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大虞王朝之朝堂風云

第十六章種地

朱雀大街西牌樓下的“圣元恩濟粥棚”已然成了京都一景。

每日清晨,裊裊炊煙混合著濃郁米香升起,伴隨著衙役洪亮的“圣恩浩蕩”宣唱和百姓們虔誠的“萬歲”呼聲,構成了一幅奇異又充滿生命力的畫卷。

人潮涌動,各個感激涕零,皇城根下仿佛真有了幾分“圣元盛世”的虛影。

然而,石府那方寸天地里,廊檐下裹著舊披風的石卿(石青青),目光卻早已越過眼前的熱鬧,投向了更遠、也更沉重的未來。

他(她)摩挲著袖中烏黑的炭筆,指尖冰涼。現代靈魂深處的警鐘在鳴響:施粥,是救急,非救窮。

持續的、不勞而獲的救濟,終將腐蝕人心,滋生惰性,甚至引來更多并非真正走投無路、只想占便宜的“流民”。

這并非她石卿想要的“濟困”,更違背了她“授人以漁”的現代理念。石卿這具身體的記憶里,也隱約浮現出歷史上大規模施粥后期流民聚集、治安惡化、甚至引發騷亂的片段。

“陳伯。”石卿(石青青)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喚醒了侍立一旁的老管家。

“老奴在。”

“這幾日…領粥者,登記幾何?其中…青壯勞力,占幾成?”炭筆在指尖靈活轉動,如同他(她)高速運轉的思維。

陳伯立刻躬身,取出一卷粗糙的名冊——這是周文清在粥棚協助時,按石卿卿之前的吩咐,盡力記錄的:“回大人,五日來,登記在冊者已逾兩千三百人。其中青壯男子約八百余,婦人可操持重物者約四百,余下多為老弱婦孺及孩童。”他頓了頓,補充道,“名冊簡陋,多有重復或遺漏,且…恐有不實登記者混跡其中。”

石卿(石青青)微微頷首,對這個結果并不意外。他(她)的目光落在那對擺在庫房角落、在昏暗光線下依舊流轉著溫潤光澤的“雨過天青”梅瓶上。

謝家的“歉意”,除了那變成皇帝“仁德”的一千兩銀票,還有這些價值難以估量的珍玩。它們很美,卻冰冷無用,如同世家堆砌在庫房里的金山銀山,于這滿城饑寒何益?

“備車。”石卿(石青青)攏了攏披風,緩緩起身,動作因身體的虛弱而略顯滯澀,但眼神卻銳利如初,“入宮,面圣。”

***

年輕的皇帝虞泯端坐御案之后,案頭堆疊的奏章似乎比往日少了幾分沉重。

他俊朗的眉宇間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輕松,看向殿下躬身行禮、臉色蒼白卻眼神清亮的石青(石卿卿)。

“石卿平身。”虞泯的聲音帶著一絲溫和,可見對石卿最近的表現十分滿意,“你前日所奏‘圣元恩濟’粥棚一事,辦得極好。民心所向,朕心甚慰。”

他指了指案頭一份奏報,“朱雀大街每日盛況,內侍省皆有詳錄。百姓感念天恩,聲震九霄,此乃卿之功也。”

“陛下謬贊。”石卿(石青青)聲音氣弱,卻字句清晰,“此乃陛下仁德感召,臣不過奉旨行事,何功之有?況…施粥之舉,僅能解一時之饑,難除百世之困。”

虞泯目光微凝:“哦?卿有何高見?”他敏銳地捕捉到了石青卿中的深意。這個新科狀元,總能給他帶來“意外之喜”。

石卿(石青青)再次躬身,從袖中取出一份早已準備好的奏疏,由侍立一旁的雷虎恭敬呈上。

“臣斗膽,請陛下御覽。”

虞泯展開奏疏,依舊是那鋒芒內斂、力透紙背的炭筆字跡:

【臣石青再奏陛下:】

【圣元恩濟,澤被蒼生,萬民感戴。然,粥棚濟困,僅能續命于旦夕。長此以往,流民聚而不散,坐等嗟食,恐生惰心,更易滋生事端,反累圣德。此非長治久安之策。】

【臣觀京都近郊,荒田廢地甚多。或因戰亂遺棄,或因水利失修,或為權貴圈占閑置。此乃暴殄天物,亦為京都隱患之源。】——石卿卿巧妙地用“權貴圈占閑置”點了一下世家的痛處。

