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有余,臨近年關,趙愈明的洞府內仍是一番春意盎然,花開正好。
李夏似有所明悟,將裝有朝露的玉瓶交給趙愈明后,就自個出了洞府,在一塊石板上盤腿坐下。
這三月來,李夏每逢晴日都會來此處吐納,感受初升太陽之靈氣。
雙手捏訣,調整呼吸,深吸淺出,如此循環反復,摒棄雜念,全身心地感受周遭的空氣。
天空掙脫了黑暗的束縛,被初升的太陽染成暖黃色。
朝陽的照射下,李夏只覺心中更加平靜無波,雙眼緊閉,他聽見了風的呼吸聲。
懷中的金烏玉佩比往常更燙,李夏緩緩睜開了雙眼,他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周邊的靈氣,仿佛散發著陣陣赤紅光芒。
李夏從懷中取出玉瓶,倒出一顆圓滾滾的凝氣丹,一口服下,丹藥隨著津液進入腹中,化作靈氣沖擊竅穴。
欲一鼓作氣,李夏又吞了兩顆凝氣丹,藥力逐漸生效,激得丹田的一陣刺痛,只能咬牙堅持。
周遭的火靈氣如潮涌般進入他的身體,沖刷著他的經脈,李夏引導火靈氣繼續沖擊竅穴。
循環往復一圈,一個小氣旋終于在他的丹田上懸浮,引氣入體終成,突破至煉氣一層,正式步入了修行一途。
喜悅感油然而生,李夏站了起來,不自禁地張開雙手,笑出了聲。
忽而,耳邊傳來了鼓掌聲,李夏回頭一看,趙愈明坐在樹枝上,目睹了全程。
見趙愈明指了指自己,又捏了捏鼻子。李夏用手擦了擦臉,這才發現自己身上一身泥污,這是凡人引氣入體,洗經伐髓所排出的雜質。
一股惡臭味撲面而來,低下頭來,心中的喜悅被羞澀抹去。
顧不得其他,李夏快步跑進了洞府,輕快的身體令他不禁暗嘆。
早晨的山泉水很是冷冽,就算李夏每日午后練劍,鍛煉體魄,也得不免被冷得打哆嗦。
抵著寒冷,李夏一絲不茍的將各處抹上皂角,清洗一遍,再擦拭干凈,以確保身上沒有雜質殘留,也沒有雜質所帶來的惡臭味。
擦干身體,一頭長發還是有些濕潤,李夏靈光一現,運轉丹田內的靈力集聚于頭部。
不出所料,一頭濕發瞬間就靈力蒸干了,用手指摩挲,發現發絲較之前還更加柔順。
對著銅鏡,李夏以絡子束發,形似馬尾。
李夏看著銅鏡中的自己,摸了摸臉,發覺自己的皮膚更加細膩,眼睛愈發有神,所以說修仙者大多較凡人好看幾分。
出了房間,李夏就看見趙愈明坐在灰瓦棚下,他也走過去坐了下來。
趙愈明用手托著下巴,探究的目光直射李夏。
“怪哉,怪哉,尋常五靈根兩年內能引氣入體就不錯了,少部分人終其一生也不能引氣入體”。
“你這小子過了四個月就步入煉氣一層,堪比雙靈根,好生奇怪”,趙愈明帶著疑惑的語氣,還不忘捏了李夏一把。
李夏也不清楚具體,但他在更換弟子服的時候,發現懷中的金烏玉佩裂了一道縫隙,里面竟然逸散出淡薄的靈氣。
引氣入體時,他就真切地感受到懷中的滾燙,將玉佩遞給趙愈明,李夏同他講了自己的懷疑。
趙愈明拿起玉佩,發現縫隙處果然在逸散靈氣,此前他也只是覺得這是一塊普通的玉佩。
許是其上的封印術太過高深莫測,靈物被遮掩得嚴嚴實實,自己只是煉氣后期,眼力有限。
趙愈明將玉佩還了回去,并說出自己的猜測,李夏點了點頭。
“玉佩的事情不能暴露”,二人迅速達成共識。
趙愈明遞出一個吊墜,“吊墜上面刻畫著收斂氣息的陣法,非筑基期不能看穿,送給你了”。
