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三界奇葩端午·當綠豆糕變粽子鬧翻天
胡楊林的沙地上,不知何時支起片蘆葦棚,棚下掛滿了五顏六色的粽子,有三角的、四角的、圓滾滾像皮球的,最離譜的是串綠豆糕粽子——用糯米把綠豆糕裹成筒狀,外面纏著火紅的彩線,活像串會流心的炸藥包。老馬正踩著梯子往棚頂掛艾草,艾草葉上沾著綠豆糕碎屑,說是“驅邪糕香款“,結果被雙角牛啃了半截,氣得老馬舉著掃帚追了它三里地。
“楊大哥,你看這訂單!“老馬舉著個竹編簸箕跑過來,簸箕里裝著些歪歪扭扭的粽子,是青丘小狐貍們捏的,“山海界要辦'百獸端午宴',開明獸點名要'九頭粽',九個角里各塞塊不同口味的綠豆糕,說每個頭都得嘗鮮;窮奇要'辣椒粽',說咬一口能噴出火,嚇唬隔壁山頭的饕餮;最邪乎的是畢方鳥,要'會飛的粽子',說叼著在忘川河上盤旋,比放河燈氣派——備注里還寫'別真讓它飛,上次叼了串帶火藥的,把自己羽毛燎禿了'!“
楊永革正往糯米里摻綠豆泥,想做“糕心粽“,聞言手里的木勺“當啷“掉在石盆里,震得糯米粒蹦起來,像撒了把白星星。“給畢方鳥的粽子綁上蒲公英絨,“他往粽葉里填餡,“看著像在飛,其實飄不遠——上次給它做'飛毛糕',它叼著飛出三里地,結果被風吹到地府,閻王爺以為是新祭品,差點給扔進輪回池當魚餌。“
話音未落,蘆葦棚突然“嘩啦“塌了個角,滾下來只渾身是粽葉的三尾狐,尾巴上還纏著根彩線,線那頭拴著個粽子,里面露出塊綠豆糕。“楊大爺!青丘的'狐形粽'做好了!“小狐貍抖掉身上的蘆葦葉,爪子舉著個粽子,捏成狐貍腦袋的模樣,眼睛用紅豆,嘴巴用紅棗,“姑姑說要在粽角上抹桂花蜜,小狐貍們叼著跑,甜得直吧唧嘴——上次有只叼著沒抹蜜的,跑著跑著嫌沒味,把粽子扔了去追蝴蝶,被九尾狐用尾巴抽了屁股。“
雙角牛突然用蹄子扒拉車斗,露出個裝著葦葉的麻袋,是凡間漁民送來的“端午特供“,葉子寬得能當扇子。九尾狐(不知何時竄回來的)叼起片葦葉往頭上戴,突然瞇眼道:“用這大葉包'巨無霸粽',里面塞十塊綠豆糕,讓開明獸九個頭一起啃——上次它搶饕餮的肉,九個頭咬得滿臉是血,現在見了大粽子,保準沒空打架。“
老馬突然指著手機尖叫:“快看凡間的端午方案!有個網紅要直播'綠豆糕粽子挑戰賽',說誰能在十分鐘內啃完十個辣椒粽,獎勵'楊永革同款房車體驗券';還有個老太太要'能祛風濕的粽',說往餡里摻點胡楊林的草藥,比貼膏藥管用;最逗的是個小孩,要'奧特曼形狀的粽',說要送給月亮上的玉兔當武器——他以為玉兔還在打小怪獸呢!“
楊永革往鍋里扔粽子,水花“咕嘟“冒起來,像在給粽子洗澡。“給老太太的粽里摻點艾草汁,“他用長筷子翻了翻,“我老伴以前就這么做,說艾草性溫,裹在糯米里煮,吃著比藥香——上次有個牧民吃了,風濕沒好,倒把多年的腳氣治了,現在見人就夸胡楊林的粽子是神藥。“
正說著,西邊的沙丘突然“騰“地冒起團黑煙,黑煙里鉆出個穿獸皮的壯漢,手里舉著個巨大的陶甕,甕口飄出股怪味——是山海界的“百獸釀“,用野果和綠豆糕泡的酒,據說喝了能變猛獸,就是后勁大,上次窮奇喝了,把自己當成兔子,蹦著跳著啃了半夜草。“楊先生!端午宴的'鎮桌粽'做好了嗎?“壯漢往地上一跺腳,震得沙粒跳起來,“饕餮要'無底洞粽',說要包得像它肚子,永遠吃不完;九尾狐(山海界的)要'九節粽',一節一種餡,說吃一節長一歲;還有燭龍,要'發光粽',說它白天閉眼睡覺,得啃著發光的粽才醒得過來——別放太多熒光粉,上次它拉的屎把山洞照得像白晝,害得其他獸都失眠了。“
泉里突然冒起串泡泡,楊永革老伴的影子浮出水面,手里舉著個系著五彩繩的粽子,旁邊站著只長著翅膀的鹿(飛廉),正低頭啃粽角。“讓饕餮的粽里摻點豆渣,“老伴的聲音混著水聲飄出來,“看著大,其實發漲,吃三個就飽,省得它把別人的份都搶了——上次它吃了一百塊綠豆糕,撐得躺在地上打滾,被畢方鳥當球踢,現在見了豆渣就犯怵。“
