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先把自己過好,孩子才會更好

第七章·重新出發的勇氣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那天整理柜子,我把一摞舊資料從最里層拖出來。邊角泛黃,上面還有我當年畫的紅線、寫的感嘆號。最底下壓著一張合影——那次年會,我們整隊站在臺下,我舉著話筒笑,燈光把我的臉照得亮亮的。

我愣了幾秒,把照片翻過去。背面是我用圓珠筆寫的一句話:“明年要更好。”那是過去的我,給未來的我下的“軍令狀”。現在看,有點心酸,也有點好笑。

大兒子路過,瞄了一眼,說:“你那時候看起來挺厲害的。”

我問他:“現在呢?”

他想了想,說:“現在更像我媽了。”

我笑出來。原來“厲害”和“像我媽”,不是同一個東西。過去那些沒做到的計劃、那些半途收場的事,不是“失敗的證據”,只是“人生的樣子”。

我把照片放回去,沒扔。不是想一直看著它懷舊,而是提醒自己:我不是要否認那段時間,我只是要承認——我做不到“永遠更好”,我能做到的是“現在夠好”。

承認不完美,心就松一點。心一松,腳就邁得出去。

接受不完美,是重新出發的第一步。

重拾能力的手感

第一次接新的心理咨詢個案,我緊張得像第一次上講臺。來訪者是個三十出頭的年輕媽媽,產后焦慮,夜里常常醒。她坐下時雙手交握,說話聲音很輕。

我給她倒水,心里默念流程:傾聽、澄清、共情、設定目標。

她說到第三分鐘就哭了,我沒急著遞紙,只把紙巾盒往她近處推了推。她看我一眼,慢慢把紙抽出來。我說:“你不用急著好起來,我們先把今晚過過去。”她點點頭,呼吸也穩了一點。

四十五分鐘結束,她站起來對我鞠了一下躬,說:“謝謝你,我今天能睡著了。”

門關上的瞬間,我的肩膀忽然放松,像卸下來一塊石頭。原來我不是“離開舞臺的人”,我只是換了舞臺。

那天回家,我把咨詢過程復盤了一遍,把自己還不熟的地方圈起來。第二個案、第三個案慢慢接上,我開始找回那種“我能搞定”的手感——不是張揚的自信,而是安靜的底氣。

后來我答應去做一次線下分享會,主題是“親子溝通里的三個陷阱”。場地在一間小書店,墻上貼著手繪海報,二十來把椅子,來的人大多是媽媽,也有幾個爸爸。

我沒有放長長的PPT,只有三張簡單的提示卡。開場第一分鐘我還是有點抖,講到第二個例子——“孩子寫作業拖拉,家長越催越亂”,臺下好幾個家長同時點頭。互動環節,有個爸爸舉手說:“原來不是孩子有問題,是我太急。”大家笑。我也笑。那一刻我知道,場子被接住了。

散場后,有個媽媽拉住我:“你講的那句‘先停三秒,再說第一句話’,我今天回去就試。”

我走出書店,晚風吹過來,街角麻辣燙的味道混著桂花香。我忽然覺得,這條路不華麗,但好走。

能力不會消失,它只是需要被喚醒。

試錯的勇氣

我和一個做公益的朋友約在奶茶店。她說想做一場“照顧照顧者”的活動,邀請一線社工、教師、護士來喘口氣,學一點自我情緒管理。

我當場說好。回去路上開始打鼓:預算不多、場地還沒定、報名會不會冷場?

第二天我就開始打電話、問場地、做海報。第一版海報丑得像小學生手抄報,朋友笑到直不起腰。我也笑,然后換。換到第三版,才看著順眼。

報名鏈接發出去的頭兩天,只有五個人填表。我盯著后臺數據,想起以前帶團隊時最怕的詞——“冷”。

我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先湊夠十五個人,哪怕自掏腰包也把這場辦下來。

第三天,突然進了十個報名;第四天,有人轉發,評論里寫:“我也想學怎么不把工作上的疲憊帶回家里。”活動當天,來了二十五個人。

我講“身體的剎車”和“三分鐘呼吸”,做了一個“把情緒放在椅子上”的練習。最后的分享環節,一個護士說:“我每天勸別人多喝水,但我自己一天都喝不夠。”全場笑。她也笑,笑完眼圈紅了。

我們沒有把誰的人生徹底拯救,但我們給他們留了一口氣。

還有一次,一個朋友拉我做一個跨界小項目:和一家小型教育機構合辦家長課。我心里想了三個“萬一”:萬一人少、萬一反響一般、萬一錢虧?但我也問自己一個問題:你想不想試?

