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秦李氏真的動怒了,王淑芳也傻了,被嚇傻了。
原本她是想著秦家二老對秦家老二不怎么待見,便在心里盤算著,就算她對蘇月嬋不好,秦家二老也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當然,王淑芳也沒想過要真餓死蘇月嬋,她只不過是想給她個下馬威,讓她聽點苦頭。卻不曾想,蘇月嬋竟然會想著上山采草藥來賺錢,人家壓根就不求人。反而是她自己,偷雞不成倒蝕把米。
王淑芳站在秦李氏的面前,聽候她的發落。
“你是我們秦家的大兒媳婦,所以我把這個家交給你管,由你管家,我可以省點心,卻不曾想你竟然做出這樣的事來,老二雖然現在不在家,可月嬋到底也還是我秦家明媒正娶的媳婦,你這樣讓人家怎么想我們秦家?說我們秦家虐待一個新進門的媳婦?”
“婆婆,我……我錯了,以后……我不會再這樣了。”在秦李氏的威嚴下,王淑芳竟然聲音有些哽咽,眼睛也泛著淚珠。
蘇月嬋站在一邊冷眼旁觀,在她心里有種說不出的滋味,總感覺眼前的這一幕像是在演戲一樣。
“從現在開始,每個月拿二兩銀子、十斤米給月嬋,另外馬上就要過冬了,準備一些過冬的棉被還有冬衣給月嬋送來,以后若再發生這樣的事,這個家就不用你來管了。”秦李氏這話說得有些重。
“是,婆婆。”王淑芳點了點頭,“我這就回去準備。”說著,便離開了蘇月嬋的茅草屋。
一個月二兩銀子?蘇月嬋聽到秦李氏所說的,出手還真大方啊。這是為什么呢?之前對她這個媳婦不聞不問的,可是現在了又如此闊綽,態度完全不一樣了。
“月嬋。”秦李氏叫住了正在發愣的蘇月嬋。
“婆婆。”蘇月嬋回過神來看著秦李氏。
“算了,你忙吧,我先走了。”秦李氏話到嘴邊,卻還是打住了,說了聲便出了門。
這算什么了?蘇月嬋看著秦李氏離去的背影,想著之前她叫住自己,原本又是想說什么呢?“管他了,不說我也不愿意聽了。”蘇月嬋搖了搖頭,便準備把臟衣服拿去小河邊去洗了。
“你婆婆她們走了?”剛轉身,就聽到貞三娘的聲音從后面響起。
“三嫂,進來坐吧。”看到貞三娘,蘇月嬋覺得親切一些,也很感激貞三娘剛才在秦李氏面前幫她說話。
“月娘,今一大早的你又上山去了,不是跟你說過了嗎,不要一個人上山去,山上危險,有什么難處你跟三嫂說啊,我能幫的也一定會幫的。”貞三娘沒有問及在這件事情上,秦李氏是如何處理的,怎么說她也是個外人,在之前她說了那一番話之后,也就回自己家去了。不管是秦李氏還是王淑芳,相信她們都不想有她這個外人在場看著的。
“三嫂,你們家也并不寬裕,偶爾一次兩次還行。我知道三嫂待我好,可是有些事情我也得自己解決,總不能一直靠你們救濟啊。我在家識得一些草藥,就想著上山采些草藥,興許也能賣些錢。今天回來有些晚,又有些狼狽,才想著悄悄回家,免得被人看見又問東問西的,卻沒想到還是被人看到了。”而且還偏偏那么巧,就被秦家大嫂給看到。看來該來的還是會來,怎么也躲不了。蘇月嬋在心里想道。
“現在這樣也好,就算這事是你婆婆指使的,可被說出來,她也不能明著再做什么了。”貞三娘的想法其實是跟蘇月嬋想得一樣的,這事說秦李氏完全不知情,完全是王淑芳一個人這樣做的,怎樣都說不過去。
“是啊,事情也算是解決了吧,我婆婆說讓大嫂給我送些冬衣和棉被來,每個月還給二兩銀子、十斤米,出手還真是闊綽哦。”蘇月嬋的話中有一絲的不屑。只不過如此一來,也暫時的解決了她眼前的困境。
“這你就不知道了,你婆婆的父親以前做過知府,你公公可以說是入贅進李家的。不管怎么說,哪怕后來你婆婆的父親告老還鄉了,但身上畢竟還有些銀子,而你婆婆也可說是知府家的小姐,自然也出手闊綽了。”這些也是貞三娘嫁到這個村子里來后,聽那些三姑六婆說的。
“既是入贅,那為何他們家的孩子沒有姓李呢?”蘇月嬋想著,這說來她公公還是上門女媳了,那他們所生的孩子應該隨母姓才對啊。
“在知府大人還在的時候,他們家的孩子都是姓李的,后來知府大人死了,你婆婆也為了讓秦家也有后人,就讓中間的兩個兒子隨父姓秦,就大兒子和最小的那個女兒姓李。”
聽完貞三娘的話,蘇月嬋也知道秦家老二為何在那個家里不被喜歡了,老大隨母姓,自然深得秦李氏的喜歡,而老二老三隨父姓,算起來也可說是秦家的兩個兒子,當爹的自然也會比較疼愛小的那個,而她家相公也就成了爹不疼娘不愛的,可憐的孩子。在如此不公平對待的家庭中長大,不知道那個秦家老二,她相公到底會是怎樣的一個性格了?此時蘇月嬋倒是對她未見面的相公起了好奇心。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