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各位書友,首先祝大家中秋節快樂。明天爭取四更。
偶發感慨,說兩件小事。
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獨在異鄉的心情,想必不必老關多說,各人心中,自由一番滋味。
老關是一個快樂的人,所以一個人雖然孤獨,但逢佳節,還是準備出去大吃一頓,好安慰安慰肚子。最近已經瘦了四斤。。。好在已經練了一些肌肉,要不然估計會掉得更多,所以,一定要補回來。
每逢佳節倍思親,所以,今晚老關的心異常的難以安定,便實在不想勉強自己去寫。
今天下午出去吃飯,后來去超市,看到有賣蘋果酒的,老關不會喝酒,尤其不喜歡喝白酒,不喜歡喝酒胡鬧的人,也更不希望自己成為那樣的人。
老關對酒所知也不多,好奇之下,拿起來看看,酒精度只有四度。
實在是想買一瓶回來嘗嘗是什么滋味。奈何,一瓶太多。又無人共賞共飲,便作罷。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以前讀李小白的這幾句時,始終想不明白一個問題,既然是獨酌,那么就算把自己的影子當做一個人,那么就是兩個人,如何而來的三人?
今天靜不下心來。無花,無酒,杭州的月亮又大又圓。老關獨自,倚欄桿而迎清風,望明月而思遠人。
便是忽地想起了,這第三個人,便是明月了。邀明月,不就是將明月當做一個人嗎。。原來溫故而知新,竟是這般。
在回來的路上,下了公車,走在寬闊的馬路上,相對于其它地方堵車嚴重的情況,這城郊馬路寬闊,車輛稀少。走在園區口上,老關便是在行車道上見到了一條五六寸長的小蛇。
小蛇盤起身子,卻是不曾爬開。老關小時候怕蛇,后來大了不怕了。還曾捉過一條蛇。當然是無毒的蛇。
好多年沒有見到蛇,便忍不住蹲下身子觀察良久。這條小蛇還比較萌。
老關順帶掏出手機啪啪啪,拍了幾張照片。
小蛇見到老關蹲下瞧它,它扭動身子做防御姿態,卻是不曾爬開。
原來,并不是這小蛇不怕人。而是它的尾巴也許是被車碾壓過。黏在了地上。它一牽扯便痛。所以,它不能爬開。
老關見此,有些于心不忍。三字經云:人之初,性本善。
雖然老關小時候靈竅未開之時,也跟著小伙伴們做過,對著螞蟻群撒一泡熱辣辣的尿。看螞蟻在其中掙扎這等無知蠢事。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后來喜歡看書,什么書都看。八零一代,小時候看的書,大多都是正三觀的,不像現在的書,殺伐果斷,魔氣太重。心性不穩的小孩子看了,便難保不會跟著學。就像當年那些學古惑仔的孩子一樣。
不管是見到人還是動物受傷,自然而然會生出一種惻隱之心。老關有時候很迷惑,究竟是不是書看多了。變得呆了,還是老關原本就是一個心慈手軟之人。
小時候也曾經打死過蛇,現在想來,蛇與自己無冤無仇,自己不去招惹它。它便不會危害到自己。便為什么一定要打死呢?
于是便想起了小時候學過的一則寓言,對,就是農夫與蛇。
農夫救了蛇,卻被蛇咬,中毒而死。小時候,便以為蛇的壞的。恩將仇報。
估計現在,大多數的小孩子學習這則寓言后,沒有名師解說,還是會這么認為。
今天見到這小蛇,便是想到,其實不是這樣的。農夫應是清楚知道蛇會咬人,卻還是放在了自己的懷里。他也可以生一堆火來溫暖它,如果是這樣,不但救了蛇,自己也沒有危險。
錯不在蛇,農夫也沒有錯,只不過,他救蛇的方法有些不妥。
蛇咬人是蛇不知道農夫會對他好還是壞,而自然生出的反應。
而農夫救蛇。則是農夫天性善良使然。
咬人自保是蛇的天性,救助小動物是農夫的天性。
很多時候,我們不應該因別人的天性,而放棄了自己的天性。
就比如很多時候,我們了解一些陰謀詭計,但并不是要用來算計他人,而是防止他人算計自己。
對于算計自己的人。我們只需做好防備即可。如果覺得別人算計自己。自己就一定要報仇回去。從而改變了自己的本性。則老關認為很不妥。
因為,為了別人的天性,而改變自己的天性,就算你算計過了別人,也是輸了。因為別人始終沒有改變自己的天性,而你,卻是改變了自己的天性。
我們都討厭虛偽作惡的人。但很多人便是會不知不覺,變成自己討厭的人而不自知。
我想,便是因為,他們的心沒有定性。容易隨著外人外物影響而改變。
這世上的人與事總是變幻莫測,所以,人人才會追求穩定不變的東西。
但不變,何其難,倘若你自己都變,又豈能期望別人不變。
所以,不應因別人的天性而改變自己的天性。
仙梧中所說的,天生萬物,萬物皆可活。并不是說不能殺生,而是,不能隨意濫殺。
不以蛇咬人的天性,而改變人救蛇的天性。
所以,為了防止小蛇其被車輛碾壓。
最后,老關,便將這條小蛇,弄到了草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