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如同山間的流水,悄然滑過指尖,無聲無息。轉眼間,窗外的綠意更加濃郁,蟬鳴聲也漸漸變得響亮而頻繁,宣告著盛夏的正式來臨。對于石頭寨這樣隱藏在群山之中的小村落而言,每年的這個時候,是一年中最熱鬧、也最“值錢”的季節。
城市里酷暑難耐,人們紛紛逃離鋼筋水泥的叢林,涌向山清水秀的地方尋求一絲清涼。石頭寨雖然地處偏僻,但勝在原生態,空氣清新,溪水潺潺,是個天然的避暑勝地。因此,一進入旅游旺季,原本寧靜的小山村,便像是被投入了一顆石子的平靜湖面,瞬間變得喧囂起來。
進山的公路上,各種牌照的私家車開始多了起來,蜿蜒的山路上時不時能看到排成串的車隊。村子里原本空蕩蕩的停車場變得一位難求,就連路邊稍微寬敞一點的地方,也被各式各樣的車輛擠占得滿滿當當。游客們背著雙肩包,戴著遮陽帽,操著南腔北調的口音,三三兩兩地在村里游蕩,好奇地打量著這個古樸的山村,孩子們的嬉笑聲、大人的談笑聲、導游的講解聲,交織在一起,充滿了煙火氣和……金錢的味道。
林塵站在“塵宿”門口的臺階上,手里端著一杯微涼的野茶,目光平靜地望著村里主路的方向。那里,此刻正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距離“塵宿”不遠的王老五家的“山里人家”農家樂,院子里早就停滿了車。王老五是個精明活絡的本地人,他家的農家樂條件其實很一般,幾間簡單的瓦房,房間里除了床和電視幾乎沒什么像樣的家具,衛生條件也只能說過得去,但他會吆喝,嗓門大,見人就笑,加上價格相對便宜,又在村口顯眼的位置,所以每年旺季都是第一個滿客的。此刻,王老五正光著膀子,汗流浹背地指揮著客人停車,臉上堆滿了彌勒佛似的笑容,那笑容里,掩飾不住的是日進斗金的喜悅。
再往村里走一點,李寡婦開的“靜心小筑”,條件比王老五家好不了多少,甚至地方更偏僻一些。但李寡婦心眼活,早早就在各大旅游APP上掛了名,還請人拍了些經過“精心修飾”的照片,加上她做得一手還算地道的農家菜,生意也是異常火爆。林塵早上出去買菜的時候,還看到她家院子里擠滿了等著吃飯的游客,李寡婦在灶臺和餐桌之間忙得腳不沾地,嗓子都喊啞了,但臉上的笑容卻從未消失過,偶爾還能聽到她和熟客開玩笑,說房間早就訂滿了,連柴房都被人出高價搶著要呢。
村里其他幾家稍微像點樣的民宿和農家樂,也都是類似的景象。家家張燈結彩(雖然大白天的有點奇怪),門口都掛著“客滿”的牌子,老板和老板娘們忙得團團轉,接待客人、安排房間、準備飯菜、介紹景點,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旺季特有的亢奮和疲憊。
與這一片欣欣向榮、熱火朝天的景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林塵身后的“塵宿”。
青瓦白墻,在周圍五顏六色的招牌和喧鬧的人聲中,顯得有些格格不入的清冷和安靜。院子里的竹林依舊青翠,石板路干凈整潔,大堂的門虛掩著,里面光線明亮,卻看不到一個客人的身影。門口沒有掛“客滿”的牌子,因為根本不需要——從旅游旺季開始到現在,“塵宿”只接待過兩位客人,還是一對誤打誤撞進來避雨的情侶,在得知價格(其實和李寡婦家差不多,甚至還便宜一點,因為林塵沒好意思標高)后,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選擇了去熱鬧一點的地方。
所以,嚴格來說,“塵宿”在這個本該一房難求的旺季里,依舊是門可羅雀,冷冷清清。
林塵輕輕啜了一口微涼的野茶,苦澀的味道在舌尖蔓延開來,一直苦到心里。
他站在這里,已經看了快一個小時了。看著別人家的生意紅紅火火,看著那些從“塵宿”門口經過,卻只是匆匆瞥一眼,然后腳步不停地走向別家農家樂的游客,林塵的心里,五味雜陳。
