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楊永革的鄉村樂園夢

第40章紅繩串起的光陰譜

第四十章:紅繩串起的光陰譜

天還沒亮透,老周已經踩著露水鉆進稻田。稻草人肩上的紅繩被夜風吹得松了,他掏出別在腰上的木梭——那是趙木匠生前做的,梭子頭刻著條小魚,尾端纏著圈舊紅繩——手指勾著繩頭繞了三圈,打了個“鎖風結”?!白騼阂估镲L大,你可得把話看好了,”他對著稻草人嘟囔,指尖摸到繩結上的包漿,像摸到了十年前趙木匠遞給他梭子時的溫度,“當年趙大哥說,紅繩結得帶點勁兒,風才偷不走話。”

稻草人懷里的“話衣”又厚了些。有片銀杏葉上寫著“稻花該開了,記得喊我來看看”,是鎮上中學的老師留的,紅繩系得松松垮垮,葉尖快垂到泥里;還有張藍印花布,上面是城里孩子畫的稻草人,旁邊歪歪扭扭寫著“我給你畫了件新衣服”,紅繩在布角打了個蝴蝶結,被露水浸得沉甸甸的。老周把布往稻草人肩上提了提,忽然發現布背面還粘著片稻葉,葉尖纏著根更細的紅繩——那是去年的稻葉,繩結已經快磨沒了,卻還牢牢粘在布上,像舍不得走。

“這繩比人念舊?!彼紫聛?,從褲兜里摸出個鐵皮盒,里面是攢了半年的“稻話”:有記錄雨水的小竹片,有標記稻穗高度的紅繩段,還有片被蟲咬過的葉子,上面用炭筆寫著“今天捉了三只稻苞蟲”。他挑出最長的一段紅繩,把竹片、繩段、葉子串成串,系在稻草人背后的竹桿上,“讓它們湊在一起說說話,省得孤單。”風過時,串起來的“稻話”叮叮當當響,像誰在數著田里的光陰。

少年糕師的鋪子剛掀開竹簾,就撞見李老五的兒子抱著個瓦罐沖進來。瓦罐口纏著三圈紅繩,繩結上還掛著片濕淋淋的藍印花布。“暗河漲水,從筏子底下摸出來的!”小伙子把瓦罐往柜臺上一放,紅繩在罐口松了松,滾出張泛黃的紙——是張二十年前的“河話”拓片,上面寫著“等河水落了,就去鎮上買臺打谷機”,字跡被水泡得發皺,邊緣卻用紅繩仔細裱過,像件小心收著的寶貝。

“這是王寡婦的男人寫的!”少年認出拓片角落的小記號——一個歪歪扭扭的“糕”字,當年王寡婦的男人總來鋪子里買糕,說要給在縣城讀書的兒子帶,每次都在話簽上畫個“糕”。他趕緊從柜臺下翻出“話種盒”,里面有片王寡婦臨終前留的銀杏葉,寫著“他總說打谷機省力,可我還是愛聽他揮鐮刀的哼唧聲”,紅繩纏得密密的,幾乎把葉子包了起來。少年用新紅繩把拓片和銀杏葉系在一起,繩結特意打了王寡婦最愛的“糖纏結”——當年她教他做桂花糕時,總說“糖要纏在糕里才甜,話要纏在繩里才暖”。

木盒合上時,里面的“話種”又多了份牽掛。少年忽然想起太奶奶的話:“話這東西,就像糕里的糖,放得越久,甜味越鉆骨頭?!彼欣锶隽税研率盏墓鸹?,看花瓣落在紅繩上,像給舊時光蓋了層新被子。

木工房的梁上,新掛了串“話橋”木牌。劉師傅踩著高凳,把學徒們刻好的半塊橋牌系上去,紅繩從梁上垂下來,風一吹,木牌撞在一起,發出“篤篤”的響,像有人在敲門。“東邊的橋牌給鎮小學,西邊的給養老院,”他指著木牌上的凹槽,“孩子們把想說的話刻在牌上,紅繩一接,話就能從學校跑到養老院——張奶奶看不見字,可摸著手感就知道是孩子寫的,這比讀報紙實在?!?/p>

一個穿校服的小姑娘舉著半塊橋牌跑進來,牌上刻著“李爺爺,您教我的棋譜我記著呢”,凹槽里已經嵌好了紅繩頭?!皠敔?,這繩能讓李爺爺摸出‘馬走日’嗎?”她踮著腳,看劉師傅把另一塊刻著“丫頭,爺爺等著再輸你一盤”的橋牌嵌上去,紅繩“咔嗒”一聲卡進槽里,嚴絲合縫?!澳憧?,”劉師傅讓小姑娘摸接縫處,“紅繩在里面咬著呢,別說‘馬走日’,就是‘將’和‘帥’碰著了,它都能記下來?!?/p>