我想。

于是就去做。課程第一期一般,第二期好一點,第三期開始有人帶著朋友來。我們在每一次“不完美”里,把下一次做得更順。

試錯不是丟臉,是成長的門票。怕丟臉的人,永遠站在門外。

不怕錯路,才會遇到捷徑。

身邊人的力量

那天晚上,我和一位老朋友在樓下散步。她知道我的起伏,也見過我調整的過程。我們繞著小區走了三圈,從工作聊到孩子,又聊到各自的父母。

她說:“你變了。”

我問:“變哪兒了?”

她說:“以前你像一直跑得很快的人,現在你能停下來聽別人說話了,但你心里還是有火的。”

我笑:“這算夸我吧?”

她點頭:“算。”

婆婆也在悄悄改變。以前她有事會憋著,怕麻煩我。現在會提前告訴我“周四我去看老姐妹,晚上不吃飯”,我就說“好,我給您留一份”。我們開始學著“報備”,不是互相管束,是互相尊重。

有時我晚上外出,她會等我回家才睡。我說不用等,她說:“你在外頭我放心不下。”我回她一個“好的”,加快回家的步子。

很多關系,本質上是“我看到你,你看到我”。

孩子們也在長大。大兒子準備復讀那段時間,我們有過一場長談,我問他:“你想要的是哪個結果?”他說了一個城市、一所學校的名字。我說:“我能做的是給你穩定的后勤,你負責往前跑。”

小兒子在旁邊認真地點點頭,說:“那我負責給哥哥倒水。”我們都笑了。那晚的笑聲很輕,卻在房間里飄了很久。

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

對未來的想象

深夜,家里很安靜。我在書桌前,把一張白紙分成三欄:一年、三年、五年。

一年內,我要把咨詢做扎實,把家長課打磨到可復制;三年內,做出一個有口碑的小品牌——不大,但穩;五年內,把這些年沉淀的內容,系統地寫成一本書。

我把每一欄下面都寫了幾個“可執行動作”:每周固定兩次專業督導;每月開放一次公益答疑;每個季度做一次線下小型分享;每年做一次長休,徹底陪孩子去一個新地方。

我不是在給自己畫餅,我在給自己鋪路。每一小步,都能踩上去。

寫完計劃,我走到陽臺。夜風吹過來,夾著植物的濕氣。大兒子在房間里還亮著臺燈,他在做題,筆尖在紙上“沙沙”走,小兒子已經蜷成一團睡熟了。

我在心里問了一句:“你害怕嗎?”

還有一點。但更多的是篤定。

我知道,下一章會更難,不因為外界,而因為我要對“更完整的自己”負責——既要有專業的鋒利,也要有生活的溫度;既要對得起當下,也要不辜負將來。

想象,是現實的種子。

我回頭看自己走過的這段路:從醫院走廊的夜,到一個人辦喪事的白天;從餐桌上的公司,到千人的團隊;從戛然而止的收場,到慢下來、再出發。

風大時我學會了蹲下,風小了我就站起來。

我不再把“重新出發”理解成“再造一個巔峰”,而是“在當下,把手里的事做扎實,把眼前的人看清楚,把腳下的路走穩”。

風吹過的地方,也能重新長滿青草。只要你肯等、肯澆水、肯除草。

藍雪木M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宁县| 竹北市| 城固县| 民权县| 文安县| 湾仔区| 武定县| 遂溪县| 曲水县| 岳阳县| 全州县| 聂拉木县| 五家渠市| 和硕县| 昂仁县| 宁蒗| 徐汇区| 夏邑县| 平顶山市| 五家渠市| 阿坝| 灵宝市| 西盟| 西宁市| 上蔡县| 芜湖市| 巩义市| 磐石市| 六枝特区| 鄂托克旗| 房产| 汉寿县| 博野县| 佛学| 麻城市| 大关县| 宁陵县| 通渭县| 东莞市| 偃师市| 汝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