說不失落,那是假的。
為了“塵宿”,他幾乎傾注了自己所有的積蓄和心血。從選址、設計、改造,到一草一木的布置,一桌一椅的挑選,他都親力親為,耗費了無數的心思。他自信“塵宿”的硬件設施,無論是房間的舒適度、衛生條件,還是整體的環境和氛圍,都遠超村里其他任何一家民宿和農家樂。他甚至還特意去學了幾道拿手的家常菜,味道不敢說頂級,但絕對干凈衛生,用料扎實。價格方面,他也沒有獅子大開口,參考了周邊的行情,定了一個他覺得公道合理的價格。
他以為,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他把“塵宿”打理好,用心服務好每一個客人,口碑自然會慢慢積累起來,生意總會好起來的。
可是現實,卻狠狠地給了他一記耳光。
在這個信息爆炸、節奏飛快的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沒有宣傳,沒有推廣,沒有人脈,沒有那些花里胡哨的營銷手段,就算你的硬件再好,服務再用心,也可能被淹沒在海量的信息和選擇中,無人問津。
林塵不是沒想過要去推廣。他也嘗試著在幾個旅游平臺上注冊了信息,上傳了“塵宿”的照片。照片都是他自己拍的,沒有濾鏡,沒有修飾,真實地展現了“塵宿”的清凈和雅致。然而,效果甚微。那些平臺上,充斥著各種精心包裝、價格低廉、噱頭十足的農家樂和民宿,他的“塵宿”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瞬間就被淹沒了,連一點漣漪都泛不起來。
他也想過像王老五那樣去村口吆喝,或者像李寡婦那樣去拉客,但他做不到。他骨子里還是那個不善言辭、甚至有些輕微社交恐懼的程序員。讓他像個商品一樣去推銷自己的“塵宿”,去對著陌生人滿臉堆笑地兜售,他會覺得渾身不自在,甚至有一種屈辱感。
這種矛盾的心理,像一根刺,深深扎在他的心里。
“林塵,看什么呢?站這兒吹風。”一個輕柔的聲音在身后響起。
林塵回過頭,看到蘇清瑤端著一個空了的水杯,站在門口。
經過這段時間的調整和休養,蘇清瑤的氣色已經好了很多。雖然依舊清瘦,但臉色不再是那種嚇人的蒼白,而是有了一絲健康的紅暈。她的眼神也變得清澈而平靜,偶爾會流露出一絲淡淡的暖意。她不再像以前那樣把自己關在房間里,會主動出來幫林塵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打掃一下大堂的衛生,或者在林塵做飯的時候,在旁邊安靜地看著,偶爾搭把手遞個盤子什么的。兩人之間的交流也漸漸多了起來,雖然大多時候還是沉默,但那種尷尬和疏離感已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微妙的、心照不宣的默契。她儼然成了“塵宿”里,除了林塵之外,唯一的“常住人口”。
林塵笑了笑,笑容有些苦澀:“沒什么,看看熱鬧。”
蘇清瑤順著林塵的目光望去,看到了村口方向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各家農家樂門口忙碌的景象,又看了看冷清的“塵宿”,瞬間明白了林塵的心情。她走到林塵身邊,學著他的樣子,靠在門框上,輕聲說道:“旺季……就是這樣。”
“是啊,旺季就是這樣。”林塵低聲重復了一句,語氣里帶著一絲自嘲,“別人的旺季,我的……淡季。”
蘇清瑤沉默了。她知道林塵的不易。她也看在眼里,林塵是個心思細膩、做事踏實的人,對“塵宿”的投入和用心,她感受得到。這樣一個地方,本該得到更好的回報。
“其實……”蘇清瑤猶豫了一下,開口說道,“‘塵宿’這么好,沒有道理沒人來的。可能……只是方法沒找對。”
林塵苦笑了一下,看著蘇清瑤:“你有什么好辦法嗎?”他不是懷疑她,只是覺得,連他自己這個本地人都沒辦法,她一個從大城市來的、對這些一竅不通的“游客”,又能有什么辦法呢?
