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繡娘覺醒:我顛覆了千年祖制

第1章:繡坊風云起,真相初露端倪

蘇蘅上馬車前,嫡母站在垂花門下,手里捏著一串佛珠,聲音輕柔得如同春日細流:“去學規矩,是為你好。”

她沒應,只低頭理了理袖口。發間那根纏枝蓮銀簪被晨風一吹,尾端露出一線暗紅,細得幾乎看不見,像血干了多年后留下的印子。

馬車沒窗,只靠簾子縫里透進一點天光。青石板路顛得人牙根發酸,車輪碾過碎石的聲音一下一下,仿佛是死神的腳步。

辰時三刻前必須到金陵繡坊,遲到——就要“教規矩”。

她聽見這兩個字,手指猛地一縮,指甲掐進掌心。瞳孔收得極緊,像針尖扎進黑玉。

她閉上眼,娘臨終前的話語在腦海中回響:“線斷了,還能接;人死了,話就沒了。”

她從袖中摸出三塊繡繃,一塊冰蠶絲底,一塊金絲線底,一塊普通素緞。指尖依次拂過,觸感不同,冷、滑、韌。她靠這個穩住呼吸,一寸一寸把心壓回去。

馬車停了。

門簾掀開,一股陳年絲線混著霉味撲面而來。繡坊內彌漫著一股陳舊而壓抑的氣息,仿佛時間在這里凝固。她踏下去,腳踩在青磚上,聽見背后“哐”一聲,門關上了,像是把她這輩子都關在外頭。

繡坊主廳低矮,二十多個繡娘擠在一處,針尖劃綢,沙沙響成一片,像雨打芭蕉。她剛站定,說話聲全沒了。所有人都低頭,手不停,連眼皮都不抬。

角落里,一個穿靛藍比甲的婦人冷笑:“又來一個送死的。”

蘇蘅垂首,聲音輕軟:“初來乍到,還請姐姐們多指教。”

沒人應她。

她走到分配的繡架前,袖口一動,悄悄把三塊繡繃藏進抽屜。低頭整理線軸時,耳朵卻豎著。

西角兩個老繡娘低聲說話。

“……那批冰蠶絲,燒得干凈么?”

“王嬤嬤親眼看的,窯里燒了半宿,灰都揚到后院去了。”

“可那蘇氏,偏說能繡雙面……”

“雙面?行會規矩,庶民不得制雙面繡!她一個賤妾,也配?”

話音落,兩人立刻低頭,針線不停。

蘇蘅的手指在絲線盒里頓了頓。她沒抬頭,只把一縷青線繞在指尖,慢慢繞緊,直到勒出紅痕。

她記住了。那種絲線,后院窯,六月初七。

娘是六月初七被趕出家門的。三天后,吊死在柴房。

她沒哭。只是把那縷線繞得更緊,直到指尖發白。

日頭偏西,繡娘們收工。管事嬤嬤提著燈籠進來,點名時掃了她一眼:“新來的,夜里不得亂走。賬房、庫房、東廂,一律禁入。違者,逐出繡坊,永不得入行。”

眾人散去,腳步聲遠了。

蘇蘅回房,吹了燈。等半個時辰,聽見守夜婆子的腳步由遠及近,敲著梆子,慢悠悠走過回廊。

她起身,披衣,袖中藏了銀簪,輕手輕腳出門。

賬房在東廂盡頭,門閂粗鐵,鎖孔極小。她試了試,撬不開。

她想了想,轉身去廚房提了壺茶,敲門。

“張婆子,給您送夜茶。”

里頭打了個哈欠,門開一條縫。婆子接過茶,嘟囔:“多事。”

她趁機往里瞥了一眼——桌上堆著賬冊,最上面一本翻開,頁角卷了,像是常翻。

婆子關門,她退開,卻沒走遠。

等腳步聲遠了,她繞到窗邊。窗扣是銅的,年久失修,她用銀簪輕輕一挑,“咔”一聲,開了。

她翻身進去,落地沒聲。

桌上賬冊堆得亂,她一本本翻。大多是采買記錄、工錢發放,沒什么異常。

直到翻到一本殘頁,紙角焦黑,像是從火里搶出來的。

她湊近看,字跡潦草:

“六月初七,收丙等絲二十匹,焚于后院窯。”

她心口猛地一縮。

丙等絲?娘繡的可是那種特殊絲線,上等貨,怎會記作丙等?

