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花園里,一眾貴女正坐在下首陪著幾位娘娘喝茶。
麗嬪放下手中的花茶,“崔大小姐果真貌美,難怪是咱們京都第一美人呢。貴妃姐姐,就連臣妾看著都覺得自愧不如呢。”
麗嬪知曉周貴妃想的什么,崔大小姐雖然母親早逝,但外家陳家在山東是出了名的大儒,名聲僅次于汝陽董家。為二皇子結了這門親事,相當于拉攏了崔相和山東陳家。
“麗嬪娘娘謬贊。”
崔竹起身緩緩行禮,姿態優雅又端莊,惹得身后的妹妹不屑的撇了撇嘴。
周貴妃坐在上首,自然能把這些小姑娘的小動作看的一清二楚,心里默默的對這兩位崔家繼室所出的女兒抹了黑。
“崔大小姐平日里在家中都愛做些什么?”
“回貴妃娘娘的話,不外乎是些琴棋書畫,針織女紅罷了。”
麗嬪和身旁的冉婕妤對視一眼,崔家這位小姐姿態大方,回答問題不卑不亢,是個適合進皇家的人。
周貴妃放下手中的茶盞,正要說些什么,便被下首的聲音打斷。
崔藍不顧身邊妹妹的拉扯,笑眼盈盈的看向自家嫡長姐,
“長姐還愛作詩呢。”
崔竹心里不詳的預感慢慢擴大,猛地回頭瞪了一眼自家三妹。
“貴妃娘娘,我這里就有一首長姐作的詩,還請貴妃娘娘過目。”
崔藍似乎早做了準備,從袖口掏出一封信箋,在周貴妃的示意下,將信箋交給周貴妃身邊的大宮女。
“崔大小姐是不是哪里不舒服,怎地臉色突然變得這般的差?”
說話的是晴婕妤,也是崔梅和崔藍的嫡親姨母。
大宮女向前,將手中的信箋交到周貴妃的手里。
周貴妃臉上帶著笑,緩緩將手中的紙張打開。
“萬事即空都似夢,三生同聽總相思。”
“崔大小姐,不知你這是在與誰相思呢?”
周貴妃聲音溫婉極了,卻字字如刀一般扎在她的身上。
麗嬪和冉婕妤對視一眼沒有說話。
崔竹心里罵著妹妹的愚蠢,向前緩緩的跪下。
“回貴妃娘娘的話,此詩.....“
“貴妃娘娘,此詩其實是臣女所作。”
崔竹的話還未說完,崔梅便慌忙跪在長姐身邊。
“貴妃娘娘,是臣女小孩子心性,看了些話本子便失了智,寫出這般詩詞。”
崔蘭不可思議的看著自家二姐。
這個信箋是她從長姐屋里拿的,怎么可能是二姐所作。
“梅兒,你可知你在說什么!”晴婕妤大驚,瞬時失了禮儀。
“長姐對不起,都是梅兒的錯。梅兒不該把詩拿到你屋子里去,以至于...以至于令三妹誤會。”
崔梅淚眼汪汪的給身邊跪著的崔竹磕了個頭,小心翼翼的拉了拉她的袖子。
“二姐!你在說什么!那詩明明就是長姐所作!”
崔藍不知道今天的事情怎么變成這個樣子。
原本該名聲受損的長姐此時成了受害者。
而和自己一母同胞的二姐卻頂了這個罪。
周貴妃抿了口茶,將信紙緩緩放回信箋中,交給身邊的大宮女。
“好了。”
“一首詩而已,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至于你們姐妹之間跪來跪去的?”