壯漢剛點頭,東邊的天空突然掠過片陰影,陰影里落下個巨大的鳥蛋似的東西,“咚“地砸在沙地上,裂開道縫,鉆出個長著鳥嘴的怪人,手里舉著個藤編籃子,籃子里裝著些帶羽毛的粽子。“楊大哥,嘗嘗這個!“怪人往楊永革手里塞了個,粽皮上沾著根彩色羽毛,“這是'羽民'做的'飛毛粽',吃了能長出翅膀飛三里地——我上次吃了個,飛著飛著翅膀掉了,摔進胡楊林,正好砸在雙角牛背上,被它用尾巴抽了滿臉草。“
突然,遠處的公路上開來輛印著“凡間端午旅游團“的大巴,下來群舉著粽子的游客,有的舉著“楊永革工坊“的旗子,有的戴著綠豆糕形狀的帽子,最顯眼的是個穿漢服的姑娘,舉著個自拍桿,對著鏡頭喊:“家人們!胡楊林的粽子會發光!咬一口流心的綠豆糕,甜得能把月亮都招下來——快看那邊,有只狐貍叼著粽子追牛,太可愛了!“
楊永革被擠在人群中間,突然聽見有人喊:“楊大爺!給我來個'狀元粽'!我兒子今年高考,吃了準能中狀元!“轉頭一看,是個戴眼鏡的中年男人,手里提著個空籃子,籃子上貼著張紙條:“目標:清華北大“。
“給你這個'文曲星粽',“楊永革往他手里塞了個,里面包著塊刻著“筆“字的綠豆糕,“餡里加了黑芝麻,說能補腦子——上次有個書生吃了,考場上寫文章如有神助,就是最后把'之乎者也'寫成了'綠豆糕也',考官看了直樂,給了個探花。“
混亂中,青丘的狐群突然到了,一百只小狐貍排著隊,每只都背著個小竹筐,筐里裝著艾草,見了楊永革就鞠躬,齊聲喊:“楊大爺端午好!“喊得太齊,震得蘆葦棚上的粽子掉下來好幾個,砸在游客頭上,打開一看,里面的綠豆糕還冒著熱氣,引得大家哄搶,連雙角牛都湊過去,用舌頭卷了個往嘴里塞。
山海界的獸群也來了,開明獸九個頭一起伸過來,差點把楊永革頂個跟頭;窮奇叼著塊辣椒粽,見了小狐貍就齜牙,結果被九尾狐(青丘的)一尾巴抽在臉上,啃著的粽掉地上,被雙角牛一蹄子踩扁;畢方鳥叼著個蒲公英粽飛,飛得太急撞在界碑上,粽皮裂開,綠豆糕粘在碑上,像塊金黃的補丁。
楊永革往泉里扔了個粽子,水面的影子突然熱鬧起來。老伴和飛廉并排坐著,手里舉著五彩繩,正往彼此手腕上系;青丘的小狐貍們圍著泉邊跑,嘴里叼著粽子,尾巴上的五彩繩甩得像彩虹;山海界的獸們蹲在沙地上啃粽,開明獸九個頭搶一個,鬧得不可開交;老馬舉著手機拍視頻,嘴里喊著“破千萬播放了!家人們快看,窮奇被狐貍欺負了!“
界碑上的樹突然抖了抖葉子,落下片新葉,葉尖沾著點粽子葉的碎屑,像個調皮的逗號。風穿過胡楊林,帶著艾草的香、糯米的甜、辣椒的辣,還有無數歡笑聲,吹得所有粽子都晃悠悠,像掛在枝頭的小燈籠——不管是狐是獸是凡人,咬口粽的那一刻,眼里都亮著端午的光,像被陽光吻過的綠豆糕,甜得能把整個胡楊林,都釀成一罐永遠喝不完的雄黃酒。
端午宴快結束時,小狐貍們排著隊往回走,每只嘴里都叼著個沒吃完的粽,尾巴上的五彩繩閃得像小旗;山海界的獸群扛著剩下的粽,開明獸九個頭各叼一個,走得歪歪扭扭;凡間的游客們舉著粽子合影,有的把粽皮套在頭上當帽子,有的把五彩繩系在界碑上,說要讓胡楊林的靈氣保佑自己;連泉里的老伴都笑著拍手,影子在水面上晃出片碎光,像撒了把永遠不落的端午星。
楊永革往火堆里添了最后一根柴,看著滿天晚霞,突然覺得這三界的端午,哪用得著什么規矩,一個包著綠豆糕的粽,一根系著期盼的繩,就夠了。泉里的水面上,老伴舉著粽朝他笑,粽角的五彩繩飄啊飄,像在說:日子就像這粽子,裹著甜,裹著暖,裹著些亂七八糟的熱鬧,煮得越久,越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