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改革三部曲

改革三部曲(散文)

一:抓生產

村口那老槐樹又冒新芽啦,影子落在張茂才剛翻新的犁鏵上,一閃一閃的。張茂才蹲在新翻好的田壟邊,抓起一把黑土,這土他摸了四十年,可今年感覺就是不一樣。

1983年春天來得早,公社大喇叭成天喊“包產到戶”,張茂才一開始根本不信。以前大伙一起種地的時候,好多人都偷懶,有人蹲田埂邊抽煙曬太陽,有人鋤地也是有氣無力,連牛都跟著犯懶,抽好幾鞭子才肯挪一步。張茂才還記得鬧饑荒那會,全家只能挖野菜拌谷糠吃,小女兒餓得直哭,他抱著孩子在灶臺前干著急,鍋里煮的野菜清湯寡水,一點油星都沒有。

后來村支書把土地承包證交到他手上,那紙摸起來糙糙的,卻把他手心燙得發熱。證上寫著他家分了三畝水田,在河灣邊上,以前這地隊里都沒人愿意要,草長得比稻子還高,犁地的時候還老是被石頭硌壞犁尖。張茂才帶著兒子花了半個月除草,手上磨出了血泡,破了又結,兒子心疼他,讓他歇會兒,他卻說:“這地以后就是咱自己的了,可得好好拾掇?!?/p>

插秧那天,張茂才讓媳婦蒸了白面饅頭,這可是家里最后一點細糧了。他捧著饅頭蹲在田埂上,對著土地磕了三個響頭,說:“土地爺,以前對不住您,沒人好好伺候您;現在咱用心種,您也得給咱爭口氣?!毕哪┑臅r候來了一場暴雨,可把他嚇壞了,眼看著雨水漫過田埂,他跳進齊腰深的水里堵缺口,泥水灌進嘴里,又咸又腥,可他卻品出一絲甜味。后來他才明白,那是汗水和泥水混在一起的味道,為自己的地拼命,再苦心里也是甜的。

秋收的時候,第一袋稻谷倒進糧倉,發出沉沉的聲響,張茂才一下蹲在地上哭了。糧食堆得比人還高,金黃的稻粒從指縫間漏下去,就像星星灑了一地。這可是他頭一回,實實在在把屬于自己的糧食攥在手里,再也不用怕交完公糧不夠吃,也不用看隊長臉色分口糧了。

村里的變化不知不覺就來了。李寡婦家的織布機每天響到半夜,她織的花布能賣到鎮上的供銷社,賺了錢就給兒子買新書包;王木匠把祖傳的刨子換成了電動鋸,家具訂單都排到年底了,還蓋起了村里第一座磚瓦房;就連不愛說話的啞巴二哥,也在自家院子搭起雞棚養雞,雞蛋在集市上總能賣個好價錢,他用賣雞蛋的錢買了臺收音機,天天聽新聞,聽著聽著就傻笑。

后來,張茂才把犁鏵換成了手扶拖拉機,他還在車斗上刷了紅漆,歪歪扭扭寫著“聯產承包好”。每次開著拖拉機在田埂上跑,機器轟隆隆響,他都覺得這聲音是土地給他的回應——你對土地好,土地就不會虧待你。田埂上的草綠了又黃,他的腰也慢慢彎了,可家里的糧倉一年比一年滿,看著孩子們臉上的紅潤,他心里比啥都踏實。

過了幾年,村里有人開始種經濟作物。隔壁村種西瓜發了財,張茂才心里癢癢,可又怕虧本。他在田頭抽了好幾個晚上旱煙,一咬牙,拿出積蓄買了西瓜苗。那年夏天雨水多,西瓜長得又大又甜,可到了收獲的時候,市場上西瓜太多,價格一下子就跌了??粗辉鹤淤u不出去的西瓜,張茂才直嘆氣。好在村支書帶來好消息,縣里的罐頭廠愿意收購,雖說價格不高,但好歹沒讓他血本無歸。

這事兒讓張茂才明白,光埋頭種地可不行,還得盯著市場。他開始訂農業雜志,學新技術,嘗試錯峰種植,還跟著村里年輕人學會用手機聯系買家。再后來,村里成立了農業合作社,張茂才把土地入股,每年除了分紅,還能在合作社干活??粗献魃鐐}庫堆滿各種農產品,從糧食到水果,從蔬菜到禽蛋,賣到全國各地,他特別自豪,說:“咱這地,真是越種越有盼頭了!”

