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的黑暗。
冰冷、潮濕的空氣裹挾著濃重的鐵銹和陳年塵埃的味道,涌入林曉曉的口鼻,幾乎讓她窒息。身后書架合攏的沉悶聲響仿佛隔絕了兩個世界,將外面的激戰與危險短暫地封存,卻也將她投入了這片未知的、令人心悸的幽暗之中。
她背靠著冰冷粗糙的石壁,劇烈地喘息著,心臟狂跳得像是要撞碎肋骨。耳朵里還在嗡嗡作響,既有剛才能量武器爆鳴的殘留,也有腎上腺素過度分泌帶來的生理反應。
那個年輕的“管理員”……他怎么樣了?
最后一眼看到的蒼白側臉和嘴角的鮮紅,在她腦海中揮之不去。他用某種難以理解的力量擋住了那個恐怖的白面具“清理者”,為她爭取了這短暫的逃生時間。
“清理者”……“格式化”……這些詞匯聽起來比單純的“滅口”更加冰冷和徹底。
還有他未說完的話——‘深淵’不是項目?那它是什么?“燈塔”又是什么?
無數疑問翻騰,但她強迫自己停止繼續想下去。現在不是深究的時候,生存是第一要務。
她摸了摸口袋,那把銀色鑰匙和U盤還在,冰冷的觸感讓她稍微安心。便攜播放器屏幕已經碎裂,徹底黑屏,估計是在剛才的沖擊中損壞了。唯一的“眼睛”也失去了。
真正的孤立無援。
眼睛逐漸適應了極致的黑暗,她勉強能分辨出自己正站在一道狹窄、陡峭的石階頂端,向下深入更深的黑暗。石階是粗糙開鑿的,邊緣并不規整,濕滑異常。
她必須離開這里。那個白面具清理者未必不會找到打開書架機關的方法。
忍著全身各處傳來的疼痛,她小心翼翼地摸索著墻壁,一步步向下走去。石階盤旋而下,似乎永無止境。周圍寂靜得可怕,只能聽到自己壓抑的呼吸聲、心跳聲,以及腳步摩擦石面的細微聲響。
這條密道顯然年代久遠,石壁冰冷潮濕,有些地方甚至覆蓋著滑膩的苔蘚。空氣不流通,帶著一股地底特有的沉悶感,但奇怪的是,并不完全令人窒息,似乎有某種極其微弱的空氣在流動。
走了大約兩三分鐘,估計下降了兩三層樓的高度,階梯終于到了盡頭。前面是一條水平的通道,同樣狹窄,僅容一人通過,深處依舊是一片濃得化不開的黑暗。
通道兩側的石壁似乎變得規整了一些,上面甚至出現了一些模糊的刻痕。林曉曉停下腳步,用手指仔細觸摸辨認。那似乎不是文字,而是一些簡拙的、重復的圖案,像是某種指引方向的記號,又像是無意識的劃痕。年代太過久遠,難以解讀。
這讓她心中一動。這條密道,恐怕比那家“遺忘書坊”的歷史要悠久得多。書坊或許只是后來建在上面的一個掩體或者說入口。
她繼續前行,警惕地注意著前后的動靜。通道并非筆直,時有彎折,如同迷宮一般。但那些模糊的刻痕似乎總是在某個方向出現得更多一些,她下意識地跟著這些痕跡前進。
又走了幾分鐘,前方隱約傳來了一絲微弱的光亮,以及……流水聲?
她精神一振,加快腳步,同時更加小心。拐過一個彎后,眼前的景象讓她微微一愣。
通道在這里變得開闊了一些,形成了一個大約十平米見方的小小石室。石室一側,有一股細小的地下水流從石縫中滲出,沿著一條人工開鑿的淺槽靜靜流淌,不知去向何方,那微弱的水聲正是來源于此。而光亮的來源,則是石室頂部鑲嵌著的幾塊散發著柔和乳白色微光的石頭。
這些石頭像是某種古老的熒光石,光線雖然微弱,但足以讓她看清石室內的情形。
這里有人活動過的痕跡!
石室中央有一個粗糙的石桌和兩個石凳,桌上放著一個密封的金屬盒子,看起來材質和她那把銀色鑰匙有些相似。墻角鋪著一塊相對干燥的獸皮(或許是合成材料仿制?),旁邊散落著幾個空的營養劑包裝袋,生產日期……她仔細辨認,竟然是五年前的。
看來,這里曾經是某個人的臨時避難所或據點,但已經廢棄了一段時間。
她的目光最終落在石桌的金屬盒子上。盒子沒有鎖孔,表面光滑,只有一個凹陷的復雜圖案。
林曉曉心中一動,取出那把銀色鑰匙。她對比了一下鑰匙柄部的紋路和盒子上的凹陷圖案——完全吻合!