【臣懇請陛下,于京畿劃撥荒地一片,賜名‘圣元墾殖園’。】

【臣愿領粥棚所聚之青壯流民,授以農具、糧種,督其開荒墾殖!】——核心目的點出。

【其利有四:】

【一曰:以工代賑,自食其力。流民憑勞作換取工錢口糧,既解饑寒,更養其勤勉自立之心,免生惰怠。】

【二曰:化廢為寶,增賦裕民。荒地變良田,所產之糧,除供養墾殖園外,可充盈官倉,平抑糧價,惠及萬民。】

【三曰:安民固本,消弭隱患。流民有恒產,有恒業,則心安氣順,京都治安可期。】

【四曰:宣示圣心,澤被萬代。陛下賜地授業,使流民得安身立命之所,此乃再造之恩,遠勝一粥一飯。圣元仁政,必載青史!】

奏疏的最后,石卿(石青青)筆鋒一轉,帶著一絲“技術宅”的試探:

【臣于古籍雜記中,偶得數種域外奇糧種法,或可耐旱、或可高產。懇請陛下允準,于墾殖園內辟‘天恩試驗田’一小塊,容臣試種,若有所成,再行推廣,或可為我朝農事增一臂之力。】——這是為腦海中那些今日簽到得來的、超越時代的農業知識和種子(如耐旱高產的玉米、紅薯、改良麥種等)埋下的伏筆。

虞泯的目光在奏疏上久久流連,指尖輕輕敲擊著紫檀御案。殿內一片寂靜,只有鎏金獸爐中龍涎香裊裊升騰。

“好一個‘以工代賑’!好一個‘化廢為寶’!好一個‘安民固本’!”虞泯猛地抬頭,眼中精光四射,一連說了三個“好”字。

石卿的奏疏,不僅點出了施粥的隱患,更提出了一個極具建設性、操作性,且能帶來長遠利益和巨大政治聲望的解決方案!

這遠比單純施粥高明百倍!尤其是最后那“天恩試驗田”,更是撓到了這位年輕帝王內心隱秘的角落——誰不想在自己的治下,發現祥瑞、創造奇跡?

“石卿此策,深謀遠慮,切中時弊,實乃老成謀國之見!”虞泯毫不吝嗇地贊賞,“荒地之事,朕準了!京畿西郊,毗鄰洛水,有前朝遺留廢棄軍屯地數千畝,水利雖廢,然地勢平坦,稍加修葺便可復耕。朕便將其賜名‘圣元墾殖園’,由卿全權督領!”

“謝陛下隆恩!”石卿(石青青)心中一定,躬身謝恩。

“至于所需農具、初始糧種、流民口糧工錢…”虞泯沉吟片刻,目光掃過石卿蒼白的臉,又想起石卿上次奏折中提到的那對價值連城的“雨過天青”梅瓶,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弧度,“國庫雖不寬裕,但朕既允卿所請,自當撥付。初始所需,朕讓內庫與戶部協同籌措。不過…”

他話鋒一轉,帶著一絲帝王的狡黠與試探,“卿既言‘化廢為寶’,想必也知開源節流。謝家所‘贈’之珍玩,卿處置得法,朕心甚慰。這墾殖園后續所需,卿素有急智,或可‘因地制宜’,為朕分憂?”

石卿(石青青)心頭了然。皇帝這是既想馬兒跑,又想馬兒少吃草,還暗示他可以繼續“合理合法”地從世家身上“薅羊毛”。他(她)面上不動聲色,恭敬道:“臣定當殫精竭慮,不負圣望。開源之事,臣自當…‘量力而行’。”

虞泯滿意地點點頭:“甚好!那‘天恩試驗田’之事,朕亦準了!所需域外奇種,卿可開列清單,朕著市舶司盡力尋訪。若真有所成,卿當為首功!”

圣旨再下,京都又是一片嘩然。這一次,議論的焦點不再是單純的感恩,而是摻雜了驚訝、好奇、疑慮,甚至是一些根深蒂固的輕視。

“開荒?讓那些流民去種地?石狀元這是唱的哪一出?”

“就是,那些懶漢,有現成的粥喝,誰愿意去下死力氣刨地?”

“西郊那片地?荒了多少年了!石頭多,土質又差,能種出什么?”

“我看啊,這位狀元郎是讀書讀迂了,異想天開!”