火塘邊的話盒堆成了小山。有個盒子特別舊,紅繩磨得快露出麻芯,是趙木匠當年用的。劉師傅對著盒子說話時,總愛把耳朵貼在盒壁上,聽紅繩過濾后的聲音——悶悶的,帶著木頭的香,像趙木匠還坐在對面抽著旱煙?!澳阃降艽髣ⅲF在能把‘鎮河魚’刻得跟活的似的了,”他對著盒口說,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盒蓋的“封話結”,“就是性子急,得讓紅繩多磨磨他的棱角?!?/p>

學徒們在旁邊做新話盒,銀杏木的碎屑堆里,混著些剪短的紅繩頭?!皫煾?,這些繩頭扔了嗎?”一個年輕學徒撿起根纏著銀杏葉的繩頭,葉子上寫著“想學著做話盒”。劉師傅搖搖頭,把繩頭扔進火塘邊的陶罐:“這是‘話引子’,等攢多了,編個‘話墊’鋪在石桌上,以后誰來聊天,一坐就能接上話?!彼钢展蘩锏睦K頭,“你看這根,是三年前那個說要學做木工的城里娃留的,現在他每個月都寄話來,說紅繩在他工具箱里纏著呢?!?/p>

數字年輪館的“紅繩話匣”前,男孩正給一臺舊收音機換紅繩。這臺收音機是1983年村里的第一臺,當年全村人擠在曬谷場聽評書,趙木匠用紅繩把它綁在竹竿上,說“這樣聲音能順著繩跑遍壩子”。現在男孩把舊紅繩拆下來,換上新搓的麻紅繩,繩頭特意留得長些,垂到地上,和展館的紅繩地墊連在一起?!斑@樣老收音機的話,就能順著繩跑到游客腳底下,”他調試著按鈕,“你聽,剛才有個老奶奶說‘這聲音跟當年一樣,能把人聽餓了’,系統立刻匹配出1985年王寡婦說的‘評書開始了,快回家吃飯’,繩結都是‘留飯結’,你說神不神?”

屏幕上的聲波圖又疊了新的。有個在外打工的年輕人對著麥克風說“媽,今年中秋我回去”,系統跳出2012年他爹說的“娃,中秋的月餅給你留著”,兩道聲波在屏幕上擰成一股,像紅繩打了個死結。年輕人盯著屏幕看了半天,忽然掏出手機對著繩結拍照:“我要把這結發給我媽,說這是咱爺倆的話擰在一起了?!?/p>

展館角落的“話鈴”又響了。有個果殼里的紅繩斷了,露出里面的紙條:“想看看當年的曬谷場”。男孩趕緊找了根和舊繩紋路相似的紅繩接上,結打得和原來的一模一樣?!斑@是張大爺留的,他遷去城里三十年了,總說記不清曬谷場的樣子,”男孩把修好的話鈴掛回木架,“劉師傅說,紅繩斷了不能扔,得接上,就像日子斷了念想,得續上。”

誓約碑后的銀杏樹上,少女在給“話燈籠”換油紙。有個燈籠的紅繩被鳥啄了個小口,她解下來時,發現里面的銀杏葉上寫著“等孫子考上大學,就來系根新繩”,字跡已經快看不清了,卻在葉梗處留著個小小的繩環——是特意給新紅繩留的位置?!斑@是陳爺爺五年前留的,”少女摸著繩環,忽然想起上個月陳爺爺的孫子來掛燈籠,說“爺爺走了,我替他來系繩”,紅繩系得又緊又穩,“你看,話沒說完,總會有人來續,紅繩沒斷,念想就還在?!?/p>

碑前的石桌上,楊永革鋪開了張新地圖。地圖上用紅繩標著從鯉魚壩延伸出去的線,有的到了縣城,有的到了省城,最遠的一根繞到了地圖外,繩頭系著張機票?!斑@些都是出去的村民寄回來的‘話坐標’,”他指著省城的那個紅點,“王寡婦的孫子在那開了家‘紅繩糕鋪’,說每個糕里都纏著從老家帶去的紅繩,顧客說吃到繩結時,就像聽見有人在說‘慢點吃’?!?/p>

劉師傅蹲在旁邊,用紅繩在地圖上擺著圖案。他先擺了個“家”字,又在旁邊擺了個“根”字,最后用一根長紅繩把兩個字串起來,繩結打在“家”字的最后一筆,像個沉甸甸的句號?!摆w大哥當年刻鎮河魚,總說魚游再遠,也得記得回壩子產卵,”他拽了拽紅繩,“人也一樣,走再遠,紅繩牽著根,就不會迷路?!?/p>

暗河的夜筏上,李老五的兒子正給游客講“河話”的規矩?!凹t繩系在左邊欄桿,是說給過去的人聽;系在右邊,是說給將來的人聽;系在中間,就是說給現在的自己聽,”他指著筏尾的瓦罐,“這里面的話,每年清明都會撈上來,曬在銀杏樹下,讓太陽把水曬干,話就成了‘干貨’,能存更久?!?/p>

一個穿漢服的姑娘把寫好的話系在中間欄桿上,紅繩打了個“同心結”?!斑@是給十年后的自己,”她摸著繩結,“希望那時還能來這兒,看看這根繩還在不在。”小伙子笑著指欄桿內側:“你看這些小刻痕,都是以前的人做的記號,說‘紅繩不在了,刻痕還記著’?!惫媚餃惤豢矗挥袀€小小的“2018”,旁邊刻著朵桂花,像在等著誰回來認。

