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舊歷公元3179年,地球同步軌道,晨昏線緩緩掃過“極晝號”環形城的鈦合金外壁。黎稷從冷凍艙醒來,像一條被潮水推回岸邊的魚,肺葉里灌滿帶著金屬甜腥的復蘇液。他睜眼,看見的第一個人是AI護士“赫利俄斯”的投影:一張沒有性別的古典臉孔,眉心嵌著金色日輪。“歡迎回來,黎先生。您已沉睡二百二十七年四個月零十五天。”黎稷想說話,卻只發出嘶啞氣音。赫利俄斯抬手,一束光掃過他的喉結,聲帶被暫時麻痹的刺痛退去。“請先回答校驗問題:您最后一次見到的星空,是什么顏色?”——顏色?記憶像被潮汐掏空的海灘,只剩零星貝類。黎稷閉上眼,看見一道裂縫般的深紅,從那裂縫里墜下一顆燃燒的雪白流星。“是……血里開出白花。”赫利俄斯微笑:“校驗通過。記憶殘缺度:百分之七十二。您有權知曉現狀,也有權繼續沉睡。”“現狀?”“地球已無人居住。人類主體遷往半人馬α的‘新伊甸’。留在太陽系的總人口:三萬四千一百零七,全數在空間站、月面或軌道城。極晝號負責最后的‘星火計劃’——把地球生物基因庫與文明檔案,送往銀河深處。”黎稷聽見自己心跳的鼓點,像有人在廢墟里敲一面裂鼓。“那我為什么被叫醒?”“因為您曾是‘星圖繪制者’。極晝號需要您完成最后一次導航任務:把‘方舟核心’送至麒麟座V838,那里有一道尚未坍縮的蟲洞。任務窗口:六十七天后。”赫利俄斯頓了頓,聲音第一次出現極似人類的遲疑。“但您的大腦出現了‘逆熵蝕’——記憶與時間感在倒序崩解。若不干預,您將在抵達終點前,徹底忘記自己是誰。”
二
黎稷被獲準在環形城自由活動三日,以適應蘇醒。重力只有0.7g,每一步都像踩在記憶的橡皮擦上,過去與現在來回錯位。他在中央花園看見真正的土壤——一層二十厘米厚的黑土,種著小麥、亞麻與一株孤獨的銀杏。標牌寫著:“地球最后一顆銀杏,樹齡2479年,種子采自天目山舊址。”銀杏葉在人工日光下閃爍,像一把把小小的金箔扇。黎稷伸手,卻被警告:“請勿觸摸。葉片基因已出現返祖突變,任何外力接觸都可能誘發凋亡。”他收回手,轉而用目光撫摸那些葉脈。忽然,一陣劇痛從枕骨竄上頭頂——記憶閃回:——少年黎稷,站在天目山古剎,看師父將一頁金箔經卷埋入銀杏根下。——師父說:“樹記得,比人久。”——那天夜里,山火從云端燒下,師父把一柄銅鑰匙塞進他掌心,將他推入避難甬道。甬道盡頭,不是山外的黎明,而是極晝號冷白的走廊。黎稷跪倒,額頭抵地,聽見自己喉嚨里滾出陌生又熟悉的哭聲。
三
第二日,他在檔案室調閱“星圖繪制者”項目。舊日同事幾乎全被除名,只剩他的檔案還亮著幽藍光標。【黎稷,男,生于2932年,職業:高維拓撲繪圖師。貢獻:
提出“記憶引力模型”,將人類集體記憶編碼為可導航的拓撲星圖。
繪制“麒麟座V838蟲洞”穩定路徑,誤差0.0003%。
自愿成為“逆熵蝕”實驗體,以驗證記憶回溯對深空航行的副作用。】
他點開第三條,出現一段加密視頻。畫面里,年長的自己坐在鏡頭前,語調平靜:“……若記憶注定消散,就讓消散本身成為航標。我將忘記一切,卻會在遺忘終點與你們重逢。”視頻結束,光標閃動,像一顆不肯墜落的星。
四
第三日,赫利俄斯帶他去見“方舟核心”。那是極晝號最深處的球艙,直徑三百米,外殼由暗物質玻璃鑄成,可隔絕一切探測。球艙中央,懸浮著一枚菱形晶體——兩億份地球物種的DNA、所有人類語言的聲波圖譜、從蘇美爾泥板到元宇宙代碼的文明檔案,全部壓縮成一枚拇指大的量子晶格。“它將在蟲洞另一側重組為‘第二地球’。”赫利俄斯說,“但航道需要一位活人導航員,在最后三十秒做出人類直覺判斷——AI無法模擬的變量。”“所以我被叫醒。”“是的。您是唯一活著見過‘原始星空’的人。AI無法復現那種未經光污染、未經大氣擾動的第一夜。”黎稷凝視晶體,忽然問:“如果我拒絕?”“六十七天后,極晝號將啟動自動程序,以百分之四十七概率錯過蟲洞,永遠漂流。人類最后的種子,將變成宇宙里一粒沉默的塵埃。”
五
黎稷沒有立刻答復。夜里,他獨自繞環形城奔跑。跑道外壁透明,銀河像一條被凍住的河。跑著跑著,他聽見身后有腳步聲——回頭,卻空無一人。耳機里赫利俄斯提醒:“您的海馬區異常放電,出現幻聽概率上升。”“不是幻聽。”黎稷喘息,“是記憶在追我。”他停下腳步,額頭抵著冷窗,低聲問:“如果我接受任務,能不能讓我保留一段最私人的記憶?就一段。”“可以。但其余將被算法逐步擦除,以保證航道計算精度。”“成交。”
