,往這去。”展區的墻上,循環播放著男孩團隊采集的暗河聲,配合著老照片的光影,像場流動的時光劇。

少女帶著孩子們在新石碑旁種銀杏苗,樹苗是從老銀杏樹根上分的蘗,根須上還帶著原土。孩子們用紅繩把樹苗和老石碑系在一起,繩結打得各不相同,有“吉祥結”“團圓結”“水脈結”,像給時光系了個蝴蝶結。“等小樹長大了,”少女摸著樹苗的嫩芽,“紅繩就會纏滿樹干,像給年輪系了條腰帶。”最小的孩子突然說:“姐姐,樹會不會疼?”少女笑著把紅繩松了松:“疼了才會記著,就像咱們記著太爺爺的魚。”

王寡婦的孫子已經能幫著蒸年糕了,小家伙學著大人的樣子,往年糕上點紅點,卻總點在魚眼睛的位置。“太奶奶說這里是魚的魂,”他舉著歪歪扭扭的魚年糕,粉沫掉了一身,“點紅了,魂就醒了。”王寡婦坐在一旁,教城里來的媳婦們繡紅繩魚,她的老花鏡滑到鼻尖,卻依舊能把針腳繡得比頭發絲還細。“趙大哥當年總夸我繡的魚活,”她的手指有些抖,線卻走得穩,“說針腳里有泉眼的水,潤著呢。”

傍晚,夕陽把暗河的水面染成金紅色。楊永革站在玻璃觀景臺,看男孩團隊的設備在采集最后一縷光,屏幕上的光斑和紅繩的影子疊在一起,像條發光的魚。棧道上,少女帶著孩子們收紅繩,把白天系的結都解下來,放進個木盒里,說“要讓暗河的水泡泡,明年再系新的”。劉師傅的木工房還亮著燈,他大概又在給那塊朽木上漆,紅繩在燈光下閃,像條在木頭上游走的血線。

“你說,這紅繩會不會有一天不夠用?”楊永革問身邊的劉師傅,他的頭發已經全白了,卻依舊每天往木工房跑。

劉師傅從懷里掏出個小布包,里面是團紅繩線,是他攢了一輩子的,從粗麻到絲線,什么材質都有。“夠用,”他把線團往楊永革手里塞,“舊繩能拆了重搓,新線能接著往下織,就像這暗河的水,從來沒斷過。”布包的角落,繡著個小小的魚形,是王寡婦年輕時繡的,針腳已經磨平,卻依舊能看出魚嘴里叼著紅繩。

夜里,楊永革做了個很長的夢,夢見自己變成了段紅繩,被趙木匠纏在刻刀上,被劉師傅系在木坯上,被少女綁在拓紙上,被孩子們纏在樹苗上。他看見紅繩在時光里織成張巨大的網,網住了泉眼的水、老銀杏的葉、水庫的魚、還有每個人的笑,像個永遠不會破的家。網的中心,石碑上的魚正往網外游,紅繩卻牽著它,不讓它走,說“這里才是你的根”。

醒來時,窗外的月光正落在新石碑上,紅繩的影子在地上織成個小小的網,網住了片飄落的銀杏葉。遠處的暗河傳來“嘩啦”聲,像魚在躍出水面,又像紅繩在水里打結。楊永革摸出劉師傅給的線團,抽出根紅繩,往窗欞上系,繩頭打了個“水脈結”,像給時光系了個扣。

他知道,這紅繩網會永遠織下去——趙木匠的刻刀、劉師傅的刨子、少女的拓紙、孩子們的樹苗,都是網的線;暗河的水、水庫的波、老銀杏的風、稻田的浪,都是網的結。而所謂時光,不過是這張網在歲月里慢慢收緊,把所有的念想都裹在里面,像顆飽滿的銀杏果,在年輪里發著光,等著來年,長出新的紅繩,新的希望,新的、永遠不會結束的鯉魚壩的故事。

美麗雅閣210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泾阳县| 五华县| 勐海县| 华池县| 德兴市| 石楼县| 南投市| 诸暨市| 南皮县| 永州市| 古浪县| 安化县| 嘉兴市| 墨竹工卡县| 平乐县| 邯郸市| 普格县| 廊坊市| 镇赉县| 西充县| 灵台县| 且末县| 锦州市| 什邡市| 津南区| 河津市| 横峰县| 萝北县| 香河县| 苏州市| 五大连池市| 长宁县| 毕节市| 门头沟区| 长兴县| 平利县| 岫岩| 基隆市| 沽源县| 顺义区| 钟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