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飯后,李夏直接了當地問,說明引氣心法晦澀難懂,自己難以入門。
趙愈明也沒藏著掖著,與他耐心解釋第一篇內容,李夏聽其一言,茅塞頓開,昨晚想不通的,今早再看,又是一番滋味。
“雜役弟子每月二十日可去講堂聽課,有筑基執事會講解引氣心法,幫助新入門的弟子引氣入體”。
李夏也聽柳顯提過一嘴,心想,“今日十五月圓日,還得等五日再去”。
講堂不光會講解引氣心法,還會開設修仙九藝的課程,若是掌握一門技藝,在修仙界生存會更容易,弟子們成長起來也會反哺宗門。
趙愈明用手扶著下巴,緩緩道,“太急功近切反而會走火入魔,不得存進”。
轉而又說,“我記得,新入門的弟子可以去藏書樓選一本凡間功法修習,你有時間自己去看看”。
李夏沒想到修仙前還得修武。
自幼,他就聽過不少在江湖闖蕩,快意恩仇的話本故事,他曾經也幻想過自己行俠仗義,救苦救難。
“趙師叔,功法上,你可有什么推薦修習的嗎?”,李夏誠心發問。
靜默幾息,“我五劍宗以劍修聞名荊州,五位金丹峰主皆是劍修,習劍的弟子更是多如牛毛”。
接著,趙愈明取出他的佩劍,青鴻劍一出鞘,就圍著二人轉了幾圈,又回了趙愈明手中,劍光凌冽。
青鴻劍是高階法器,殺一二階妖獸如切菜,自趙愈明引氣入體就一直跟著他。
眼睛一晃,趙愈明在院中舞劍,沒動用體內靈力,一招一式,似水柔情,又殺人于無形。
再一眨眼,院中沒了趙愈明的蹤影,桌上留下了一把桃木劍。
收下桃木劍,李夏開始收拾殘局,打掃洞府。
午后,陽氣正盛,李夏頂著大太陽來到了藏書樓,放眼望去,一座高樓如春筍拔地而起,矗立在山谷。
藏書樓高九層,李夏身為雜役弟子只能停駐一樓,里面人也不多,大多雜役弟子白天還得做任務。
一樓架子上是一些入門級修仙功法,昏暗的角落里則擺放了些凡間功法,無人打理,早已落灰。
李夏掩鼻,拿起一本,拍了拍上面的灰,看清了封皮上的字,浮水劍經。
凡間功法并未像修仙功法一樣被施了禁制,李夏翻開,快速閱覽,此本劍經太過陰柔,倒是適合女子修習。
又接連翻過幾本劍經,都沒有找到滿意的,“難不成是我眼光太高了?”。
李夏自顧自地搖頭,寧缺毋濫,要學就學好的,又繼續尋找。
一低頭,發現架子下竟壓了一本破破舊舊的功法,不過材質明顯就與其他功法不同。
小心翼翼地抽出底下的功法,李夏生怕這個架子倒了,幸好相安無事。
書籍用的是羊皮紙,封皮上的兩個大字潦草不堪,難以辨析。
翻開一看,是一個人在打坐,奇怪的是,他不是盤坐在地上或石頭上,而是坐在一片紅色的葉子上。
葉子的脈絡被刻畫得很是清晰,似無根之萍,飄在空中。
繼續翻閱,與其他劍經不同,此本劍經以畫為主,將招式都畫在羊皮卷上。
寥寥無幾的數行字標注在一旁,李夏也認不得。
認準這一本劍經,李夏也不猶豫,將其他稍加整理,再往藏書樓的出口走去。
“怎得選了此本劍經,字都識不清”,案邊的執事瞄了一眼,顯然也知道此本劍經,有心提醒李夏一句。
“執事師叔,我見此本劍經有趣,所以借來看看”,李夏恭敬回應。
提筆登記,將令牌與劍經遞給李夏,“記得一月后歸還,不然執法堂可不講情面”。
“多謝執事師叔”,道謝一聲,李夏就出了藏書閣,往落河峰走去。
今日八月十五,是塵世中的中秋節,親友團圓夜,不過修仙間并不重視。
李夏今夜早早就回了房間,趙愈明交代他,今晚不論聽到什么動靜都不能出房間。
月色朦朧,趙愈明盤坐在荷花池中央的蓮花高臺上,吞吐四周的靈氣。
四周早已布置了一階聚靈陣,鑲嵌著數十塊下品靈石,引動山脈內的靈氣聚集,充沛豐盈。
捏決施法,月光似被趙愈明吸引而下,似白霧一般籠罩著他,神圣而皎潔。
一月時間收集的朝露順勢沖出玉瓶,如涓涓細流盤旋在趙愈明的周圍。
直至明月下落,快要不見蹤影,趙愈明徐徐收功,朝露隨之落到了荷花池中。
聚靈陣中鑲嵌的靈石也失去了光彩,其中的靈氣已被趙愈明吸盡。
趙愈明將陣旗收好,又施法將干枯的靈石化作飛灰,埋在了月季藤下,化作肥料。
八月二十,李夏照常收集朝露,打掃洞府,完成后就馬不停蹄地趕往講堂,可不能錯過講課。
走到山腳,路上三三兩兩的雜役弟子都在往講堂走,今日雜役弟子任務輕,都不肯錯過這大好機會。
李夏在眾人中看見了王偉,打了聲招呼,與他們幾人一同前去,也好有個伴。
引氣心法的講解是在一個小山丘上,王偉帶著李夏找了個靠前的位置,盤膝坐下。
山丘上的雜役弟子多是今年春天入宗,已然聽過幾次引氣心法的講解,少部分弟子憑此順利引氣入體。
待眾弟子入座,一名筑基執事御劍而來,衣袂飄飄。
模樣是個中年人,雙目炯炯有神,掃視山丘上的眾弟子,又撫了撫胡須。
“心如止水,萬念皆空”,不大不小的聲音卻傳遍眾弟子的耳朵。
“短吸一氣,長呼而出,循環往復,心無他物”……
又講起五行靈根引氣入體的技巧。
火靈根與太陽親和,在太陽初升時吞吐最合時宜,水靈根與之相反,其與月亮親和,在月光下修行事半功倍。
土靈根與木靈根類似,在靈木茂盛之地修行更佳,接觸地靈氣與樹木靈氣。
金靈根要求嚴苛,最好是尋一金屬礦洞。
山丘上盤坐的大部分弟子入定,拋除雜念,試著感受周邊的靈氣流動。
不過只有一小部分感受到了,李夏也在其中,他們又試著將靈氣引入體內。
真正引氣入體的又在少數,李夏沒能成功。
睜開雙眼,瞧見有幾人順利引氣入體,突破至煉氣一層,臉上都掛著興奮的笑容。
李夏與王偉對視一眼,都明白對方心中的羨慕。
執事一走,山丘上就熱鬧了起來,突破的那幾人被圍了起來,一聲聲道謝。
片刻后,眾弟子如鳥獸般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