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五代烽何

故鄉(xiāng)難亦難

蘇硯之走下宣德門時,石階上的鑿痕被晨光拓得愈發(fā)清晰,像無數(shù)道刻在石頭上的年輪。有個挎著竹籃的婦人迎上來,籃里盛著剛蒸的麥餅,餅上印著簡單的“安”字,是用燒焦的樹枝拓的。“蘇姑娘嘗嘗,”婦人的手背上留著凍瘡的疤痕,卻笑得暖,“這面是用去年藏的麥種發(fā)的,蒸出來帶著土氣呢。”

麥餅的熱氣撲在臉上,混著汴河潮濕的風(fēng),竟讓蘇硯之想起幼時祖母蒸的棗糕。她咬了一口,粗糲的麥粒在齒間發(fā)著微甜,像土地在慢慢舒展筋骨。

照壁前的人群漸漸散去,卻總有人來。白日里,孩童們圍著照壁追逐,指著那些燈影學(xué)唱《還都》;黃昏時,挑著貨擔(dān)的商販會特意繞路,對著“仁”字碑作個揖,再趕路去西市;連夜里巡城的士兵,都會提著燈籠站一會兒,看燈光在畫里的燈影上淌,像兩個時空的光在悄悄說話。

這日午后,有個穿粗布短打的青年跪在照壁前,懷里抱著半截槍桿,槍頭早已銹成了鐵疙瘩。“俺哥的槍,”他用袖子擦著槍桿上的刻痕,那是個模糊的“忠”字,“他說等還了都,就用這槍給俺打柄鋤頭,如今他埋在朱仙鎮(zhèn)的土里,俺帶槍來看看家。”

蘇硯之便在畫里返鄉(xiāng)隊(duì)伍的末尾,添了個扛鋤頭的身影,衣擺上沾著點(diǎn)鐵銹色,和那半截槍桿遙相呼應(yīng)。青年見了,忽然對著照壁磕了三個頭,額頭抵著嵌石碑的基石,青苔蹭在他眉骨上,像給眉眼染了層春氣。

入夏時,汴河漲了水,沿岸的百姓忙著修補(bǔ)河堤。有個老漁民劃著破船,從河底撈起個銅制的燈座,是靖康年宮里的物件,底座刻著的“元”字被水泡得發(fā)綠。“這燈當(dāng)年照過御街,”老漁民把燈座擺在照壁下,“如今讓它照著河水,看船怎么載著糧食回來。”

蘇硯之就把燈座畫進(jìn)了燈海最深處,讓那點(diǎn)銅綠在萬千燈火里閃,像顆從水底浮起的星。琴師新譜了段《汴河謠》,調(diào)子跟著水波晃,他說這河記著所有走的人、來的人,連魚都認(rèn)得回家的網(wǎng)。

秋分時,鄉(xiāng)試的考場設(shè)在了修復(fù)的國子監(jiān)。書生們進(jìn)考場前,都要到照壁前站站,有人摸著燈上的題字默念,有人對著群鶴作揖。放榜那日,新中的舉人捧著榜單來,把名字一個個抄在照壁的空白處,筆尖蘸的墨,是用新收的松煙調(diào)的,墨香里混著桂花香。

“當(dāng)年秘閣的書燒了,可字還在人心里,”個穿青衫的舉子摸著被蟲蛀的詩集,“如今咱們再寫,寫出的字定比石頭還硬。”

蘇硯之望著那些新鮮的字跡,忽然發(fā)現(xiàn)畫里的燈好像更亮了些,燈穗上的絲線被秋風(fēng)拂得輕顫,竟像真的在晃。繡娘補(bǔ)的燈穗本是暗紅色,不知何時起,竟透出點(diǎn)胭脂色,像被新的日子浸軟了。

冬雪落時,照壁上積了層薄雪,畫里的鶴翅沾著雪,倒像添了層銀羽。有個穿紅襖的新嫁娘,被新郎扶著來,手里捧著盞琉璃燈,是用碎玻璃拼的,透光看時,能映出彩虹。“俺們是這月成親的,”新嫁娘的臉紅撲撲的,“娘說要到照壁前亮亮相,讓祖宗看看,家里又添人了。”

