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了一個高中的故事,平凡,真實,像是一個高中女孩碎碎念的細枝末節,有不理解,抱怨,小悸動和小幸福。
當初那些了不得的情緒了不得的話,原來兩年后的我形容起來,真的會覺得小里小氣的。
拿不上臺面。
青春里的事情更適合出現在少女心泛濫的日記本里,說出來只會讓人覺得像是小孩子過家家。
曾經青春里的我,是頂煩大人們說這些話的。
一轉眼,竟然成了大人。
到今天為止,關于林城樺實高中的故事,已經連載了三十天。
這三十天里,我大學開學,上課,拍攝影課作業,學鋼琴,攀巖游泳,準備校慶演出,忙著參加比賽,又認識了好多新朋友。
這三十天里,樺實高中剛好過完一個學期。寧晨發奮學化學,背書記筆記,刷完無數道我現在只會大腦一片空白的化學題,背著我曾經頭痛的英語課文,迎著曾經高懸在教學樓上空的月光,走著我曾經走過的,凌晨五點上學的路。
二十歲的我,和十七歲的她,究竟誰活的更好一點。
寧晨正在經歷著上學生涯中最難熬的階段。聽不懂的課,做不完的作業,考不完的試。
寧晨正在經歷著人生最美好的階段。有知心的小姐妹,喜歡的男生,有憧憬中被美化的未來。
十七歲的寧晨一定覺得,上面的話,第一條的份量會大于第二條。
我很想把她拉到未來,告訴她,不是的,十七歲的美好遠大于苦難,你要珍惜啊!抓住啊!但我想她才不會聽。
這個故事里我融入了太多自己的私心,很多時候,我都能在這些人的身上,看見我同學們的影子,老師們的影子,我自己的影子。
那個短發,愛吃愛笑,喜歡定計劃,喜歡加油打氣又三分鐘熱度的女孩。
那個一點也不出眾,卻敢穿著校服大咧咧躺在地面上,動不動就因為小姐妹的玩笑吵鬧,和喜歡的男生拌嘴的小姑娘,她可真美好啊。
后來的我望塵莫及。
故事讓兩個時空相連,二十歲的我可以和十七歲的我面對面聊天。年長的苦口婆心,年幼的心不在焉,兩張相同長相不同氣質的臉。
我的身上一定丟失了一些東西,當然也得到了一些。
寫這個故事的時候,我一直在想,十七歲和二十歲究竟哪個更好。
我喜歡二十歲的自由果敢,也喜歡十七歲的膽怯莽撞。
都好,故事帶著我一點點摸索出這一路的軌跡,曾經的情緒回到我的身體里,帶給我再一次回到高中教室的殊榮。
我還年輕,所以多寫一些吧。
十七歲的我和二十歲的我互相感謝。沒有誰欠著誰,這一路我們已經走的很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