蘇清瑤卻沒有在意林塵語氣里的懷疑,她認真地思考了一下,說道:“現在這個時代,好酒也怕巷子深。尤其是對于民宿這種依賴口碑和體驗的業態,宣傳和推廣是必不可少的。”
“我知道要推廣,”林塵有些無奈地說,“我在幾個平臺上也掛了信息,但是……沒什么用。”
“平臺?”蘇清瑤微微蹙眉,“是那些主流的OTA平臺嗎?”
林塵點了點頭:“是啊,就是那些。”
蘇清瑤輕輕搖了搖頭:“那些平臺太大了,競爭也太激烈。像‘塵宿’這樣沒有品牌基礎,又不肯做低價引流的民宿,很難脫穎而出。而且,上面的客人,很多時候只看價格和銷量,對真正的品質和體驗,反而不夠敏感。”
林塵愣了一下:“那……那該怎么辦?”他沒想到蘇清瑤對這些似乎還挺了解的。
蘇清瑤抬起頭,目光落在“塵宿”的青瓦白墻上,眼神里閃過一絲光芒:“‘塵宿’最大的優勢是什么?是安靜,是雅致,是這種遠離喧囂的獨特氛圍,是你用心營造的這份‘塵世間的歸宿’的感覺。這種感覺,是那些喧鬧的農家樂無法比擬的。”
她頓了頓,繼續說道:“所以,‘塵宿’的目標客戶,不應該是那些追求熱鬧、追求性價比的大眾游客。而應該是那些真正懂得欣賞這份寧靜和雅致,愿意為高品質體驗買單的小眾群體。”
“小眾群體?”林塵有些茫然,“到哪里去找這些人?”
“網絡。”蘇清瑤的語氣很肯定,“但不是那些大眾OTA平臺。而是一些更垂直、更細分的渠道。比如,一些專注于民宿體驗分享的博客,或者是小紅書、抖音、B站這些內容平臺上,那些專門分享小眾旅行地和特色民宿的博主。”
林塵皺起了眉頭:“博主?那些網紅?”他對這些新興的事物,有些陌生,甚至隱隱有些抵觸。在他看來,那些所謂的網紅推薦,很多都是收錢辦事,水分很大,和他想要的“真實體驗”似乎背道而馳。
蘇清瑤看出了林塵的顧慮,她笑了笑,解釋道:“不全是你想的那種‘網紅’。有很多真正熱愛旅行,用心體驗,并且擁有自己獨特審美和品味的博主。他們的粉絲雖然可能不多,但都很精準,也很信任他們的推薦。如果能讓他們來‘塵宿’體驗,并且寫出真實的感受,效果可能比在大眾平臺上打廣告要好得多。”
林塵沉默了。他看著蘇清瑤,這個曾經差點被生活擊垮的女人,此刻談起這些,眼神里卻閃爍著一種他從未見過的、專業而自信的光芒。他知道,蘇清瑤來自那個他陌生的、繁華的大城市,見識和眼界都遠超他這個“山里人”。她說的這些,或許……真的有道理?
“可是,”林塵還是有些猶豫,“我不認識什么博主啊。而且,請他們來……是不是要花很多錢?我現在……”他現在的資金狀況,其實已經有些緊張了。前期投入太大,開業后生意一直不好,幾乎沒有什么現金流進來,他已經在動用自己最后的一點積蓄了。
蘇清瑤搖搖頭:“不一定非要花錢。很多時候,免費提供住宿和體驗,對于一些還在成長中的優質博主來說,就已經是足夠的回報了。關鍵是找到合適的人,讓他們真正感受到‘塵宿’的好。”
她看著林塵,眼神誠懇:“林塵,你做‘塵宿’,難道只是為了賺錢嗎?”