“晴婕妤,還不快去把你這兩位外甥女扶起來。”
“小孩子家家的,說兩句還要哭鼻子了。”
晴婕妤得了命,向前一手扶起一個少女,暗地里狠狠的掐了崔梅一把。
“噗嗤”
“貴妃娘娘,我看崔家姊妹當真是有趣極了。“
未見其人,先聞其聲。
只見一身著藕粉小裙的少女緩緩走進眾人的視線。
“晴雯參見貴妃娘娘,貴妃娘娘安好。”
看著眼前的少女,周貴妃原本皺起的眉頭松上三分。
“晴雯郡主身子可好些了?”周貴妃示意大宮女將人帶到自己的身側的位置。
“托娘娘的福送來王府這么多名貴的藥材和補品,晴雯已然覺得大好。”
晴雯郡主是肅王的嫡次女,也是當今陛下最受寵愛的侄女。
陛下感激于當年奪嫡之戰肅王的支持,對于他這個不爭不搶的胞弟,向來很是關照。
連帶著肅王所出的幾個兒子都備受器重。
周氏一族對肅王的態度向來是拉攏。
肅王掌握著信陽一帶的銅礦,在陛下的示意下主管著慶國兵器的制作。
晴雯郡主年芳十六,上個月剛剛及笄,陛下已經示意太后娘娘幫這個最寵愛的侄女相看人家了。
“我看崔家姐姐這臉都紅了,難不成被自家妹妹氣到了?”
自從去年崔竹在太后舉辦的賞花宴上一舉奪魁,爭到了京都第一才女之名,晴雯郡主便看她不順眼。
畢竟崔家這個嫡長女之前不顯山不露水的,在外的名聲還沒自家兩個妹妹的響亮。
這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自然是招人嫉恨。
崔竹心里氣惱著妹妹的不識大體,向前給郡主行了一禮說道,
“回郡主的話,我們姐妹之前感情向來很好,身為長姐我怎么會生妹妹的氣。”
晴雯郡主最煩她假惺惺的一套,撇了撇嘴不再理她。
“貴妃姐姐,我看是咱們這氣氛有些緊張了,小姑娘們都放不開。不如讓她們自己結伴去逛逛?”
麗嬪打了圓場,幾家小姐眼看著都輕松了許多。
周貴妃自然沒有不同意的道理,況且她也有話單獨和晴雯郡主說。
“本宮也有些乏了,諸位小姐便隨意逛逛吧。晴雯,你便和本宮一道回宮。”
晴雯郡主知道周貴妃要給自己說什么,回頭瞪了崔竹一眼便起身攙著周貴妃離開。
周貴妃帶著晴雯郡主一路回到了長春宮,屏退了眾人這才說道,
“晴雯,你知道蔚言過幾日就要回京了。”
晴雯郡主心儀周蔚言的事少數幾人知道,而周貴妃便是其中之一。
晴雯自覺自己的心思被周貴妃察覺,臉蛋紅的滴血,
“貴妃娘娘,你就成全晴雯和蔚言哥哥吧。”
周蔚言身為周貴妃的侄兒,自小便是三皇子的伴讀長在皇宮里。
晴雯郡主身為陛下最寵愛的侄女,經常被接進宮陪伴太后娘娘。
這一來一往的自然對樣貌出眾的周蔚言上了心。
可自家父王卻讓自己遠離周家人,更不可能答應她和蔚言哥哥的婚事。
萬般無奈下她只能來求周貴妃。
周貴妃拍了拍晴雯郡主的手背,嘆了一口氣。
“晴雯,你也知道的。蔚言雖然年少有為,但畢竟他是周家人。你父王向來對我們周家不喜,又怎會將金枝玉葉嫁入周家?”
肅王和當今陛下感情好,向來是一個鼻孔出氣。和先皇后的感情也非常好,怎么會向著他們周家?
晴雯自然是知道父王不喜周家人,就因為先皇后對他有恩,所以全心輔佐陛下和太子,對周貴妃乃至她所出的三皇子都沒有好臉。
“只要貴妃娘娘答應晴雯,許晴雯周家主母之位,晴雯自然會去勸說父王...父王和母妃最是寵愛晴雯,定會答應了晴雯。”
晴雯郡主已然想好,父王和母妃最是寵愛她,就連長姐都不如她。
周貴妃要的就是這就話,忙把跪下的少女扶起。
“你看看這話說的,晴雯郡主知書達理,長得還這般嬌嫩。你嫁給蔚言,那是他的福氣呢。自然沒有比晴雯郡主更適合當未來周家主母的人了。”
這便是許了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