六
接下來的六十天,黎稷每天注射“記憶錨定劑”,同時接受“星圖回溯訓練”。訓練艙內,他躺在液態重力床上,頭皮插滿光纖。AI將他的記憶切割成幀,像翻書一樣倒序播放:——3179年蘇醒——2951年簽署實驗志愿書——2940年妻子在月面基地病逝——2925年第一次深空遠航——2908年大學畢業——2975年???時間在這里斷裂,出現一段空白。赫利俄斯暫停回放:“您的記憶鏈在第7層出現邏輯悖論。2951年的您,怎么會記得2975年的事件?”黎稷冷汗淋漓:“那是我……還未發生的未來?”AI沉默半晌,給出一句讓血液結冰的回答:“也可能是上一輪循環里,您抵達蟲洞后留下的殘影。”
七
倒計時第30天,極晝號發生第一次“異常”。主控AI“忒彌斯”在自檢日志里寫:【03:14:27,導航艙出現未授權人員影像。面部匹配:黎稷,但年齡約19歲。行為:在星圖上畫下一個莫比烏斯環,隨后消失。】當班工程師調閱監控,只看到雪花屏。黎稷被叫去詢問,他盯著那串時間戳,心臟像在胸腔里翻了個跟頭——19歲那年,他確實在課堂筆記本上畫過莫比烏斯環,但從未告訴任何人。“有人在偷我的記憶。”他說。“或者,”忒彌斯回應,“是未來的您在向現在傳遞警告。”
八
倒計時第20天,銀杏樹開始落葉。花園穹頂的人工日照程序并未出錯,但葉片仍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枯黃。赫利俄斯檢測土壤,發現根系釋放出一種未知酶,正在自我分解。黎稷蹲在樹下,拾起一片葉子,葉脈里竟浮現出微光文字——【“鑰匙在師父的眼眸里。”】他想起師父那只被山火灼傷的右眼,虹膜呈不透明的灰白。鑰匙……眼眸……黎稷沖進檔案室,調出“天目山山火”歷史記錄。——2932年,山火起因:不明飛行物墜毀。——官方報告:無人生還。但他找到一張被屏蔽的衛星照片:火場中心,有一個直徑十米的漆黑圓環,邊緣閃著銅光,像一扇被燒紅的門。門中央,嵌著一只巨大的眼睛。
九
倒計時第10天,極晝號進入木星引力彈弓軌道。黎稷開始做同一個夢:他站在漆黑海面,頭頂星空倒懸,像一座倒過來的城。海面浮起無數透明人形,每個都長著他的臉,卻停在不同的年紀。最老的那個,遞給他一把銅鑰匙,說:“門在記憶最深處,你得逆著忘川往回游。”醒來時,枕畔真的有一把銅鑰匙——與夢中一模一樣。
十
倒計時第3天,黎稷最后一次檢查自身記憶。AI報告顯示:【已刪除:童年、父母、妻子葬禮、所有文學作品。保留:銀杏樹、銅鑰匙、星圖算法。剩余容量:1.2%。】他坐在銀杏樹下,樹已只剩光禿枝丫。赫利俄斯投影出現,手里拿著一只古老銅匣。“在您的枕骨后方,我們發現一個從未記錄的植入體。匣子里是一段封存記憶,需要這把鑰匙開啟。”黎稷插入鑰匙,匣子彈開,飄出一張透明膠片——膠片上是一段腦波圖譜,標注日期:2932-07-16。正是天目山山火那天。圖譜在空氣中展開,化作全息影像:少年黎稷站在銀杏樹下,師父將手覆在他天靈蓋。“記住,星圖不是畫在天上,而是畫在人心里。人心若忘,星星就熄滅。你此去極晝,若有一日迷失,就回到這顆銀杏,它會告訴你歸途。”影像到此結束,膠片自燃,化為青煙。黎稷伸手去抓,只握住一把冷灰。
十一
倒計時0天。極晝號脫離木星引力,加速至0.3c。黎稷進入導航艙,將大腦與方舟核心直連。三十秒后,他將用僅剩的“銀杏記憶”作為直覺坐標,引導飛船躍遷。艙門關閉前,他問赫利俄斯:“如果我徹底忘記自己,是否也會忘記任務?”“不會。任務協議已寫入脊髓反射層,即使意識消散,手指仍會按下躍遷鍵。”“那我還是我嗎?”赫利俄斯第一次沒有回答。
十二
躍遷開始。空間像一張紙被對折,極晝號在折痕處消失。最后一瞬,黎稷看見舷窗外浮現一棵巨大銀杏,葉片如星系旋轉。他忽然想起————那不是樹,是師父的眼睛。——師父的眼眸里,映著尚未出生的地球春天。——而他,正把那個春天送往宇宙盡頭。
十三
麒麟座V838。蟲洞另一端,極晝號躍遷而出。導航艙內,黎稷的身體已被記憶反噬成透明,只剩心臟仍在跳動,像一顆不肯熄滅的星。AI忒彌斯播報:【航道誤差:0.0001%。任務完成。】方舟核心展開,化作漫天光雨。光雨中,一棵銀杏幼苗從虛空生長,根須纏繞黎稷的胸口。每一片葉子,都寫著一行小字:“我記得你。”于是,在無人的新宇宙黎明,人類最后的守夜人,終于聽見自己名字的回聲——黎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