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醫坊的石榴花炸開第一簇紅時,李承乾正對著新刻的“防暑降溫“木牌長吁短嘆。茯苓舉著木牌左看右看:“殿下,您把'暑'字刻成'署'了,難不成要讓太陽去衙門上班?““住口!“李承乾鼻尖沾著石榴花粉,袖中掉出半塊刻廢的木牌——上面歪扭刻著“小滿涼涼“,“
朕這是...這是警示暑氣,見了咱們就得署名投降!““投降的怕是您的刻刀,“林小滿笑著接過木牌,指尖劃過他手背上的曬痕,“西市的胡商爆發頭痛嘔吐,張醫正說是'日頭咒',正在給人灌熱姜湯。“她忽然瞥見他腰間的牛皮袋,“里面裝的可是我曬的荷葉干?“
話音未落,渾身沾著波斯香料的胡商撞開院門,頭巾上的汗珠滴在青磚上:“林醫神!我們商隊的人發熱頭痛,老醫正說要在正午曬背驅邪...““高熱、惡心、無汗?“林小滿抓起體溫竹片和藿香正氣水,“可能是熱射病——殿下,把女醫坊的冰窖鑰匙帶上,再帶二十個琉璃噴壺!“
西市波斯邸店的氈帳里熱得像蒸籠,羊毛氈墻被曬得發燙,空氣里飄著沒藥與乳香混雜的氣息。張醫正正舉著點燃的艾草在病人頭頂繞圈,煙霧熏得他連連咳嗽:“日頭咒需以火克火,曬背三炷香便可驅邪...““克火不如克熱!“
林小滿掀開病人衣襟,指尖觸到滾燙的皮膚——這具被烈日灼傷的軀體,正像她在現代急診見過的熱射病患者。她解下腰間的琉璃噴壺,往浸過薄荷水的葛布上猛噴:“張大人可知,人體體溫超過40度,臟腑就像被放在火上烤?“
李承乾忽然舉起從冰窖運來的青銅冰鑒,里面的冰塊撞擊出清脆響聲:“暑氣不是喜歡烤人嗎?朕偏要讓它嘗嘗萬年寒冰的滋味!“他指揮胡商將冰塊敲成碎末,用絹布包了敷在病人頸側、腋下,“當年征高句麗,朕的將士中暑就是靠這個退燒的!“
張醫正湊到病人床前,老花眼盯著體溫竹片直犯暈:“此癥當發表散寒,《傷寒論》明言...““明言要辨證!“林小滿將藿香正氣水兌入井水,用竹勺撬開病人牙關,“您瞧這紫紺的指甲、干燥的舌苔,分明是熱盛傷津,再喝熱姜湯便是火上澆油!“
她轉向胡商首領,“把你們的駱駝皮水袋全換成琉璃瓶,裝冰鎮荷葉茶,每刻鐘喂半盞。“打臉升級:當波斯祭司遇上冰鎮療法正忙亂間,波斯商隊的大祭司掀開氈帳,頭戴嵌滿寶石的黃金冠冕,手持蛇形權杖:“醫神大人,我以波斯火神之名起誓,唯有曬背才能...““那就讓火神先嘗嘗冰塊的滋味。“
李承乾突然將一塊冰塞進祭司掌心,凍得對方驚呼著甩動手,黃金冠冕都歪了幾分,“在我們大唐,治病不靠火神,靠這里——“他指著自己的太陽穴,又晃了晃手中的體溫竹片,“還有這個能測熱度的神器。“
林小滿趁機翻開從波斯帶來的羊皮卷,上面畫著太陽神密特拉的圖騰:“祭司大人,您看這太陽神的戰車,車輪是不是像發熱病人的瞳孔?“她用棉簽蘸取病人眼分泌物,放在顯微鏡下,“真正的'日頭咒'是這些比灰塵還小的暑毒,遇冰則亡。“
波斯祭司盯著顯微鏡里模糊的病原體,黃金面具下的聲音發顫:“這...這是密特拉的試煉?““是讓您的信徒別再曬背的警示。“林小滿將冰鎮薄荷水遞過去,“每天用這水擦拭身體,比念誦千遍圣歌更有用。“
午后,當第一個病人能喝下冰鎮綠豆湯,張醫正的錯題本上又添了驚世一筆,這次用波斯文和漢字雙寫:“熱射病忌熱療,當辨清熱與散寒。附:冰塊敷身竟比艾草熏烤有效百倍!“他忽然看見李承乾正用刻刀在冰鑒上鑿刻花紋,冰塊碎屑落在他名貴的朝服上:“殿下這是...““給冰鑒刻上消暑符,“
李承乾頭也不抬,刻刀在冰面劃出歪扭的“涼“字,“等明年夏天,每個胡商的駱駝隊都要配一個,看日頭咒往哪跑!“暮色漫進西市時,波斯商隊抬來鎏金香爐,說是要供奉“冰鎮女神“。
林小滿看著香爐里飄出的不是檀香而是薄荷煙,哭笑不得:“不如把這些香料換成冰片,掛在氈帳里驅蟲。“歸途中,李承乾忽然從袖中摸出個錦盒,里面是枚刻著太陽圖案的銀鐲,鐲身嵌著米粒大的水晶:“波斯祭司說,這是從波斯波利斯王陵出土的,能鎮住所有炎熱...“話未說完,銀鐲突然卡在林小滿手腕上取不下來,他急得直跺腳,“肯定是剛才鑿冰時手滑刻小了!““那就戴著吧,“
林小滿看著月光下閃爍的水晶,忽然想起現代急診室的玻璃體溫計,“就當是暑毒給咱們的定情信物。“長安城的燈火映著西市的駝鈴,女醫坊的燈籠上新加了幅畫:穿胡服的女子手持冰鑒,旁邊歪扭刻著“李承乾制“。波斯邸店的氈帳里,胡商們正用她教的方法給駱駝冰敷腳掌,偶爾傳來低低的驚嘆:“大唐的醫神,連太陽都能治!“
夏夜的風帶著薄荷香,李承乾忽然抓住林小滿的手,借著月光看清銀鐲終于戴上:“在波斯神廟求的第六簽,祭司說'醫心融暑,刻木為冰'...“他耳尖通紅,聲音輕得像夜風,“現在信了吧?你治得了暑毒,我刻得了冰鑒,等天下暑瘟都消了...““就把刻刀換成銀鐲,把冰鑒換成婚盒?“林小滿笑著接過話頭,指尖劃過他掌心的刻刀繭。
遠處,張醫正的馬車正往西市駛來,車轅上赫然掛著塊新木牌,雖然“暑“字還是歪的,但總算沒刻成“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