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禮接過‘銘牌’,便是從兩名士兵中間穿過,進入‘敬師堂’當中。
這一進來,方孝禮立馬感受不同,哪怕是連空氣當中,亦有著一股讀書人的浩然之氣繚繞。
方孝禮瞬間想了明白。
“這里畢竟曾是孔子學堂,而從孔子時代至今,也過了千年時間,這個過程當中,讀書人所積聚的浩然之氣自然恐怖。”
方孝禮微微一笑,而這里的浩然之氣似乎與他更加親近,讓他如沐春風一般。
他一眼掃去,整個敬師堂中皆有士兵守衛,每一個人都實力不俗。
“這恐怕是為了防止妖族破壞,畢竟都是莘莘學子,未來朝廷棟梁,若在這里出了事情,對整個開元皇朝都是巨大打擊。”
“對了,你們是哪一區的?”
“我啊,在乙區。”
“不湊巧,我在丁區。”
“原來兄臺與我一般,我也在丁區,來的時候,我聽人說,丁區在那邊,我們一起吧。”
“諸位注意了,甲乙丙丁順應東南西北四區,找到你們的考區,盡快入座。”一名兵士開口說道。
方孝禮聞言,朝著西邊走去,很快便是發現了丙區。
在找到自己的位置之后,方孝禮坐下,隨后開始檢查起桌面東西。
筆、墨、紙、硯、清水,還有一張干凈宣紙。
宣紙是用以打草稿之用,而清水是用來凈筆。
而在他座位的兩邊,則是用矮墻隔開,坐下之時,兩側無法交頭接耳,而身為主考官,卻可一覽無余。
另外墻壁統一刷白,上面不留一點污垢,在方孝禮入座后不久,陸陸續續又是進來上百人。
每一區大致可容納二百五十人左右。
半個時辰之內,陸陸續續有考生走了進來。
方孝禮一一視察,發現進來之人,有的人神情呆滯,弱弱走到自己位置,坐下之后,就是一動不動,嘴里念念有詞。
方孝禮一聲嘆息,此人怕是臨時抱佛腳,幾乎沒有登榜的可能性。
科舉并不同于一般考試,尤其是如此正式、正規的考場,不論是平日多么努力,但在這里,心理壓力同樣會成為一種負擔。
接下來的時間之內,方孝禮又是不斷觀察。
發現有人神情淡然,但身上文氣不足,恐怕文膽夠了,但讀書卻不淵博。
不久之后,方孝禮發現一人進來,幾乎前呼后擁,而中間之人,器宇軒昂,眉宇直視前方,甚至微微抬起,從不低頭往地上看。
“君子遠足見,此人一身正氣,說不定是勁敵,就是不知道他是誰……”
恰在這時,那名男子目光也落在方孝禮的身上,微微一愣,旋即頷首。
“鐘兄,那人是誰?”
“不認識。”
“那你怎么和他點頭?”
“有一種奇怪的感覺,今年的科舉說不定有趣極了……”
圍繞在男子身邊的人開口說道。
“鐘兄……難不成是鐘鳴一?”方孝禮想了想,心道,“應該就是他,鐘姓不多見,尤其一身書氣。”
“而那些圍繞在他身邊的人,應該都是認定鐘鳴一此人必定榮登皇榜,現在巴結,交涉,是為了往后鋪路。”
……
“兄臺,你是誰?哪里人?”
這時,在方孝禮旁邊座位有一名差不多年紀的男子開口道。
“寒山鎮,方孝禮。”
“敝人,陳浩。”那人說完之后,就是坐回自己位置,不再言語,顯然在他心中,寒山并未出現過什么厲害的人物,不值得巴結。
又過了小半刻時間,丙區該來的全部來了,唯有五六個座位空著,或有急事,或者直接缺考。
此時,從外邊走進來四名文官,一身官袍,方孝禮一眼望去,四人一身正氣。
接下來時候,由一名文官上前宣讀科考行為規范,行為準則等一系列范文。
方孝禮聽完之后,總結為四個字——‘不要作弊。’
隨后時間,四名考官開始分發試卷。
當方孝禮接到試卷之后,將整個卷子攤開,依舊有很長一段部分落在外面。
“這次科舉,共為三天,所以并不急于一時。”
方孝禮有了定論,開始慢慢審查起試卷開來,一般卷子都由‘太學宮’‘東書府’共同出題,并且審核,少有出錯,只是方孝禮已有習慣,慢工出細活。或許后文當中,亦有前文的線索也是不定。
這般審視,竟然是過了大半天的時間,連考官經過方孝禮也是不曾注意到。
嚴知士年近四十,三十又二成為進士,入朝為官,至今已有七年余載,歷經兩次科舉,算上這次,共是三次。
今年,他被分配到丙區。
在整個丙區當中,唯一值得注意的也就只有鐘鳴一,若此次科舉他能進等,必定收入門下,成為弟子。
而其余之人,在進來審視之前,就已經大致了解,恐無一人能在鐘鳴一之上。
而與鐘鳴一齊名‘蘇志明’以及‘上官紀’顯然是被分配到另外區域,不得同場,否則極有可能出現大亂。
他一一從每個考生身上看去,當落在方孝禮身上之時不由微微一愣。
還未動筆?
這倒并不少見,然而卻讓嚴知士有一種錯覺。
不像是要棄考,因為他與往常見過棄考的考生并不一樣,神情當中極為自然,像是在讀書一般,沒有壓力,不時眉頭皺起,露出思索之意。
“方孝禮么?”
嚴知士從試卷之上看到方孝禮的名字,記在心中,或許今年的科舉會殺出一匹黑馬也不一定。
當方孝禮徹底審查完一遍之后,發現天色已經接近黃昏,不由微微一愣,“時間竟然過得這般快速么?”
此時,他才注意起桌案邊上放著的餐點已經冷卻,這才感覺到肚子有些空乏,隨手拿起兩個饅頭就是塞到嘴巴當中,又是喝了幾口水。
這些都是朝廷提前準備,供考生以及考官享用,畢竟三天時間,不得離開考場,一切伙食,都只能從簡。
而在方孝禮進食的時間,他的耳邊不時響起有人抱怨的聲音。
“這題怎么這么難啊,以前居然都沒有接觸過,完蛋了,這次肯定沒有希望了……”
“這個算術題也是……三位數的乘除……這要算到什么時候啊,就算三天都用來算這一題,而這一提勉強答對,也根本沒有其他時間做下面的題目了……”
“還有這個問答題,孔子曾游說六國,那么這六國的先后順序是什么……我哪里知道啊。”
“我不考了……”
有人提前棄考,而一旦離開考場,則視為主動交卷,不得再返考場。
自然,若想行方便的話另當別論,有專門考官跟著,就算晚上睡覺,也只能趴在桌案上。
方孝禮望眼過去,鐘鳴一氣定神閑答著考題,并未露出為難之色。
慢慢的,天色徹底昏暗下去,而此時,半空當中,突然亮起一道光芒,如同白晝一般,所有考生不由抬頭。
“那個是‘定光珠’!”
方孝禮曾遠足,自然聽說過定光珠,此珠子如頭顱般大小,晶瑩剔透,但卻需以文氣不斷注入,一經使用,則如白晝一般,而文氣停止,定光珠則變成普通的珠子,不曾想到,這‘定光珠’會在科舉之上見到。
此時,方孝禮開始研磨,終于要準備動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