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野的摔門而去,留下的是一個冰冷破碎的家和心如死灰的蘇禾。巨大的爭吵和“離婚”的字眼,像一場毀滅性的地震,震塌了兩人之間最后的情感支柱。星兒的哭鬧聲在死寂的公寓里顯得格外刺耳,蘇禾麻木地抱起女兒,淚水無聲地流淌。信任已死,溝通的橋梁徹底斷裂,剩下的只有無盡的疲憊、傷痛和冰冷的現實。
顧淮的行動迅疾而精準。他敏銳地捕捉到林野與蘇禾關系徹底破裂、林野被憤怒和絕望暫時“放逐”的真空期。這對他和星睿資本而言,是徹底掌控“谷底農創”千載難逢的良機。
幾天后,顧淮以“穩定公司大局、應對危機”為由,召集了臨時董事會(林野缺席)。會議上,他神色凝重地展示了公司面臨的嚴峻形勢:持續的負面輿論影響銷售、山寨產品沖擊市場、核心藥材項目因基地破壞嚴重受阻、對賭協議完成無望、內部因創始人分歧導致管理混亂效率低下。
“各位,”顧淮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權威,“公司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創始人的個人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公司運營和所有股東、員工的利益。我們不能坐以待斃。為了挽救公司,為了保住‘谷底源生’這個品牌,也為了對投資人負責,我提議: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由星睿資本委派的專業管理團隊,暫時全面接管公司的日常運營和決策權。蘇總監作為聯合創始人和品牌核心,繼續負責戰略和市場,但生產、供應鏈、財務等核心部門,必須交由更專業、更高效的團隊管理。”
他目光轉向臉色蒼白、眼神空洞的蘇禾:“蘇禾,我知道這很艱難。但這是為了公司,也是為了你辛苦創立的事業。林野的狀態已經不適合參與管理。我們需要快刀斬亂麻。你只需要在這份授權書上簽字,剩下的一切,交給我。”
一份厚厚的授權文件推到了蘇禾面前。內容幾乎賦予了星睿團隊在除品牌戰略外所有領域的最高決策權。蘇禾看著文件,手在微微發抖。她明白這意味著什么——顧淮將名正言順地成為“谷底農創”的實際控制人,林野將被徹底踢出局。她腦海中閃過林野憤怒的眼神、基地的狼藉、星兒哭泣的小臉……巨大的混亂和絕望感幾乎將她吞噬。在顧淮看似理性實則強勢的目光逼視下,在“拯救公司”的巨大壓力下,心力交瘁、孤立無援的蘇禾,如同溺水者抓住最后一根稻草,顫抖著,在文件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李明帶領的星睿團隊立刻雷厲風行地接管了公司。
林野的辦公室被清空,門上“技術總監”的牌子被摘下。
有機藥材基地被劃歸生產部統一管理,李明帶來的“專家”進駐,開始推行所謂的“成本優化”和“標準化生產流程”。林野留下的管理手冊被棄之如敝屣。
林野團隊的老員工或被調崗,或被邊緣化,或被以“效率低下”為由勸退。公司里彌漫著一種壓抑的“大清洗”氛圍。
財務權被牢牢掌控,每一筆支出都需李明審批。
顧淮則坐鎮總部,運籌帷幄。他利用星睿的媒體資源,發布了一系列“谷底農創改革圖強、引入專業管理團隊重塑輝煌”的公關稿,試圖扭轉輿論。同時,他指示李明加速推進之前被林野否決的產品線——大量成本低廉、使用普通甚至非有機原料的深加工速食產品和保健品,貼上“谷底源生”的副牌標簽,快速鋪貨搶占中低端市場。對于真正的有機核心產品,則大幅削減推廣預算,任其自生自滅。
“谷底源生”的靈魂,在林野缺席、蘇禾失語的狀況下,正被資本之手快速而徹底地掏空、異化。曾經充滿鄉土情懷和品質堅持的合作社,正迅速蛻變成一個唯利是圖的快消品加工廠。鳩,已占鵲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