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豬豬,經營一個豬豬刷劇班,每周末專題討論,平常群里日常話題討論。
昨天周末討論,第三期討論累計145次。
于是,我在群里打下:“熱烈祝賀第三期小伙伴階段性完成三年討論。”
“祝賀階段性勝利”
“哇,好快呀,三年一下子就過去了,隊友都說我最近成長了很多”
“豬豬帶的第三屆畢業班”
大家紛紛發言。
我想了想,又打了幾個字:“你們都堅持下來了,真的不容易,給大家點贊,我也成長了,很會給情緒價值。”
豬豬刷劇班收費標準是:3個月,1年,3年。
“三年入門五年入行十年稱王”這句話出自中國民間的俗語,并沒有一個確切的出處。
大意是:經過三年的時間,可以對所從事的行業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到了第五年,則可以深入了解并掌握行業的內部規則;而要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則需要十年的時間。
古時學徒流行這么一句話:三年學徒,五年半足,七年才能成師父。所以在過去,學藝一般是“三年零一節”出師,所謂“三年零一節”就是滿三年之后,再逢到一個年節日,這學藝就算學所有成了。
如今人們根本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去學徒三年,每一個人學藝都想速成,都想三日不見刮目相看。
能學3年的學員都是這個時代的少有之人。
豬豬看著群里的學員們討論,感慨萬千。
刷劇,這個娛樂方式,竟然被自己用來學習,豬豬也是很佩服自己。
自夸之余,豬豬想到周末討論時,有名學員再次提到:“如果這個改錯改的好了,反而還更能增強別人對你的信任。”
這名學員已經是第三次提到對犯錯,改錯的看法。
第一次,他提到:“我感覺犯錯并不可怕。”
第二次,他提到:“犯錯沒關系,改了就行。”
其實,豬豬設置這三次討論主題和犯錯一點關系都沒有。只是電視劇劇情通過犯錯來講訴故事。
害怕犯錯是這名學員的卡點,總是擔心錯了,做錯了咋辦?很擰巴的那種狀態。他在刷劇的時候,受到啟發,自行修改了對犯錯的認知。
可以說是意外驚喜,也可以說是刷劇的神奇之處,因為刷劇涉及到的是綜合技能,能讓你在短時間能得到一個綜合性的成長。
當時,豬豬說:
這個案例又鞏固了你的認知,當新的看法把你舊的看法代替完之后,你看待世界的眼光不一樣了,做事情也不一樣了。
出生的時候你是一張白紙。成長過程當中,這個白紙被涂鴉了,涂的東西是對還是錯無法判斷。
你會發現,很多時候是我們原來的認知是錯誤的,導致了我們很痛苦。需要更改一下,更新一下我的內存。也更新一下操作系統。
現在你已經嘗到甜頭了。
當晚,豬豬在電腦面前鄭重寫下:
刷劇有什么用?
1.認知行為療法(CBT):幫助改變負面認知;
2.訓練思辨能力;
3.學習應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