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迎來了開業的日子,西街半條街都圍滿了人,我們全體員工,整齊的穿著工服立于酒樓門前。陸清清請來了芙蓉鎮商會的會長給剪彩。
吉時一到,鞭炮齊鳴,舞獅舞龍,看熱鬧的人在拾錦樓門前圍得水泄不通。拾錦樓的牌匾被一塊大紅布蒙著,揭牌儀式后,賓客陸續入席。
邀請的貴賓有兩桌,被安排在豪華VIP包房,因為怕人不夠多顯得不熱鬧,本來一眾親朋好友是被安排在酒樓一樓大廳的,親朋好友有四桌。沒想到人太多,一樓大廳爆滿,四桌親朋好友安排到了樓上雅間,其他雅間也爆滿。又來的一些食客,有能等的就等一等,有不想等的就走了,有看著大富大貴的官或商,我都請去了VIP套間。
酒樓的裝修已經讓來賓眼睛不夠用,即便因人多酒菜上得慢,裝修的新奇,也夠大家品頭論足不會覺得太無聊了。
等酒菜一上,大家又覺得舌頭不夠用。因為預料到菜品會大受歡迎,所有我們宴請的賓客算上VIP套房也才六桌。所以不論三個區域檔次,單論分量,每桌都是擺得滿滿的十六道菜,已經很講究了。
而那些花錢來的賓客,依然是知道今日酒樓有活動的,所以不夠吃又再點,看見別人的好吃也再點,點來點去不知道多吃了多少。
在一樓大廳吃飯的都是普通老百姓,自然沒吃過這么多好吃的,趁今日打折,恨不能挨個嘗一遍,都點了很多菜。尤其是辦了會員卡的人,雅間的還好,多少有些體面在,不好意思連吃帶拿的。一樓辦卡的,大多平頭百姓,不在乎那個,趁本次餐費五折,都多點了不少,打算吃不完帶走,反正這便宜得占足了,這么好吃帶回去給家人嘗嘗也好。
幸虧酒樓大廳、雅間和VIP套房三個區域的菜譜是不同的。
酒樓大廳的菜譜,比較大眾化,價格不是很高,而且都是時蔬類和肉類這等應季且貨源充足的食材。別以為冬天只有白菜蘿卜土豆,就做不出幾個菜式,光有土豆就夠整出一桌土豆宴來。所以,一樓的菜譜,只是食材種類沒那么多,菜式的選擇是不少的。
而雅間就加了一些制作工藝復雜的菜品,像膠原雞、佛跳墻這類耗功夫的都得提前一天預定。還有一些比較貴些的或非應季的食材做出來的菜式,總體上比一樓大廳的檔次高些。
VIP套房嘛,那就貴的離譜了,雖然山珍海味我做不出來,但是我有倆位有本事的大廚啊,尤其是張勤,不愧是個有天分的,經過我的培訓,人家能舉一反三,有些我見過吃過不會做的菜,跟他詳細一說,人家就能給我做出個八九分像來。有些舍得花錢的顧客也可以點化入灰晶的菜,那樣更美味健康,當然價格也很可觀。所以VIP套房的菜貴!貴在環境、貴在食材、貴在菜品新奇精致。要知道,一顆灰晶能兌換五千兩銀票啊。只要你有錢,哪怕每道菜里都化一顆灰晶都行,誰讓有錢人吃的就是一個貴!不過本店有規定,灰晶自備!開玩笑,萬一賒賬,誰墊得起。
從早上熱鬧到晚上,我們邀請赴午宴的賓客走了之后,來大廳的食客零零散散的就沒斷過,因中午吃得好的食客四處吹噓般的宣傳,到了晚上又有好多特地趕來,甚至有的下午就來預定雅間了,三個區域,只有VIP套房沒有訂滿。所以,今天的拾錦樓簡直就是饕餮盛宴。
整整忙了一天,吃到最后,即便我準備得夠充足,食材也供應不足了。看見大家這一天累得連口水都顧不上喝,餓了也是隨手拿起個包子墊吧一口就接著去忙,我很是過意不去。
看著食客們散得差不多了,我讓二位大廚歇口氣然后專門整治了一桌好飯好菜,打算打烊后來一個慶功會,大家好好吃一頓,打打氣。
趁收尾的功夫,賬房先生來找我匯報戰果。這個賬房先生是陸清清找的人,打得一手好算盤,人又可靠。他應該是個見過大世面的人,淡定的跟我匯報著:今天酒樓一天的營業額是五千五百三十兩。其中一樓大廳營業額為四百二十五兩,二樓雅間七百零五兩,后宅VIP套房四千四百兩。其中,凈利潤兩千五百六十兩。
我滴老天爺,這個數字簡直讓從前開包子鋪的我仰望。
為了慰勞一下大家今天的付出,我給每個人封了一個十兩銀子的紅包,大家拿到紅包都很開心,連連跟我表決心努力好好干。
跟姜家老兩口回到包子鋪已經很晚了,因為都很累,回去就睡了。這個包子鋪如今就是個住處。其實,我有個想法,正在醞釀中,還沒有和兩老兩口提。
前段時間六子找過我,說小乞丐里有幾個大一點兒的,想來酒樓找份活計,可是自己又什么都不會,問我能不能先當學徒。
這事兒我考慮了一段時間,想自力更生不當乞丐是好事兒。本來我想把包子鋪改造成酒樓衍生的菜品做外賣,但是,現在酒樓這么忙,有些顧不上,又有六子提的這個事,所以我決定把包子鋪改造成培訓基地。
就把那些小乞丐里有志學得一技之長的培養成我的后備軍吧,畢竟我的夢想是把拾錦樓開遍全國。
決定好了這事兒,第二天我就跟姜老兩口提了一下。因為張羅開酒樓這事兒,挺超乎她們預料的,本來她們以為我也就是覺得包子鋪小,張羅著開一個小飯館。
沒成想我有這么大能力,張羅起拾錦樓這么大的酒樓,她們一點一滴的見證了我的能力。所以好多事,拿主意的時候,她們就大多不太提反對意見了。我說開培訓基地的時候,姜大娘知道我是給自家酒樓培養人才,出于穩妥她建議我跟相當學徒的小乞丐簽賣身契。
我能理解她的想法,畢竟是無家可歸的小乞丐,簽了身契,就是我的人,將來好把握。根據這時代人們的觀念,大多都會這樣做。包括六子,在我跟他說想做學徒得簽身契的時候,他竟然覺得是理所當然的,畢竟小乞丐都是沒有家的。簽了身契,從另一方面說,也算給了他們一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