“多謝趙師叔”,李夏將吊墜戴在脖上,向其中渡入靈氣,渾身虛浮的氣息被遮掩,如同還是凡人一般。
午后,李夏像往常一樣走到了后山,三個多月來,他一直在此習劍。
他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來熟悉使劍的基礎招式,又花了兩個月的時間來模仿紅葉劍經里描畫的招式,紅葉是他取的名字。
李夏已經可以連貫地使出紅葉劍經的前三式,不過第四式始終未能練成。
今日步入煉氣一層,他想運用靈力來嘗試一番。
丹田內一絲靈力注入桃木劍,身體隨劍而起,李夏感受到紅葉劍經的前三式變得更加流暢,威力更甚。
借此,李夏開始練習第四式,動作愈發流暢,劍法凌厲逼人。
木劍攻向石壁,引動的靈氣竟砍出了一道劍痕,引得碎石滾落下來,掉至寒潭里。
“看來猜測的不錯,紅葉劍經的前三式是凡人劍法,后面三式應是煉氣期劍法”,李夏如是想。
習劍一事任重而道遠。
除夕夜,趙愈明領著李夏到了李連云的洞府,李夏手中提著一壇酒和一盒糕點。
去年仲秋,趙愈明采下金銀桂花,配合其他草藥釀成此酒,桂花釀,香醇回甘,不易醉人。
先前趙愈明指揮李夏,在院子內的桂花樹下挖出一壇,趙愈明去年攏共釀造了三壇,取一壇暢飲即可。
扯去厚布,趙愈明揭開封壇的蓋甌,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氣就飄然而出,趕緊又將蓋子蓋回。
李夏此前還未到過李連云的洞府,今日跟著趙愈明才得以見到。
李連云的洞府外在與趙愈明的并無二致,前院卻是稀疏地栽著幾棵李子樹,不似那般春意盎然。
也有一小池,池水清澈,夜光石下,還可以瞧見幾只小魚在嬉戲打鬧。
池邊水榭,李連云早已坐在桌邊,兩名女弟子站在他的身后,桌上擺著一提圓形食盒。
二女名叫胡思雨與姜雨柔,皆是煉氣三層,胡思雨更是即將突破,不出意外,明年就可升為外門弟子了。
趙愈明入座,李夏將帶來的桂花釀與糕點擺在桌上。
胡思雨二女則打開食盒,一碟碟好菜擺上桌來,接著,胡思雨又沏了一杯清茶給趙愈明。
奇怪,趙愈明身后的李夏總感覺有人在暗中窺探自己,冷汗不禁流出。
“師兄,李夏已成功引氣入體”,趙愈明傳聲道,他顯然是察覺了。
窺探的感覺這才消失,李夏氣息通順了許多,心中不免有些郁悶。
李連云揮了揮手,“你們三人去后院吧,我且與師弟聊聊家?!薄?/p>
話罷,胡思雨二女就領著李夏到了后院,后院的廚房里也留了菜肴,不過得多加一雙碗筷,她們沒想到李夏也跟著過來了。
前院水榭,李連云自顧自地打開桂花釀的蓋甌,他最饞桂花釀,每年除夕夜都得喝上一壇。
往年皆是他獨占,趙愈明并不喝酒,只每年費些功夫,釀造幾壇桂花釀送給師父與他。
給自己倒上一大碗,李連云咕嚕咕嚕就喝光了,滿嘴桂花香,芳醇滋味在口中縈繞不絕。
“師弟,這才不過四個月,李夏這小子怎得就引氣入體了?”,李連云忍不住詢問一番,吊墜自然擋不住他神識的探查。
他可是親自探查過李夏的靈根,望山閣的測靈石輕易不會出錯,真是奇了怪了。
“個人機緣而已,師兄不必多問了,吃菜,吃菜”,趙愈明打了個馬虎眼,不欲繼續探究。
李連云偃旗息鼓,只好作罷,與趙愈明繼續談天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