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邊土地肥沃,自然環境優越,但由于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影響,南邊人口較少,勞動力短缺,文化落后,經濟一直發展不起來。直到六十多年前,南國建立,南國開國皇帝下令改革,頒布一系列措施才讓南邊經濟發展起來,后來的南國皇帝也效仿前人逐漸將南國發展成南邊最強大的國家。
如今的南國皇室只有兩位公主,七位皇子,想必也不會是嫁公主,況且南國立國時間短,跟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的大燕還是有一定差距,在大燕人看來若是娶公主顯得他們對南國俯首稱臣一樣。
姜禮想到如今大燕皇室有六位公主,早些年已經有兩位公主出嫁,還有兩位公主年紀太小,眼下適齡的公主只有排行第三的昭禾公主和第四的平陽公主。姜禮看陛下如今這么著急想為昭禾公主選駙馬怕就是不想昭禾公主去和親,但昭禾公主比平陽公主還年長兩歲若是讓平陽公主和親難免不會被背后議論,所以便想讓昭禾公主先成親,這樣到時候平陽公主和親也是名正言順的。
姜淮看他沉思許久后問他:“你是如何想的,昭禾公主你應該也見過,要是陛下真想讓你做他的女婿怎么辦?”姜禮聽到姜淮的話想到前不久才在明月樓遇到昭禾公主的事,他沒想到自己現在還會和她聯系上,還是婚姻大事。姜禮看著姜父探究的眼神,平靜地回應:“我如何想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公主怎么想?”,“也對,要是公主看上你,一道圣旨的事,還容不得我們拒絕”,姜父知道自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要你娶,你就算不愿意也要娶。
“好了,時候不早了,去休息吧。”姜淮讓姜禮回房去休息了,自己也準備歇息了。姜禮走在回屋的小路上,月光灑在青石板鋪成的路上,天上的星星散發出微弱的光芒。
……
翌日一早姬商便進宮了,來到坤寧宮看到正在院子里喝茶的皇后直接快步跑了過去,皇后看著朝自己跑來的人,心里感慨她的女兒都已經這么大了。姬商在皇后身邊坐下,看著正朝自己笑的皇后也跟著笑了笑,皇后看她這副樣子摸了摸她的頭說:“你呀,跑這么快干嘛,小心跌倒了”姬商撲進皇后懷里小聲解釋:“這不是想母后了嗎?”“想我?昨日派人去叫你,你還不在,跑哪去玩兒了?”皇后毫不留情的戳穿她。
姬商離開了皇后的懷抱重新坐好,手指輕輕敲了一下眼前的茶杯,抱怨了句:“還不是您們二老要給我選什么駙馬,我覺得我現在挺好的,要不過幾年在說這件事唄。”皇后看到對選駙馬這事一臉不情愿的姬商,內心無奈,要不是害怕到時候姬商有可能會去和親,她何嘗不想多留幾年姬商,她不想告訴姬商原因,要是姬商知道為什么之后,肯定更不愿意了,畢竟姬商嫁人之后就只有平陽了,姬商和平陽關系好,不會讓平陽遠嫁他國,自己的女兒是個什么樣的人她這個做母親的最了解。她不過一介凡人,不希望自己的女兒受一點兒苦,所以她想自私一回。
“你今年已經十七了,你大皇姐像你這么大的時候孩子都有了,在過幾年這寧安城中的好兒郎都是別人家的呢?”皇后溫柔的聲音響起,姬商頓時覺得有些不對,明明皇后從前還說大皇姐嫁人嫁的早,都好久沒來宮中看過了,如今拿大皇姐的事勸她成親,有點奇怪。于是她便問皇后:“母后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瞞著我?”皇后聽這話,心跳了一下,面上不顯,她知道她的女兒聰慧,絕對不能再露出馬腳。“母后什么時候瞞過你,到是你小時候經常瞞著母后去這里玩,去那里玩的。”提及小時候的事,姬商自知理虧,規規矩矩的坐好,不再說話。
