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楊永革的鄉村樂園夢

第9章紅繩系春,年輪結果

第九章紅繩系春,年輪結果

雨水節氣剛過,鯉魚壩的凍土就松了。泉眼邊的蘆葦冒出綠芽,像支支小綠箭,戳破了殘雪,老周蹲在旁邊,用紅繩給每根芽系了個小結,說這樣長得直。“趙大哥當年種蘆葦就這么干,“他手指在繩結上捻了捻,“說紅繩能把春天拴住,跑不了。“

楊永革在“安河居“的后院翻土,準備種些蔬菜。鐵鍬插進土里,“噗“地冒出股潮氣,混著腐葉的香——是去年秋天的落葉,被雪埋了一冬,爛成了肥。他想起劉師傅說的,“土得喂飽了,才肯長東西“,就像人心里的念想,得常拿出來曬曬,才不會發霉。

木工房里傳來刨木的“沙沙“聲,劉師傅在趕制一批新的木牌,要掛在通往溶洞的棧道旁。楊永革走進去時,看見他正給木牌刷清漆,牌上刻著“慢走,有魚“,字縫里嵌著點金粉,是小姑娘用壓歲錢買的,說“這樣魚在夜里也能看見“。

“這木牌得經得住雨打,“劉師傅放下漆刷,指腹蹭過木牌的邊緣,“用的是后山的老松木,趙大哥當年說,這木頭能活百年,比人記性好。“墻角堆著些邊角料,被小姑娘撿去,刻成了小魚形狀,串在紅繩上,掛在木工房的梁上,風一吹,叮當作響,像串會唱歌的風鈴。

李老五劃著木筏在水庫里撈水草,新放的魚苗長大了些,在筏子周圍游來游去,銀閃閃的一片。“這些魚通人性,“他朝楊永革喊,手里的撈網在水面劃出個圈,“知道往有人氣的地方湊,跟當年趙木匠養的那批一個樣。“他撈起團水草,抖了抖,里面掉出片碎陶片,青灰色的,帶著個小豁口,“你看,又是從暗河沖上來的,這是第廿八片了,我都收著呢。“

王寡婦挎著籃子來送新蒸的饅頭,白面里摻了玉米面,黃白相間,像塊小花布。“給劉師傅和老周的,“她把饅頭放在木工房的案上,“里面放了泉眼邊的蜂蜜,甜絲絲的,吃著舒坦。“她看見梁上的魚形風鈴,伸手碰了碰,“丫兒這手藝,隨她劉爺爺,刻啥像啥。“

小姑娘背著書包跑進來,辮子上別著朵蒲公英,絨毛沾了滿頭。“劉爺爺,我的作文又登報啦!“她舉著張報紙,頭版印著她的照片,手里舉著那把刻著發光魚的木劍,“編輯叔叔說,要把暗河的故事印成書,讓全國的小朋友都知道!“

劉師傅接過報紙,老花鏡差點滑到鼻尖,指腹在照片上的木劍來回摩挲,突然笑出聲:“你太爺爺要是看見,準得說,這魚刻得比他當年強。“他從案下拿出個木盒,打開——是把新刻的木劍,劍鞘上纏著紅繩,繩頭系著片陶片,正是李老五剛撈上來的那片,“給,新做的,比你那把多了個'泉'字,讓它記著根。“

老周扛著鋤頭路過,看見報紙,湊過來看了半天,突然一拍大腿:“得給趙大哥也弄份!“他轉身就往“安河居“跑,“我去把報紙塑封了,擱在小像前,讓他天天看!“

傍晚,楊永革在泉眼邊看見個奇特的景象:李老五把那廿八片陶片,一片一片嵌在青石的縫隙里,拼成了個模糊的“家“字;老周蹲在旁邊,往字縫里填水泥,說這樣“風吹雨打都散不了“;劉師傅站在青石后,給小姑娘講趙木匠當年怎么用陶片給她爹當玩具,“那時候沒正經玩意兒,就撿些碎陶片,刻成小人和魚,你爹能玩一整天“。

