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還沒有喚醒沉睡中的樓蘭國時。意思的大臣們已經在樓蘭宮殿一層的大廳中等候了。他們相互間議論著邊關的戰事,國庫的空虛,以及枯水期下游的樓蘭百姓應該如何讀過的問題。
樓蘭的國王如同一位老者,一身白衣,白發,白須。笑容慈祥,體態微胖。他步履蹣跚的走到純金打造的椅子前,眾人整齊的站成兩排,面向樓蘭國王,單膝跪地,將右手放在左胸口行大禮。
右邊隊伍的最前面分別一次站著大王子慕思耶,二王子穆海天,三王子廖日耶魯。
“各位愛臣,今日有什么事需要共議?”樓蘭國王看著宮殿里的大臣問。
廖日耶魯想起了昨日他的母妃魯雅王妃交代給他的話,就走上前說:“兒臣有事公議,今日邊關戰事吃緊,民不聊生,兒臣愿帶兵擊退匈奴保我邊疆和平,但須糧草三百旦,戰馬一百匹,精兵三千。”
“這個不是不可以,但是。。。。。。”樓蘭國王語言又止。
“國王,萬萬不可,若是以我國全部兵力都去抗擊匈奴,漢朝一旦來犯我們豈不是無可御敵之兵。”兵部大臣進言,生怕樓蘭王答應了三皇子的去請求。
“父王,兒臣有事公議,現處于枯水期,糧草的儲備和馬匹的購置都需要大批的銀兩,國庫連年空虛,實在無法招兵買馬,平定我樓蘭邊界。”穆海天把自己管理軍隊不善的責任退的一干二凈,他誤導大家認為沒有兵馬打仗,是因為國家經濟問題造成的,這樣就順理成章的變成了大王子慕思耶治理樓蘭經濟不善的問題。
“父王,就樓蘭經濟兒臣有事要公議。”慕思耶向前走了一步說。
“樓蘭年年向匈奴和大漢進貢,國庫空虛也是正常的,年年入不敷出,如今兩年枯水期嚴重,你不必太自責。”樓蘭國王慈祥的笑著。
“父王,兒臣要公議的是‘通關稅’。我國地處通商要塞,每日往來的商隊行程了龐大的通商隊伍,他們為了躲避馬匪和大漠的狂風,樓蘭成了他們的畢竟之路,樓蘭依通商之路而形成國家,通商之路也是因為有力樓蘭才能暢通無阻,如今收取通關稅是因為,我們需要加派巡城的兵力,擔負起保護商隊和貨物的責任,也是為了緩解國庫空虛,囤積兵馬。”慕思耶說著從懷里掏出竹簡丞給樓蘭國王說:“‘通關稅’的詳細情況我已經在竹簡中寫明。”
國王打開竹簡仔細的看著,大臣們在小聲議論著“通關稅”的利弊。穆海天看著陛下的表情變化,心理暗自揣測父王對“通關稅”的想法。
樓蘭國王閱完哈哈大笑到:“不虧為樓蘭國的大王子,心思周密,智謀過人,從五日后起行‘通關稅’令。”
“兒臣愿意替大哥分擔,行‘通關稅’令。”穆海天雖然沒有弄明白通關稅是什么,但是一聽就是和白花花的銀子有關系的事,于是自動請纓。
“還是讓慕思耶辦吧,他精通多過語言,處理事情考慮周全,你就練好兵,有用找你的時候。”樓蘭國王明白穆海天的用意,國庫也有穆海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