二:修新路

老石匠拿著鏨子,用力敲在青石板上,火星濺到他粗糙干裂的手背上。他瞇著眼,仔細看著剛鑿好的路碑,“通鄉大道”四個大字刻得又深又有力,就像要刻進這大山里一樣。山風一吹,穿過碑上的刻痕,嗚嗚作響,好像在念叨祖輩們常說的話:“要想富,先修路?!?/p>

2005年冬天,修路隊開進了山。隊長拿著圖紙,在曬谷場上跟大伙比劃,說要修一條能跑卡車的水泥路,一直通到縣城。村民們圍在旁邊議論紛紛,有人蹲在石頭上抽旱煙,說:“祖祖輩輩走的都是小路,爬坡過坎習慣了,修這大路有啥用,能當飯吃啊?”有人摸著孩子的頭嘆氣:“上次我家娃發燒,我背著走了三十里山路才到衛生院,要是路通了……”話沒說完,就被風吹散了。

最先心動的是種橘子的劉老漢。他種的蜜橘可甜了,果皮還特別薄,可每年運橘子下山都得雇人挑,挑夫們天不亮就出發,到鎮上的時候,筐底總有不少橘子被壓爛,一筐橘子得爛掉三成。有一回,他跟著修路隊去縣城,在水果批發市場看到外地橘子堆得像小山,人家都是用卡車運貨,卸車還有傳送帶幫忙。他回來就第一個把自家橘園騰出來,給修路隊當料場,還說:“占多少地都行,我不要補償,就盼著路能快點通?!?/p>

炸山的時候,全村人都捂住耳朵。那座橫在山坳里的大石頭,祖輩們都說是“山神爺設的關”,誰也不敢動。炸藥一響,地動山搖,煙塵裹著碎石飛起來,有老太太嚇得趕緊跪在地上磕頭,年輕人卻舉著手機拍視頻,說要讓外面的人看看他們開山的架勢。硝煙一散,巨石裂開了,女人們提著籃子送來煮雞蛋,男人們扛著鋤頭去清理碎石,孩子們也拿著小鏟子跑來幫忙,在石堆里找好玩的小石塊。

路修到一半,錢不夠了。隊長急得滿嘴起泡,在村委會門口蹲了三天。村支書在廣播里喊:“這路是咱自己的路,路通了,橘子能運出去,藥材能賣上價,娃上學也不用走泥路了?!钡诙煲淮笤纾逦瘯鹤永锞投褲M了錢和糧票。有老太太哆哆嗦嗦摸出裹在藍布里的存折,那可是給孫子娶媳婦準備的;有小伙子把打工攢的錢全拿出來,說路通了,媳婦才愿意來;老石匠把刻碑掙的工錢也全捐了,說:“我這把老骨頭走不了遠路了,但得讓娃們能走出去?!?/p>

通車那天,第一輛卡車開進村里,孩子們追著車跑,塵土嗆得他們直咳嗽,可還是笑得停不下來。車斗里裝的是劉老漢的橘子,黃澄澄的,把車板都壓彎了。劉老漢坐在副駕駛座上,看著窗外的山往后退,眼睛亮閃閃的。司機說:“大爺,您這橘子在縣城能賣翻倍的價?!彼珠_嘴笑,露出沒牙的牙床,說:“這可不是錢的事兒,是咱山里的東西,終于能大大方方走出山了?!?/p>

現在,這條山路成了景觀道,兩旁種滿了櫻花樹。春天花開的時候,自駕游的車隊能排到山腳下,城里來的姑娘拿著相機拍梯田,都說這路修得比畫里還美。老石匠早就不刻碑了,他每天坐在路碑旁的石凳上,看著來來往往的車,聽游客說這地方漂亮,就咧著嘴笑。山風吹過,路碑上的刻痕不再是嗚嗚的念叨,倒像是在唱歌——這是從泥土里長出來的路,把山外的世界帶到了家門口。

路通了以后,村里變化可大了。劉老漢的橘子生意越做越大,他買了卡車自己運貨,還開了網店,把橘子賣到全國各地。村里的年輕人也都紛紛回鄉創業,有的開農家樂,有的辦農產品加工廠。以前冷冷清清的村子,現在熱鬧得很,一到節假日,到處都是游客。

有個叫李強的小伙子,以前在城里打工,現在回鄉開了家民宿。他把自家老房子改成了很有鄉村特色的客棧,院子里種滿了花,還搭了個葡萄架。游客們坐在葡萄架下,吃著農家菜,聽李強講村里的故事,都舍不得走。李強說:“以前村里窮,路不好走,留不住人?,F在路通了,機會多了,咱在家門口也能過上好日子?!?/p>

村里還成立了旅游合作社,大家一起規劃旅游線路,開發特色農產品,一起賺錢。以前沒人住的老房子,現在改成了手工藝品店、鄉村書店,村頭的老戲臺也重新修好了,每到周末就有民俗表演。這條路,不光讓山里的東西運出去了,還讓外面的人走進來,村子徹底活起來了。

三:搞教育

支教老師把嶄新的課本放在課桌上,陽光從窗戶照進來,照在課本上,像織出了一張金色的網。她轉身看向教室,二十多個孩子的眼睛亮晶晶的,就像山間的小溪,倒映著黑板上剛寫的“知識改變命運”。墻角的舊鐘滴答滴答響著,像是在數著日子,也像是在數著孩子們的希望。