夕陽落在“家“字上,陶片泛著暖光,像塊拼起來的太陽。小姑娘突然指著水面,喊:“快看!魚在發光!“大家往水里看,果然有幾條小魚,鱗片在夕陽下閃著銀亮的光,圍著紅繩系的蘆葦轉,像在跳支圓舞。

“是太爺爺在跟我們打招呼呢!“小姑娘拍手笑,蒲公英的絨毛從她頭上掉下來,落在水面上,跟著魚一起漂,像艘小小的白船。

楊永革的心突然被什么東西填滿了。他想起剛來時,那些藏在暗河底下的秘密,像塊沉甸甸的石頭;想起老周攥著紅漆石頭的手,劉師傅刻在木頭上的水紋,李老五撈起的碎陶片,小姑娘辮子上的野花——原來這些碎片,從來不是要被拼湊成真相,是要被拼成一個“家“字,拼在泉眼邊,拼在年輪里,拼在每個鯉魚壩人的心里。

夜里,他聽見劉師傅在木工房里哼歌,調子很老,像從1958年飄過來的。他走過去,看見劉師傅正給那尊小像擦灰,小像前擺著小姑娘的報紙,旁邊放著片剛烤好的魚干。“趙大哥,“劉師傅的聲音很輕,像怕吵著誰,“你看,鯉魚壩現在多好,泉水甜,魚也肥,丫兒都能寫文章了......“

窗外的泉眼“咕嘟“響了一聲,像有人在應和。

過了幾天,出版社的編輯來了,要給暗河的故事拍紀錄片。鏡頭里,老周在泉眼邊系紅繩,劉師傅在木工房刻木劍,李老五在水庫放魚苗,小姑娘舉著報紙,給鏡頭講太爺爺的故事。編輯問:“你們覺得,趙木匠現在在哪兒?“

小姑娘搶著說:“在暗河里當國王,管著所有發光的魚!“

劉師傅笑了,指了指泉眼邊的老松樹:“在樹里呢,你看這樹干上的紋路,像不像他當年彈的墨斗線?“

老周蹲在“家“字青石旁,摸了摸陶片:“在這兒呢,守著我們,守著鯉魚壩,哪兒也不去。“

楊永革站在鏡頭外,看著這一切,突然明白,趙木匠從來沒離開過。他變成了泉眼的水,變成了老松的年輪,變成了木劍上的魚,變成了紅繩上的結,變成了每個鯉魚壩人心里的念想,在春天里發芽,在秋天里結果,在歲月里,長成了最結實的模樣。

紀錄片拍完那天,編輯要帶走些東西當紀念。老周給了他塊紅繩頭,劉師傅送了片松木屑,李老五撈了勺泉眼的水,小姑娘把那片蒲公英絨毛夾進了書里。“這樣,不管你走到哪兒,“小姑娘認真地說,“太爺爺都能跟著你,給你照路。“

編輯走的時候,泉眼邊的蘆葦已經長得半人高,紅繩在風里飄著,像無數只小手,在跟過往的人打招呼。楊永革站在“安河居“的匾額下,看著木工房門口飛起來的木屑,突然覺得,這故事或許永遠沒有結局——暗河還在流,紅繩還在系,年輪還在長,那些沒說出口的牽掛,會像泉水一樣,永遠叮咚在鯉魚壩的日子里,清亮,甘甜,帶著光。

美麗雅閣210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玛县| 从化市| 荆门市| 乳山市| 搜索| 望江县| 龙游县| 南川市| 阿荣旗| 衢州市| 邓州市| 东方市| 始兴县| 弋阳县| 内乡县| 兖州市| 千阳县| 大方县| 依兰县| 塔河县| 山西省| 三河市| 湘潭市| 吉水县| 同仁县| 昭平县| 禹州市| 大悟县| 桃园市| 大姚县| 章丘市| 凉山| 筠连县| 吴江市| 芷江| 泰宁县| 新和县| 崇仁县| 河源市| 瑞丽市| 遂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