深吸一口氣,她將鑰匙小心翼翼地按入凹陷處。
嚴絲合縫。
咔嚓。
一聲輕響,金屬盒子的蓋子微微彈開了一道縫隙。
沒有陷阱,沒有警報。她輕輕掀開蓋子,里面東西不多:一小疊用防水袋精心包裹的照片和文件,還有一個比U盤稍大一點的、造型古老的黑色數據存儲塊,接口是她從未見過的類型。
她首先拿起那疊照片。
最上面一張是一個合影。背景是一個看起來像是實驗室的地方,七八個穿著白色研究服的人站在一起,臉上帶著笑容。其中幾個人的面孔讓她瞳孔猛地收縮——她認得!是她在調查“曙光基金會”和“星海生物”時,在內部公開資料上看到過的、據稱因事故早已去世的頂尖研究員!
照片背面寫著一個日期和一行字:“‘燈塔’項目啟動留念。愿智慧照亮深潛之路。”
“燈塔”!
那個年輕管理員提到的詞!
她快速翻閱其他照片,大多是一些實驗設備的局部特寫,或是某個復雜結構的設計草圖,看起來古老而精密,與她見過的現代科技風格迥異。文件則是一些零散的手寫筆記,字跡潦草,充滿了各種公式和符號,以及一些意義不明的詞匯:“閾限”、“靈能共鳴”、“逆向熵增”、“非對稱干涉”……像是在記錄某種實驗或觀測數據。
她的心跳再次加速。這些資料,似乎指向了一個比“深淵項目”更早、或許也更加核心的研究!“燈塔”項目?
所以,“深淵”可能并非起源,而是某個……后續產物?或者分支?
她拿起那個黑色的數據存儲塊。這玩意顯然需要特殊的讀取設備。她環顧四周,在這個簡陋的石室里自然不可能找到。
但這些東西被如此珍重地藏在這里,并且用這把特殊的鑰匙保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個“管理員”讓她來這里,是否就是為了取回這個盒子?他是否就是這些物品的保存者?
就在這時,她隱約聽到來時的通道深處,傳來極其細微的、金屬摩擦石壁的聲響!
有人下來了!很可能是那個清理者!
林曉曉瞬間將照片文件塞回防水袋,連同數據存儲塊一起緊緊攥在手里,金屬盒也顧不上了。她必須立刻離開!
年輕管理員說過:“通道盡頭左轉,找‘燈塔’!”
她快速打量石室,發現對面還有另一個出口,似乎繼續通往更深處。她毫不猶豫地沖了過去。
這條通道比來的那段更加狹窄難行,地勢繼續向下,并且水流聲越來越大。空氣中那股微弱的流動感也變得更加明顯,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類似電子設備運行的低頻嗡鳴。
她拼命向前,不知跑了多久,前方突然豁然開朗,并且出現了明顯的人工光源!
她猛地停住腳步,躲在通道口的陰影里,小心地向外望去。
眼前是一個巨大的、天然形成的底下巖洞,但經過了大規模的現代化改造。巖壁被金屬框架加固,地面鋪設著合金地板。洞窟中央,矗立著一個巨大得超乎想象的、造型奇特的裝置。
它由無數粗細不一的銀色金屬管和閃爍著藍色微光的晶體節點構成,層層環繞,中心是一個仿佛由純粹能量構成的、不斷緩慢旋轉的渦流光團,散發出柔和卻強大的能量波動。那低頻的嗡鳴聲正是來源于此。
整個裝置看起來既古老又先進,充滿了超越時代的科技感,與寰宇科技那種冰冷的風格截然不同,更帶著一種……難以言喻的神秘和莊嚴。
而在裝置基座的一塊金屬銘牌上,刻著兩個清晰的漢字——
【燈塔】。
林曉曉怔怔地看著這個宏偉而奇異的造物,心中震撼無以復加。
原來,“燈塔”不是比喻,不是項目代號,而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埋藏在地底深處的巨大裝置!
它是什么?能源核心?信號發射塔?還是……別的什么?
它與判官系統又有什么關系?
就在這時,她手中的那個黑色數據存儲塊,似乎與遠處的“燈塔”裝置產生了某種共鳴,微微發熱起來。
同時,她身后通道里,那金屬摩擦的腳步聲,越來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