茶樓酒肆里,議論紛紛,尤其是一些自詡通曉農事的“老把式”,更是搖頭晃腦,斷言此舉必敗。

然而,當石卿(石青青)手持圣旨,帶著雷虎、陳伯、周文清以及挑選出的數十名石府新仆(包括力大無窮的阿蠻和細心伶俐的云苓),出現在洛水西岸那片廣袤的荒蕪之地時,所有觀望者的疑慮,很快被一種更強大的力量所取代——那是石卿(石青青)展現出的、超越時代的組織力和一種近乎冷酷的效率。

首先,是立規矩。

在臨時搭建的簡易木棚前,石卿(石青青)裹著披風,站在一塊稍高的土坡上,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遍聚集而來的第一批數百名流民耳中:

“圣元陛下仁德,賜此‘圣元墾殖園’,非為養閑人。”

“凡入園者,無論男女老幼,須遵號令,各司其職。”

“青壯開荒、修渠、建房舍;婦人整地、育苗、理內務;老幼力所能及,拾柴、看護。”

“每日勞作,計工分,憑工分領口糧、銅錢。”

“不勞者,不得食!偷奸耍滑、滋事生非者,逐出墾殖園,永不錄用!”

清晰的規則,明確的獎懲,斷絕了混吃等死的念想。流民們看著那位臉色蒼白、仿佛一陣風就能吹倒,眼神卻銳利如刀的“石大人”,聽著那不容置疑的“不勞者不得食”,心頭那點僥幸瞬間被掐滅。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對秩序和生存本能的敬畏。周文清帶著幾個識字的仆從,開始嚴格登記造冊,按能力編組。

其次,是授工具,明分工。

內庫和戶部調撥的第一批物資(農具、糧種、少量口糧)以及石卿卿(石青青)變賣了部分謝家“贈禮”換來的資金購買的物資,迅速分發下去。

簡陋卻結實的鋤頭、鐵鍬、犁鏵(雖然數量遠遠不夠),分發到青壯手中。石卿(石青青)親自指導,將荒地劃分成塊,分配任務。

阿蠻那身蠻成了開荒的“利器”,他一人能拉動需要三四人才能推動的重犁,所過之處,板結的荒地如同豆腐般被翻開,引來陣陣驚嘆。雷虎則負責維持秩序和警戒,他沉默的身影和銳利的眼神,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威懾。

第三,是興水利。

石卿(石青青)深知水利是農業的命脈。他(她)憑借著簽到獲得的知識,帶著周文清等人,沿著洛水故道勘察地形。

很快,一份簡易但實用的引水、蓄水、排水方案草圖在炭筆下誕生。他(她)組織人手,優先清理淤塞的舊溝渠,挖掘新的引水渠,用原木和石塊加固關鍵節點。

雖然工程浩大,非一日之功,但“水利動工”的消息,讓流民們看到了真正的希望——有水,地才能活!

第四,是樹樣板,定人心。

在墾殖園中心區域,石卿(石青青)親自圈出了一塊約十畝大小的土地,命名為“天恩試驗田”。這里,是他(她)施展現代農學知識的舞臺。

當實驗田初具雛形,系統也開始展現了它的作用:

“簽到成功!獲得【高產耐旱玉米種子】x50斤!【優質脫毒紅薯種苗】x2000株!【精耕細作農法手冊(古代適用版)】!”

腦海中系統提示音接連響起。石卿(石青青)不動聲色,指揮著陳伯挑選出的最可靠、手腳最麻利的幾個農婦和少年(云苓也在其中),開始按照手冊的指導,在試驗田里進行精細化操作。

深翻曬垡:比常規深一倍的翻耕,讓板結的土壤充分接觸空氣和陽光。

草木灰基肥:大量收集荒草枯枝焚燒,珍貴的草木灰被均勻撒入田中。

壟作栽培:放棄傳統的平播,為玉米和紅薯起壟,利于排水和根系生長。

點播與扦插:玉米種子按精確的間距點播入土;紅薯苗被小心地斜插在壟上。

每一道工序,石卿(石青青)都親自示范講解。那些流民從未見過如此“講究”的種地方式,看得目瞪口呆。

但當他們看到石大人(石卿)不顧身體虛弱,親自挽起袖子,雖然動作生疏,但卻一絲不茍地操作時,一種莫名的信服感開始在心底滋生。

連尊貴的狀元大人都如此用心,他們還有什么理由不拼命?

琳沐.QD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涡阳县| 启东市| 册亨县| 赣榆县| 安丘市| 宁海县| 合肥市| 佛冈县| 商城县| 青神县| 确山县| 西丰县| 原平市| 财经| 长子县| 河北区| 泸定县| 宜都市| 左权县| 嘉峪关市| 贡嘎县| 德兴市| 噶尔县| 句容市| 正宁县| 都昌县| 台州市| 华坪县| 敖汉旗| 许昌县| 巴马| 西丰县| 泗水县| 靖边县| 乌什县| 外汇| 盖州市| 黎川县| 霍邱县| 武隆县| 宣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