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能和我抱怨親爹抱怨出一篇陳情表來,叉叉仍舊要繼續和語文背誦作斗爭,這是她逃不過的劫,除了打敗和失敗,沒有第三種選擇。
她四仰八叉的躺在我床上背誦,我偶爾出聲糾正錯音。她磕磕絆絆的讀完第三遍后,開始胡說八道:“感謝秦始皇,當年焚書坑儒絕對是用心良苦為了造福后人,你看看這些破古文,不是明清的就是唐朝的,這個什么王勃就是初唐的,你看看《滕王閣序》有多長!有多長!”
這個午休我睡的并不好,叉叉床上不時傳來翻身和翻書的聲音,我和她直線距離兩米都能感受到她的煩躁,而心怡的床上則是低低的抽搐聲,快到十二點半時我睜開眼,碰巧對上了斜前方舍長的,她對我微微一笑。
我的世界里有一個名叫化學的看不見底的大坑,叉叉的世界里另一個她早已穿越在斬殺文人雅士,而心怡的世界里,全是戀愛的傷感和痛苦。
同一個時間,我們為不同的煩惱困惑著,在小小的宿舍里輾轉難眠。
十七歲的年紀,我們這些沒見過大世面的初成少年人,守著自己的一方天地,艱難被放大,痛苦被放大,然后看著它們填滿自己的小小世界。
我姐曾對我說,此時此刻的當下并沒有的想象中的重要。她已經離開林城,所聞所見都是更廣闊的世界,在她的眼里,高中生活已經是記憶里一個笑淚交加的片段。
而我卻記得,她十七歲時因為一道沒拿到分的物理題自責的樣子,她在校慶時甜美的和班里男生說話的樣子。
我姐忘記的樣子,是我眼中她最好最好的樣子。
那樣小題大做斤斤計較的情緒變化,都叫做十七歲。
而我十七歲。
下午連著兩節課都是化學,也就連著兩節課都是自習。
小年輕上課很少提問,不知道她是被我們埋頭學習的氣勢震住了,還是看出了我們對回答問題的抗拒,幾乎每一個被她點名的同學都要耽誤五分鐘——前兩分鐘搞明白在講哪道題,再花兩分鐘尋求身邊同學的幫助,最后一分鐘艱難的吐出不確定的答案。
五分鐘一個問題,小年輕耽誤不起。
但是最近教師評比的風頭正盛,老班很多次警告過我們,教室的攝像頭是全天開放的,上課都規矩點。
受這件事的影響,小年輕又開始重新提問。
我正在改蘇正陽給我判的試卷,畢竟是耗費了幾個小時完成的卷子,正確率可觀,我不禁有些翹尾巴,得意勁都寫臉上了。
然而我忘了這是在課堂上,小年輕滿教室尋找回應她的人,所有人都死氣沉沉如臨大敵,全身每個毛孔都寫著戒備,就我一個人開心的像是回光返照。
滿臉都是“不就是化學嗎,有什么難的”的欠揍表情,乍一看還特別有自信。
下一秒我就被點了。
叉叉給我指出題號,選擇題。
“油脂皂化后可用什么方法使高級脂肪酸納和甘油分離?!?/p>
我看了看選項,第一次這樣有底氣:“選D,鹽析?!?/p>
小年輕鼓勵的點點頭:“下一題呢?”
下一道是命名題,蘇正陽給我留的卷子上有,上課前我剛把那部分的筆記背下來了。
“系統命名的話是4—氯甲苯,習慣命名是對氯甲苯?!?/p>
小年輕眉眼彎彎,蘋果機飽滿的頂住的臉上的眼鏡,仍舊是那個親切的知心姐姐。
“有進步,坐下吧,大家都要像寧晨學習啊?!?/p>
蘇正陽丟給我一個“不愧是我徒弟”的眼神,我屁顛屁顛的接住,回贈他一個“來日方長再接再厲”的假謙虛眼神。
我并沒有注意到,小年輕不斷贊揚我的喜悅聲音,我這個當事人不放在心上,其他人聽不進去,她像是一個和孩子說話的母親,這兩道題不難,她卻會因為我一點點進步就開心的不成樣子。
可是我們卻都忽略了。
在我背化學的日子里,蘇正陽也逐漸安靜下來,抓緊一切時間背單詞做閱讀,不再一有時間就跑到操場上閑逛,或者是在樓道里吹風。
不僅僅是我們兩個,全班都彌漫著緊張的氣息,被暖氣烘烤裹挾著睡意,讓每一個白日都過的飛快。
期末考試要來了。
小學時,科學課老師突然發火,停在講臺上不再繼續講課。
——好像所有老師都會這一招,生氣了就不說話,停下來,默默的看著你,看到你渾身寒意,不得不放下筆坐好,等候她把你的罪過娓娓道來。
那節課就是這樣,那個慈眉善目的科學老師不擅長高聲訓斥,于是我們在沉默中一個接一個坐好,雙手交叉放在桌面上,膽怯的看著她。
她若有所思的問我們,老師不講課好不好。
全班齊聲,不好。
她又問,你們想上課嗎?
全班再次齊聲,想。
她的第三個問題姍姍來遲,你們覺得老師不講課時間過得慢還是過得快。
這次我們沒有齊聲。
十一歲的腦袋里裝的都是偶像劇和衛龍魔法士,哪里能參透這個中年老師的心思。
幾個學生被她點起來,猶豫不覺得說“快了...”,看一眼老師的眼神,急匆匆糾正,“慢了慢了...”
我也回答了這個問題,不是被點,而是主動的。
我的科學成績一直都是九十五分以上,因為成績的原因,科學老師是所有老師里對我態度最好的一個,當然很可能是因為她不清楚我其他科成績。
我肯定地說:“慢了。”
“為什么慢了?”
“因為沒有事情做,所以就慢了?!?/p>
時間流逝的快慢速度的確不同,看動畫片時過的飛快,剛看到片頭曲馬上就看到了片尾曲,而考試的時間就無比漫長,我大腦一片空白試卷也一片空白,每次抬眼看表都會讓我發出掛表是不是沒電了的質疑。
我記得科學老師很疲憊的一笑,招手讓我坐下了。
她沒有告訴我這是不是她想得到的答案,但是這個結論卻留在了我心里。
忙碌,時間就跑得快,無所事事,時間比你還不著急。
如今的備考,是第一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