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原生家庭
原聲家庭是好的還是壞的呢,我始終不太明白.有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有的人用盡一生的努力,就是為了和原生家庭和解!那我是什么呢?
還沒開始感受母愛就已經沒有了母愛。從五年級開始就沒有了媽媽,那時候太小沒什么感覺,每天都沒心沒肺,(現在的我很恨小時候的自己,怪自己沒能保護好媽媽)。時間再走、我也開始慢慢長大,后知后覺媽媽是多么的重要,每天幻想媽媽在身邊我能跟她分享任何事,講任何話;或許是自尊心在作祟、又或許是因為身邊的朋友每天都能和自己的媽媽傾訴、每天分享各種事,又或許是自己的自卑,不能夠面對自己是個沒媽媽的孩子,又或許是真的想念媽媽了!
最近深深體會到這句話的感受不是每個家都是避風港;我想逃離逃離這個家、逃離這個世界,小時候失去的要用一輩子去尋找,沒媽的孩子真的無依無靠,有苦說不出,媽媽在,人生真的會幸福很多。
直到四年后,爸爸娶了新歡,一切都變了,一切都在往不好的方向發展了,我也不能接受這個后媽的到來,我也不善言辭,但我們每個人的初衷都是希望爸爸能好,老了有人陪伴,不再孤零零一個人,大家都以為會慢慢變好,但只有我們知道有多窒息,還是我太天真了,后來才發現,賭氣不吃飯這一招只對媽媽有用!也慢慢體會到了電視劇里常說的惡毒后媽的感覺…當然人都沒有上帝視角,不知道當時的感受,所以沒人有資格替我評判我的感受;從那天以后日子還是和以前一樣,只是少了些歡聲笑語,多了些沉默寡言,唯一改變的就是我的爸爸在變,脾氣越來越差,從不責罵我們的爸爸也開始多了些惡語相向,從小我淚點低,也從沒被爸爸使勁罵過打過,所以我習慣了這樣的爸爸,直到那天你變了,我的靠山可能也沒了,在或許也是爸爸對我失望了;那時候開始慢慢知道母親的重要性,慢慢懂得了一個家庭沒有媽媽是會支離破碎的,就像沒有家的孩子,很渴望得到愛,爸爸不善于表達,我們也不善于溝通,終究沒有媽媽細心,畢竟十月懷胎只有當了媽媽才知道的苦…慢慢的我們開始不再交流,不在表達,開始變得陌生,變得不善言辭,變得語無倫次,所以我開始選擇逃避,逃避有爸爸在的地方,逃避爸爸的電話,害怕爸爸的到來…我不了解爸爸,同樣的爸爸也不了解我,我也不會怪爸爸,就這樣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了,我也不再是當時的小女孩、爸爸也不是當時年輕的小伙子了,但我們還是我們,依舊過著同樣的生活,爸爸還是那么不善言辭,我們也不再做過多的交流,原聲家庭給我的痛很多,但給我的愛也很多,父愛是無私的、父愛是無解的,常常羨慕別人的幸福美滿家庭,渴望能夠得到父愛,得到爸爸的理解、包容、甚至關愛,但我也會因為有爸爸而感到幸福,沒有你也就沒有現在的生活,或許這就是我們的命,但也很感謝一直支持我繼續讀書的爸爸,雖然沒有太多錢,但還是含辛茹苦將我們三姐妹拉扯到大學畢業了,也很慶幸自己沒有被嫁掉而是也當了一回大學生,父愛是無私的,是爸爸把我舉過頭頂看世界,爸爸的肩膀是我人生第一輛車、父愛是無聲的,但能在每個細節中顯現出來,我們都在改變,都在慢慢變好,只有我們心在一起、這個家就不會散!
愛你,我的老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