皇后看她這端正的模樣,好笑道:“好啦,母后沒有怪罪你的意思,只是母后現在老了,只盼著你和言兒好好的,你早日成家,身邊有個伴,母后也就放心了”,姬言當今太子,姬商的胞弟。姬商看著皇后鬢角的幾縷白發,忍不住道:“母后不老,我和言兒會好好的,您和父皇也會長命百歲。”皇后看著面前亭亭玉玉的女孩,覺得時間真是快啊。皇后想起今日叫姬商來的要事便跟姬商說:“不說這些了,這些日子我和你父皇都看過,了解了一下寧安城的世家公子,我和你父皇都覺得這姜家公子不錯,長得儀表堂堂,還年輕有為,這個年紀已經作到了大理寺少卿一職,母后派人查過這姜少卿為人不錯,潔身自好,沒啥風流債。”姬商聽到皇后的話,想了想自己跟姜禮都沒打過幾次照面。最近一次還是因為去明月樓玩被人家遇到了,跟他還沒他旁邊的晏辭熟,好歹和晏辭講過幾句話,眼下再聽到竟是關于婚姻大事。
……
金鑾殿中,朝臣挨個向坐在龍椅上的孝淳帝稟告。
兵部尚書馮聞將南邊的局勢娓娓道來:“眼下武德將軍已經到大燕達與南國的分界想青州,一旦南國想要開戰,將軍便會率大軍與之抗衡。”這算是個好消息,大軍已抵達青州,不用擔心南國突然襲擊。
待馮聞說完,因風寒告假多日的戶部尚書周韞上前道:“今年冬天太冷,百姓收成也不好,如今已有多地出現大量流民,因南境戰事,國庫空虛沒有多余的銀子安置這些流民。臣肯請陛下下令讓文武百官捐出自己的一點俸祿,以此來度過難關。”他蒼老的聲音響起,整個大殿寂靜無聲。
禮部尚書李遠第一個上前說道:“周韞,就算我們捐出自己的俸祿,那么多州縣,那么多流民,我們也不能完全解決。陛下體諒你,年老祖宗定下來的冬獵都取消了。你們戶部的銀子去哪了,是沒有還是被私吞了?”,此話一出,所有人都看向了周韞,周韞沒在意眾人的眼光,只是撩起官袍跪下朝高坐的孝淳帝道:“陛下明鑒,臣認為眼下能安置一部分是一部分。”
孝淳帝不過四十幾歲,眼里卻飽含歲月滄桑。他抬眼朝跪在大殿的周韞看去,想起他還是皇子時周韞就跟在他身邊,那都是多少年的事了。他看到這些站著的人,老的已沒多少,年輕的后輩也已在這朝堂上展現出他們的鋒芒,他到底是老了啊。
朝中眾人都待著他的決策,他緩緩說道:“朕相信周愛卿,先按他說的做,今日議得差不多了,姜少卿留下,其他人散了吧。”“是”,眾人退下了。
晏辭走在宮道上想為什么陛下要把姜禮留下,不會是因為他告假多日讓陛下不滿了,準備敲打敲打他。
……
御書房內,孝淳帝看著眼前站得筆直的姜禮,心道這姜家公子確實不錯。他看向姜禮說道:“你可知朕叫你來做什么?”
姜禮知道孝淳帝叫他來肯定是因為昭禾公主的事,孝淳帝也肯定知道姜淮已將此事告訴了他,于是直接道:“陛下叫臣來可是因為昭禾公主的婚事?”,孝淳帝見他如此直接,也不跟他拐彎抹角了:“不錯,你覺得朕的昭禾怎么樣?”姜禮愣了一下說道:“臣不敢妄論公主”,孝淳帝擺了擺手:“但說無妨”
姜禮也不再猶豫,直接說道:“公主聰慧靈敏,溫婉嫻靜。”孝淳帝聽他這話笑了起來,過了會兒對姜禮說道:“看來你對昭禾印象不錯,朕瞧你二人挺般配。”
姜禮直接撩袍跪下,看著孝淳帝認真道:“臣不敢高攀公主,此事還需與公主仔細商議。”
孝淳帝讓姜禮趕緊起來,他和藹的目光看向他并說道:“你不必妄自菲薄,朕看你挺好,朕下來會與昭禾商量,你先退下吧。”姜禮得了令,便離開了書房。
孝淳帝獨自坐著,他不想昭禾去和親,但他知道一旦昭禾發現了他們現在為她選駙馬的原因,肯定為了大局去和親,所以在他步的局里一直有昭禾和親這一步。
只是可惜了
他這個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