林塵愣了一下,下意識地回答:“當然……是為了賺錢。不賺錢,怎么維持下去?”但說完這句話,他的心里卻有些不自在。
他想起了自己當初辭職回鄉的初衷。不僅僅是為了逃避,不僅僅是為了證明什么,更深層次的,是他真的喜歡這種安靜的生活,喜歡親手打造一個屬于自己的、能讓人心安的地方。賺錢,當然是必須的,但似乎……又不僅僅是為了賺錢。
蘇清瑤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微微一笑:“錢當然重要,這是‘塵宿’活下去的基礎。但如果只是為了賺錢,你完全可以像王老五或者李寡婦那樣,把這里改成一個喧鬧的農家樂,可能早就回本了。但你沒有,不是嗎?”
林塵沉默了。
蘇清瑤繼續說道:“既然你堅持了自己的初心,打造了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塵宿’,就應該相信,總會有人懂得欣賞它的價值。我們要做的,不是去迎合那些不適合‘塵宿’的客人,而是找到那些真正適合‘塵宿’的人。”
她的話,像一縷清風,吹散了林塵心中的迷霧,也點燃了一絲微弱的希望。
是啊,他一直在抱怨大環境,抱怨客人不懂欣賞,卻從未想過,是不是自己的方法錯了?是不是自己太固執,太保守,不愿意去嘗試新的可能性?
他看著蘇清瑤,這個曾經在他面前脆弱無助、哭得撕心裂肺的女人,此刻卻像一個經驗豐富的軍師,為他指點迷津。命運,有時候真的很奇妙。
“可是,”林塵還是有些不確定,“就算你說的是對的,這些……我也不會做啊。那些什么小紅書,抖音,我根本就沒玩過。”他一個三十歲的老程序員,以前除了代碼就是代碼,對這些年輕人玩的東西,完全是門外漢。
蘇清瑤看著林塵手足無措的樣子,忍不住笑了。那笑容很輕,卻像夏日里的一縷涼風,瞬間吹散了林塵心頭的陰霾和挫敗感。
“沒關系,”蘇清瑤的聲音很溫和,帶著一種讓人安心的力量,“你不會……我可以幫你。”
林塵猛地抬起頭,不敢置信地看著蘇清瑤:“你……你幫我?”
蘇清瑤點了點頭,眼神認真而堅定:“嗯。就當……謝謝你這段時間的收留和照顧。還有……那杯安神茶。”她想起了那個絕望的夜晚,那杯帶著苦澀卻又無比溫暖的茶,和那個默默放在門口,無聲的陪伴。
林塵看著蘇清瑤清澈的眼睛,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在這個旺季里,在他因為生意慘淡而感到最沮喪、最迷茫、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當初決定的時候,這個他曾經只能默默旁觀、為其傷心的女人,卻主動伸出了手,想要拉他一把。
他張了張嘴,想說些什么,比如“謝謝”,比如“會不會太麻煩你”,比如“你為什么要幫我”。但最終,千言萬語都化作了一句簡單的:“好。”
夕陽漸漸西斜,給熱鬧的小山村鍍上了一層溫暖的金色。王老五家依舊人聲鼎沸,李寡婦的嗓門似乎更大了。而“塵宿”門口,依舊安靜。
但林塵的心里,卻不再像剛才那樣充滿了失落和苦澀。蘇清瑤的話,像一顆投入死水潭的石子,激起了圈圈漣漪。雖然前路依舊迷茫,雖然他對蘇清瑤所說的那些方法依舊一知半解,但他第一次感覺到,似乎……事情并沒有那么絕望。
他的“塵宿”,這個承載了他所有心血和夢想的地方,或許,真的還有希望。
而這份希望,來自于身邊這個,曾經和他一樣,迷失在人生旅途中的陌生女人。
林塵低頭,看著手里那杯早已涼透的野茶,突然覺得,那苦澀的味道里,似乎也開始透出一絲淡淡的回甘。
這個無人問津的旺季,似乎……也并沒有那么難熬了。至少,他不再是一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