蘇硯之便在燈海邊緣畫了對依偎的身影,琉璃燈的光在他們腳下漫開,像圈暖融融的霧。琴師的琴弦上結(jié)了層薄霜,彈出來的調(diào)子卻更暖,他說這雪是好兆頭,蓋著土地好過冬,等開春,就能長出新的苗。

年關(guān)將近時,岳將軍的大軍全師還朝。宣德門前的廣場上,百姓們排著隊(duì),給士兵們遞酒、送花。有個老兵捧著塊從戰(zhàn)場上撿的箭簇,要嵌在“還我河山”的硯臺旁,箭簇上的銹跡紅得像血,他說這是兄弟們用命換來的光。

蘇硯之提筆時,忽然發(fā)現(xiàn)指尖的朱砂痣淡了些,倒像是融進(jìn)了畫里。她望著照壁上日漸豐滿的畫,望著往來的人群,望著宣德門銅環(huán)上被摩挲出的亮痕,忽然明白,這畫從來就沒畫完過。

就像那個瞎眼的老秀才,每日都來摸照壁上的字,摸到“大宋河山”那處,總會停很久,然后笑著說:“聽著沒?這墻在喘氣呢。”

琴師的《還都》早已傳遍街巷,連剛會說話的孩童都能哼上兩句。有回起了大風(fēng),畫里的“宋”字旗被風(fēng)吹得像要從壁上飄下來,琴師抱著琴跑到門樓下,對著風(fēng)彈得愈發(fā)急,弦聲里竟生出股勁,好像要幫著旗幟把風(fēng)頂回去。

蘇硯之的畫筒里,漸漸攢起了新的紙筆。有百姓送來新采的藤黃,說后山的漆樹又結(jié)果了;有書生抄來新寫的詩,說要讓畫里的燈也讀讀書;連那個賣糖人的老漢,都捏了個舉著畫筆的小像,說這是蘇姑娘,要讓畫里的人也認(rèn)得她。

開春那日,汴河的冰化了,有燕子落在照壁的檐角,嘰嘰喳喳地叫。蘇硯之望著那些燕子,忽然想起琴師說的話——飛走的,總會回來。她提筆在畫里添了幾根新抽的柳條,枝條上的嫩芽蘸著汁綠,像剛從土里探出頭的希望。

遠(yuǎn)處,孩童們又唱起了那首《還都》,調(diào)子被春風(fēng)吹得軟軟的,卻字字都往人心里鉆:

“磚有痕,瓦有記,

字在石里,魂在畫里,

河水流,人未離,

家在心里,國在骨里……”

蘇硯之放下筆,看著照壁在春光里泛出溫潤的光。畫里的燈還亮著,畫外的人正忙著播種,畫里的鶴還朝著太陽,畫外的燕子已筑起了新巢。

這面墻,早已不是墻了。

它是無數(shù)個名字的總和,是無數(shù)次等待的模樣,是被打碎又重拼的山河,是哭著笑著也要走下去的日子。

就像汴河的水,永遠(yuǎn)向東,載著過去,流向?qū)怼?/p>

而他們,就在這水流里,在這畫影里,在這生生不息的土地上,把家,一天天,重新畫下去。

月照不歸 · 作家說

上起點(diǎn)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绥县| 汉中市| 运城市| 隆尧县| 蕉岭县| 搜索| 濮阳县| 黑水县| 五家渠市| 丹阳市| 宜州市| 新宾| 镇赉县| 敖汉旗| 岱山县| 沛县| 建平县| 台湾省| 永泰县| 太湖县| 阿拉善右旗| 临桂县| 惠水县| 许昌市| 天津市| 阿图什市| 巴青县| 衡南县| 孙吴县| 阿城市| 外汇| 昭通市| 丽水市| 咸丰县| 青田县| 蒲城县| 海兴县| 泉州市| 临颍县| 贺兰县| 鸡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