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阿梅家竟然來人啦,竟是阿梅日記中提到的表姐小蜜。小蜜原本是到南方進“廣貨”,聽到噩耗便轉道來到三葉市。
“小蜜”是20世紀90年代BJ新流行語,是“情婦”的代名詞,也指與上司有曖昧關系的辦公室女秘書。小蜜曾因這個名字被不少同學、朋友取笑,為此苦惱不已。后來她知道爸爸媽媽給她取名的由來,便不再嫌棄這個名字,面對別人的取笑,她總是甜蜜蜜地一笑。她認為別的“小蜜”靠兩性曖昧關系提升地位或掙錢,而自己發誓永遠不做這種出賣肉體和尊嚴的交易,畢竟身正不怕影子斜嘛。
小蜜掙錢還真有一套,不到三年就成了20世紀90年代的十萬元戶。有人問小蜜有何掙錢秘訣,小蜜總是笑而不答,要是對方是好朋友,她可能會講一個小故事。
1995年秋,小蜜從商校中專畢業后,看到下海經商的人紛紛發家致富,便放棄原本應聘的國有商業企業工作,到金蘋果服裝市場租一個門面,開起了“甜蜜蜜服裝行”。
頭兩個月,服裝行并沒有賣出多少服裝,所掙的錢遠遠不夠交房租水電。這天中午,小蜜望著金蘋果服裝市場下發的催款通知單,長吁一下,又短嘆一聲。
此時,門口“歡迎光臨”的電鈴聲響起,一個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士走了進來。他掃視一圈室內左右那一排排掛著的男裝和女裝,目光停留在收銀臺附近的玻璃櫥柜內。這時,小蜜堆滿笑容地迎上去。
男士頭也不抬,只是抬起右手,用食指朝小蜜一劃,再劃出一個拋物線,指向櫥柜里的一件黑色棉布襯衣:“可以給我看一下嗎?”這是一件從廣州進的斷碼衣服,42碼,只有體型較胖的人才能穿,平常一直壓在柜底。小蜜快步上前,雙手從透明自封包裝袋里取出襯衣,恭敬地遞給男士。男士接過襯衣,左摸摸右摸摸,似乎很滿意,張口便問:“一百幾?我要了!”可能他把壓在下面的價格標簽“14”看成了“140”。翻十倍啦,小蜜傻眼了。
此時,“14”的價格標簽還露出大半截,男士已經遞過來150元,丟下一句“不用找,也不用包裝”就揚長而去。這件衣服進價14元,原來標價24元,因型號特殊無人問津,小蜜本打算按進價銷售,修改價格后也一直沒人買,沒想到今天竟以天價(相當于當時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基本工資)賣出去了!
小蜜雖然吃驚,但大腦卻飛速運轉起來。她想起在《商品學》里老師講過如何確定商品的目標消費群,心中不禁思索,是不是自己之前定位為“物廉價美,薄利多銷,面向中低層收入消費者”的策略有問題呢?如果每天只賣一件這樣的衣服,一個月的開支就綽綽有余啦,這比薄利多銷的利潤要高得多啊。可是,這明顯是暴利,不符合物價管理規定呀,小蜜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
小蜜留了個心眼,決定去了解一下其他店鋪的情況。她到其他自夸掙錢多的店面轉了幾圈,還悄悄地尾隨他們進過幾次貨。在觀察的過程中,她發現一個驚人的現象:同樣的商品,張三、李四、王五、趙六等店主,居然都是低進高出、獲取暴利。他們把進價很低的商品,以數倍甚至數十倍的價格出售,而那些主動按物價局定價文件銷售的店主,卻只能掙點小錢,生意冷冷清清。小蜜看著這一切,心中充滿了困惑與掙扎。
不管怎樣,掙錢才是關鍵。小蜜想起自己的身世,她是1980年夏天被親生父母遺棄的,當時她不到四歲。那是一個炎熱的夏日,一對陌生夫婦抱著她,神情焦急而又無奈地來到養父母家中,說自己養不活這個孩子,求養父母收養。話沒說完,他們就匆匆離開,只塞給養父母一張寫著她生日的紙條。養父母看著這個可憐的孩子,心中充滿憐愛,他們把她視如己出,還采取節育措施不再生育。他們含辛茹苦地把她拉扯大,供她上學,給她關愛與溫暖。小蜜看著養父母日漸蒼老的面容,心中暗暗發誓,自己一定要努力掙錢,讓父母享享清福,不能因為交不起房租水電讓他們跟著著急上火。
“鐘蜜”,生活有她就有甜蜜,養父母的愛永遠深深地駐在她心底。這個社會把“蜜”這么美好的一個名詞給異化了,太荒唐可笑!小蜜對這種社會現象不滿而無奈,但她更清楚,自己不能被這些外界的因素所左右,她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改變生活。
如今市場放開,自由競爭,明碼標價本就是愿打愿挨的事。小蜜心想,只要自己不得罪顧客,沒有顧客投訴,誰來管你呢?法律老師不是說過“法不責眾”嗎?如今的致富者大多都是這么干的。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小蜜終于下定決心。她決定從調整價格入手,重新確定消費對象。
她把店內手感最好、做工最精致的棉質及真絲衣服挑出來,擺在靠近收銀臺的前兩排,把原來標簽上的兩位數價格直接改成三位數,前面都加個“1”;其他化纖類衣服和做工較差的棉質衣服則縱向擺在靠近出口處,仍維持原來的兩位數價格。就這樣,“甜蜜蜜服裝行”一下子變成了高檔商品和中低檔商品共存的小店。
小蜜的小店調整營銷策略后,生意越來越紅火。那些追求品質和時尚的顧客,被店內高檔精致的服裝所吸引,紛紛慷慨解囊;而那些注重實惠和性價比的顧客,也能在店內找到適合自己的中低檔商品。除了服裝,小蜜還敏銳地捕捉到市場的需求,配上了幾款中高檔配飾和香水,如同畫龍點睛之筆,為顧客的穿搭增添魅力。
兩年后,小蜜迎來人生中的又一個重要時刻。她趕上男朋友單位房改最后一撥房子出售,這對于他們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遇。他們立即把結婚證辦下,憑此申請買下一套福利房。雖然當時的房子便宜,但一般工人根本掏不出這個兩萬多到四萬多的款項。不少工人不得不把原來免費居住的、寬敞的房子交出來,再住到一個房間幾個床位的集體宿舍去,生活條件一下子變得艱苦起來。而小蜜和男朋友卻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溫馨小窩。
小蜜的爸爸媽媽也從郊區搬到市內,一方面可以幫小蜜間或照看服裝店,讓小蜜能夠有更多的精力去經營生意;另一方面隨時準備迎接新生命的到來,一家人充滿對未來的期待。他們想象著未來家里會充滿孩子的歡聲笑語,心中滿是幸福。小蜜新聘請的女營業員擁有跟她一樣甜美的笑容,那笑容如同店里的招牌,吸引著往來顧客。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生意有增無減,“甜蜜蜜服裝行”的名氣越來越大。
“原來小蜜掙錢的秘決,就是——掙有錢人的錢!”從阿梅的日記中,可以看出這位表姐既勤勞又智慧,令阿梅無比欽佩。然而,此時的小蜜卻有點發呆。阿梅的后事畢竟需要最終料理,她心中充滿悲痛。她將哪樣把阿梅過世的消息告訴那遠在山溝里老弱病殘的姑父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