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過后的清晨,我站在紫宸殿的廊柱后,看著清鳶接受百官朝拜。她頭戴十二旒冠冕,玄色朝服上金線繡的龍紋在晨光中熠熠生輝。當她的目光掃過殿柱時,我迅速隱入陰影——這是我們的約定,在人前永遠保持君臣之距。
“啟稟陛下,西戎使者已至盧浮寺。“兵部尚書出列奏報,“求娶公主以結兩國之好。“
我握緊了袖中的拳頭。在我的記憶里,正是這和親引發了五年后的邊關叛亂。
“朕尚無姐妹可嫁。“清鳶的聲音冷若冰霜,“告訴他們,大周的疆土不靠女子裙帶維系。“
朝堂上一片嘩然。老丞相顫巍巍地跪下:“陛下三思!先帝在位時...“
“朕不是先帝。“清鳶拍案而起,玉扳指在龍案上磕出清脆聲響,“傳朕旨意,命鎮北軍即日開拔,在玉門關外三十里處扎營演武。“
退朝的鐘聲響起時,我疾步走向偏殿的密道。石門剛合攏,就被一股力道抵在墻上,龍涎香混著墨香撲面而來。
“陛下....“我的喉間抵著冰冷的金簪。
“叫我名字。“清鳶的呼吸噴在我耳后,“現在沒有皇帝,只有你的清鳶。“
她抽走我束發的玉簪,任由青絲垂落。三個月前那個秋日之后,我們在這條密道里留下了太多痕跡——墻上的掌印,石凳上的抓痕,還有那盞永遠溫著梨花白的鎏金爐。
“西戎之事...“我剛開口就被咬住了鎖骨。
“你教我的,示弱不如示威。“她解開我的官服腰帶,“怎么?國師大人覺得學生學得不好?“
我抓住她探入衣襟的手:“朝服...要皺了...“
“讓他們再做十套。“她終于吻上我的唇,我們跌坐在鋪著白虎皮的矮榻上。窗外開始飄雪,就像三個月前她把我摔在龍榻上那晚一樣。
暮冬的御花園銀裝素裹。清鳶披著白狐大氅走在前面,靴底碾碎薄冰的聲響驚起幾只寒鴉。我落后三步跟著,這是帝王儀仗的規矩。
“北疆送來的密報。“她突然停步,從袖中抽出一封信,“你猜對了,三皇兄果然沒死。“
我掃過信紙上的暗語:“他在聯絡舊部?“
“不過秋蟲悲鳴罷了。“她抬手折下一段梅枝,動作優雅如執朱筆批閱奏章。大氅的銀狐毛在風中顫動,她眼中翻涌著我熟悉的風暴——那是在戰場上面對千軍萬馬時才有的眼神。
“鶴川,我查閱了前朝所有典籍。“她突然扯開我的衣領,指尖撫過鎖骨下方的紅痕,“沒有哪個國師能像你這樣,既懂《孫子兵法》九地之變,又知西域三十六國的秘辛。“
雪花落進我敞開的領口,融成冰涼的水痕。
“清鳶。“她摘下手套,溫熱掌心貼上我的脖頸,“你究竟是誰?“
梅香混著雪氣在我們之間縈繞。遠處傳來宮人掃雪的聲響,驚起一樹麻雀。
“你的劍術老師。“我捉住她下滑的手,“你的謀士,你的...“
“我的妻子。“她突然咬住我的耳垂,“雖然史官永遠不會記下這一筆。“
我驚得去捂她的嘴,卻被就勢壓在一株老梅樹上。積雪撲簌簌落在我們交疊的身影上,驚飛了枝頭所有雀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