2015年秋天,村小的舊教室拆了。那教室是土坯房,冬天漏風,孩子們凍得直跺腳;夏天漏雨,還總有蚊子嗡嗡叫。黑板是用墨汁刷的木板,寫滿字就看不清了。新教學樓蓋好的時候,全村人都來看熱鬧,雪白的墻壁,亮堂的玻璃窗,還有能調節高低的課桌椅。有老人摸著墻壁說:“這比祠堂還亮堂,當年我娃上學的時候,桌子都是用石頭搭的?!?/p>

校長是從城里來的志愿者,她帶來了投影儀和電腦。第一次放動畫片的時候,孩子們的驚呼聲差點把屋頂掀翻。有個叫小石頭的男孩,盯著屏幕里的宇宙飛船看呆了,下課了還趴在講臺上不走,問老師:“老師,那飛船能飛到咱這山里來嗎?”校長蹲下來告訴他:“飛船飛不到這兒,但你要是好好學習,以后就能自己走出去看飛船?!?/p>

最讓家長們發愁的是留不住老師。以前的代課老師來了又走,有個年輕老師教了三個月,走的時候紅著眼圈說:“這里的孩子太懂事了,可我實在待不下去了?!蓖砩蟼湔n只能用煤油燈,買菜要走五公里山路,下雨的時候宿舍還漏雨。新來的這批老師不一樣,她們在學校旁邊蓋了宿舍,刷成天藍色,周末跟著村民去采蘑菇,還學當地話,有個女老師跟村里手藝人學織毛衣,說要給每個孩子織一件過冬。

五年級的小花總是坐在教室后排,頭埋得低低的。她媽媽總說“女娃讀書沒用,不如早點嫁人換彩禮”,好幾次不讓她上學。老師去家訪,看見小花在灶臺前燒火,膝蓋上還放著本舊字典,柴火熏得她眼睛直流淚,可她還在小聲念字。老師把小花的作文寄到縣里,題目是《我想看看山外面》,還得了獎。獎狀貼在村委會墻上,全村人都看到了。從那以后,小花媽媽再也沒提過讓她輟學的事兒,每次送她上學還會多塞個煮雞蛋,說:“給老師也帶一個?!?/p>

學校的圖書館是村民們一起建的。有人捐出家里的舊書,那本泛黃的《西游記》封面都沒了,可被翻得卷了邊;有人上山砍竹子做書架,打磨得光溜溜的,就怕扎著孩子的手;有在外打工的年輕人寄回一大箱繪本,包裹上寫著:“給山里的弟弟妹妹,我當年沒讀完的書,讓他們替我讀?!焙⒆觽兎艑W后就愛泡在圖書館里,有個男孩看著宇宙圖譜說:“我長大了要當宇航員,從咱這山窩窩里飛出去,讓全世界都知道這里有個好學校?!?/p>

去年冬天,學校辦了第一次文藝匯演。孩子們穿著統一的校服,站在嶄新的舞臺上唱歌。當《我和我的祖國》的旋律響起,臺下的家長們有的抹眼淚,有的跟著哼唱。支教老師看著臺上曾經膽小的小花,現在正仰著頭,歌聲清脆得像山澗里的泉水。黑板上的字寫了又擦,擦了又寫,粉筆灰落在講臺上,就像撒了一層星星。陽光每天都照進教室,落在孩子們的臉上,落在嶄新的課桌上,也落在他們對未來的美好夢想里——這些夢想,正順著黑板上的光,慢慢生長,朝著山外的遠方伸展。

后來,教育資源越來越多,縣里派來了優秀的骨干教師,還給學校配了實驗室、音樂教室和美術教室。孩子們不光能學書本知識,還能做科學實驗、學樂器、畫畫。

有個叫曉峰的孩子,特別喜歡科學實驗。在老師的指導下,他參加縣里的科技創新比賽,用一個簡易的風力發電裝置得了一等獎。站在領獎臺上的時候,他激動得眼淚都出來了,說:“以前我覺得科學離我們很遠,現在我知道,只要努力學習,夢想就離我很近?!?/p>

學校還搞了“小手拉大手”活動,讓孩子們把學到的知識帶回家。孩子們教父母用智能手機,了解外面的世界;教爺爺奶奶垃圾分類,愛護環境。村里的風氣越來越好,鄰里之間互相幫忙,尊老愛幼。

現在,每年都有不少孩子考上城里的重點中學,還有的考上了大學。村里的宣傳欄上貼滿了孩子們的錄取通知書,那是他們努力的證明,也是村子的希望。支教老師換了一批又一批,但他們帶來的光,一直照亮著孩子們前進的路,讓這個小山村的未來充滿了無限可能。

陳俊義C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水富县| 西城区| 攀枝花市| 岐山县| 渑池县| 阜城县| 双牌县| 华亭县| 义马市| 霍邱县| 佛冈县| 曲周县| 嘉定区| 固镇县| 临潭县| 青龙| 阿克| 肥东县| 忻城县| 罗山县| 竹山县| 泰来县| 定日县| 资兴市| 嵊泗县| 新民市| 西吉县| 祁连县| 孝感市| 曲阜市| 彭泽县| 明光市| 海淀区| 金川县| 鹿邑县| 台湾省| 北碚区| 喜德县| 浙江省| 邮箱| 上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