她指尖微微發抖,卻仍堅持翻閱。然而,后續幾頁卻空空如也,顯然被人刻意撕去。

她正要細看,忽聽見窗外有動靜。

不是腳步聲。

是檀木匣子輕響了一聲。像是打開,又合上。

她猛地抬頭。

窗外回廊空著,只有月光照在青磚上。可她清楚看見,西側柱子后,立著個人影。

王嬤嬤那張皺紋縱橫的臉上,沒有一絲表情,手里抱著那個從不離身的檀木匣。

兩人隔著窗,對視了一瞬。

王嬤嬤沒喊人,沒進屋,只是看了她一眼,然后轉身,慢慢走遠。

蘇蘅站在原地,手心全是汗。

她把殘頁塞回原處,翻窗出來,關門時,袖角一掃,帶落一粒東西。

她低頭,是粒碎炭,黑中帶灰,沾在袖口。

她沒抖掉。

她知道這是什么。

娘最后一幅繡品,是雙面繡《秋江夜泊》,用那種絲線繡的。行會說她僭越,當眾燒了。

這炭,就是那幅繡的余燼。

她把炭粒攥進掌心,一路回房,沒點燈。

門關上,她靠在門板上,慢慢滑坐到地。

手里還捏著那粒炭。

她沒哭,也沒出聲。

只是把銀簪從發間取下,放在桌上。簪尾那線暗紅,像血。

她盯著它看了很久。

然后從抽屜里取出三塊繡繃,一塊一塊擺在面前。

指尖撫過那種絲線底,停住。

她忽然想起娘教她第一針時說的話:“繡活,三分在手,七分在眼。眼要看線,更要看人。”

她閉了閉眼。

再睜眼時,眼里沒淚,只有冷。

她把三塊繡繃收好,吹了燈。

窗外,月光斜照,照在繡坊門樓上,照著那塊“金陵繡坊”的匾。

風吹過,檐角銅鈴輕響。

她躺在床板上,睜著眼。

天沒亮。

但她已經知道,娘不是死于“手藝不精”。

她是被人,活活燒了前路,再逼上絕路。

她翻了個身,手摸到袖口那粒炭。

攥緊。

第二天一早,管事嬤嬤點名。

“蘇蘅。”

“在。”

“去西廂領線。”

她應了,起身。

路過主廳時,她眼角一掃,看見繡娘們都在低頭繡花。

有人繡纏枝蓮。

她腳步微頓。

那人的針法,故意錯三針。第三針偏了半分,像是記號。

她沒停,繼續走。

西廂庫房,管事遞給她一絞素線:“新來的,先練平針。”

她接過,指尖一捻,線是丙等。

她低頭,聲音溫順:“多謝姐姐。”

轉身時,袖中三塊繡繃輕輕碰了碰。

她知道,這地方,每根線都藏著刀。

但她也帶了針。

不是繡花針。

是能縫命的針。

她走出庫房,陽光照在臉上。

她沒抬頭。

只是把那絞線攥緊,指節發白。

回到繡架前,她坐下,展開素緞。

拿起針。

第一針下去,穩、準、狠。

針尖破緞,像刺進皮肉。

她一針一針繡著,手穩得不像十六歲姑娘。

旁邊繡娘偷偷看她。

她不抬頭。

但眼角余光,掃過那人錯三針的纏枝蓮。

她記下了。

午時收工,她去廚房端飯。

路過賬房,門關著,鎖好。

她沒停。

但經過時,袖中銀簪輕輕一滑,落進掌心。

她知道,那本殘頁,不會是最后一張。

她要一張一張,把燒掉的,找回來。

夜里,她又聽見守夜婆子敲梆。

她沒動。

但枕頭底下,三塊繡繃排成一列。

她伸手,摸了摸那種絲線那塊。

指尖停住。

然后,慢慢收回。

她閉眼。

可沒睡。

她聽見遠處更鼓,三更了。

她忽然坐起。

披衣,開門。

回廊空寂。

她走向賬房。

窗扣還在,她銀簪一挑,開了。

翻身進去。

桌上賬冊原樣擺著。

她正要翻,忽然聽見門響。

她猛地回頭。

門沒開。

但門縫底下,慢慢推進來一片紙。

她屏住呼吸。

走過去,撿起。

紙上只有一行字,墨跡未干:

“丙等絲,非冰蠶。”

字跡歪斜,像是怕人認出。

她盯著那行字,心口一震。

她抬頭看窗外。

沒人。

只有風,吹動檐鈴。

她把紙攥緊,翻窗出來。

關門時,袖角又碰落一物。

她低頭。

是一粒碎炭。

和昨晚那粒,一模一樣。

恬淡虛五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江县| 桐城市| 甘南县| 平原县| 江都市| 项城市| 宁波市| 尖扎县| 金川县| 博兴县| 达日县| 宕昌县| 牡丹江市| 诸暨市| 正镶白旗| 乐平市| 忻城县| 台南市| 肇东市| 康定县| 城固县| 常山县| 瓮安县| 泰宁县| 梁平县| 长葛市| 南宁市| 成武县| 门头沟区| 宁都县| 凌源市| 洛浦县| 文成县| 天等县| 双牌县| 杭锦后旗| 安徽省| 昭觉县| 公主岭市| 侯马市| 巧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