筏子漂過暗河的轉彎處,水面上忽然漂來片藍印花布。小伙子用竹竿撈起來,看見上面寫著“爸,我找到當年你給我系的定情繩了”,紅繩已經泡得發脹,卻還牢牢系著塊小木頭——是塊刻著魚的木牌,和趙木匠做的木梭上的魚一模一樣?!斑@是李奶奶的兒媳婦,”他把布疊好放進瓦罐,“李奶奶說當年李爺爺就是用這木牌系的紅繩,現在木牌回來了,話也跟著回來了?!?/p>

夜里的木工房,火塘燒得正旺。學徒們圍坐著,手里都拿著根紅繩,跟著劉師傅學打“光陰結”?!斑@結得擰七圈,代表七年,再繞三圈,代表三年,合起來是十年,”劉師傅的手指在紅繩間穿梭,“趙大哥教我時說,十年一個結,日子才能打得牢?!?/p>

一個年輕學徒的繩總打結,急得直冒汗。劉師傅把自己的繩遞過去:“你看這繩上的毛邊,都是當年磨的,結打錯了不怕,解開重打就是,就像日子過岔了,拐回來接著過?!彼钢鹛吝叺脑捄?,“那個盒是我學徒時做的,歪歪扭扭,可趙大哥說‘歪了才像家,誰家日子沒點歪歪扭扭?’現在我還總對著它說話,話進去了,就不覺得它歪了?!?/p>

少年糕師的鋪子關門前,來了個拄拐杖的老人。老人從布包里掏出個鐵皮盒,里面是根纏著油紙的紅繩,繩頭系著塊干硬的桂花糕。“這是五十年前,王寡婦給我系在書包上的,”老人的手抖得厲害,“她說‘帶著繩,就像帶著家’,我走了大半個中國,繩一直纏著,糕舍不得吃,現在想讓它回壩子?!?/p>

少年把紅繩解下來,纏在“話種盒”最里面,又切了塊新做的桂花糕,放在老人手里。“太奶奶說,舊糕回了家,新糕就得帶著舊味,”他看著老人咬了口新糕,眼眶紅了,“您看,這新糕里也纏著紅繩,跟您帶回來的繩是一個打法。”老人摸了摸糕里的繩結,忽然笑了,說這味道跟五十年前的一模一樣,就是紅繩更軟了,像被日子泡軟的念想。

夜深時,鯉魚壩的紅繩還在忙活。稻田里的“稻話”串在風里唱,木工房的話盒在火塘邊哼,暗河的瓦罐在水里沉,銀杏樹上的燈籠在月下晃。它們系著的話,有的剛說出口,帶著熱乎氣;有的說了幾十年,帶著陳酒香;有的還沒說,只在紅繩里藏著,像顆等著發芽的種子。

少女在家族群里發了段視頻:月光下,誓約碑前的紅繩坐墊上,幾個孩子用紅繩拼出了條魚,魚嘴里叼著根紅繩,繩頭系著片銀杏葉,葉上寫著“我們都在”。配文是:“劉師傅說,紅繩系的不是話,是人心,人心串在一起,就成了光陰譜,怎么唱,都是家的調?!?/p>

楊永革回復時,正坐在石桌上的“話墊”上。墊子里的紅繩頭硌著屁股,像無數只手在輕輕拽他,提醒他日子還長,話還很多。他看著遠處暗河上的燈火,聽著木工房傳來的刨木聲,忽然明白鯉魚壩的紅繩從來不是繩子,是無數雙牽著的手,是無數顆連著的心,是把零散的日子串起來的線,是讓走遠的人記得回頭的念想。

這些紅繩系著的家常話,在歲月里熬成了湯,燉成了粥,釀成了酒,最后變成了鯉魚壩的骨血。它不在博物館的展柜里,不在華麗的辭藻里,就在稻草人肩上的繩結里,在話盒的悶響里,在每個說“來了”“等著”“記得”的人嘴里。

就像今夜的月光,順著紅繩淌進每個角落,把所有的話都浸得軟軟的,暖暖的,像劉師傅說的:“日子就是根紅繩,你往里面纏點話,我往里面繞點念想,纏纏繞繞,就成了一輩子,成了一個家?!?/p>

美麗雅閣210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秦皇岛市| 焦作市| 锡林郭勒盟| 姜堰市| 荔浦县| 南通市| 义乌市| 舞钢市| 新化县| 正阳县| 苏尼特右旗| 西和县| 康保县| 台北市| 家居| 海原县| 西乡县| 来凤县| 松江区| 南华县| 赫章县| 仲巴县| 通化县| 茂名市| 措美县| 南陵县| 莱西市| 郯城县| 桂东县| 福泉市| 平南县| 南乐县| 民县| 五河县| 平泉县| 于田县| 尤溪县| 永吉县| 富民县| 定陶县| 曲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