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房東的古代租賃手冊

第26章當紙錢變成辣條,古鎮的春天笑料比墳頭草還瘋

第二十六章永吉巷“清明辣雨節”:當紙錢變成辣條,古鎮的春天笑料比墳頭草還瘋

(一)墳前的“祭品起義”

清明前三天,永吉巷的老槐樹下就堆起了祭品——張嬤嬤給亡夫備的艾草餅,周書生爺爺的陳年墨錠,王屠戶家傳的殺豬刀模型(說是“讓祖宗看看手藝沒丟”)。可誰也沒料到,楊永革為了“應景”,把去年剩下的“記憶實體化”辣條做成了“紙錢”,黃紙里裹著辣條,燒起來冒紅煙,結果把墳地里的“老物件靈”全驚動了。

最先“顯靈”的是張嬤嬤丈夫的舊煙桿。它從墳頭草里鉆出來,煙鍋里還冒著辣煙,對著張嬤嬤喊:“老婆子!你讓永革這小子搞的啥?紙錢燒起來辣眼睛!我在下面嗆得直咳嗽!”張嬤嬤又氣又笑,掏出艾草餅塞給煙桿:“給你解辣!再鬧我就把你煙鍋堵上!”

更亂的在周書生爺爺的墳前。他擺的墨錠突然自己滾到辣條紙錢堆里,染了一身辣油,變成“紅油墨錠”,在墳頭寫起字來:“不肖孫!去年讓你帶硯臺,你帶辣條;今年讓你帶清水,你帶辣椒墨!想辣死你爺爺?”周書生舉著毛筆辯解:“爺爺!這是‘辣墨辟邪’,您看墳頭草都比別家的旺!”結果墨錠寫了個“滾”字,把周書生的毛筆打飛了。

楊永革正幫張嬤嬤擺祭品,腦內空間彈出個沾著黃紙的辣椒界面,圖標戴著孝帽,手里攥著串辣條紙錢:【檢測到“清明祭品異變”!觸發古鎮春祭任務“永吉巷墳前笑談會”!任務要求:讓“老物件靈”(煙桿、墨錠、舊農具)與活人聊天,但必須拌嘴抬杠(例如煙桿嫌辣條辣,墨錠罵孫子笨),獎勵“陰陽通吃辣條”(活人吃了能看見靈體,靈體吃了能嘗出人間味),解鎖“墳頭記憶重播”(能在祭品上看見逝者生前的清明故事)!】

“拌嘴抬杠才叫祭祖?”楊永革看著王屠戶正被他爺爺的舊殺豬刀追著砍(當然是虛影),舊刀喊:“小兔崽子!給我燒個刀鞘!這辣條紙錢粘得我刀身全是油!”王屠戶躲著喊:“爺爺!蘇繡娘正給您繡‘辣刀鞘’呢,紅布鑲辣椒邊,煞氣十足!”

蘇繡娘的繡花針突然跳進祭品籃,在舊刀鞘上繡小菊花:“光煞氣不行,得沾點春天的氣!”結果繡到一半,被墳頭竄出的辣條纏住,針尾沾了辣油,變成“辣針”,扎得舊刀“嗷嗷”叫:“哪來的野針!比我當年殺豬還疼!”

(二)掃墓現場:活人靈體的“跨時空互懟”

清明這天,永吉巷的掃墓現場活像場“陰陽聯歡會”,哭哭啼啼沒有,吵吵鬧鬧倒是不少。

張嬤嬤與煙桿的“辣油賬”——張嬤嬤的丈夫靈體借煙桿顯形,穿著洗得發白的藍布衫,蹲在墳頭跟她算“祭品賬”。“前年的艾草餅太甜,去年的臘肉太咸,今年的辣條……”他抽了口辣煙,咳嗽著罵,“簡直是想讓我在下面開辣條廠!”張嬤嬤掏出塊新做的“甜辣艾草餅”:“給你改良版!甜里帶辣,像你當年偷偷往我粥里撒辣椒面!”煙桿突然軟下來,煙鍋里的辣煙變成了白汽:“還是你懂我……那啥,下次帶瓶酒,就著辣條喝。”

周書生與墨錠的“作詩battle”——周書生爺爺的靈體附在墨錠上,非要跟孫子比寫詩。“我當年在清明寫的‘雨打墳頭草’,比你那‘辣條燒紙錢’有意境多了!”墨錠在墳頭寫起詩,字里飄著墨香。周書生不服氣,蘸著辣椒墨回敬:“爺爺您看‘辣雨澆新墳,辣條祭故人’,多接地氣!”墨錠氣得在他手背上敲了一下:“俗氣!當年我教你‘詩言志’,沒教你‘詩言辣’!”可轉頭看見周書生寫的詩里藏著“孫兒想您”,墨錠的字突然歪了歪,像在抹眼淚。

王屠戶與舊刀的“殺豬論”——王屠戶爺爺的靈體借舊刀說話,非要糾正孫子的“殺豬姿勢”。“你劈豬骨頭的角度太偏!得像我當年,一刀下去又快又準,還不濺血!”舊刀在空中比劃,差點砍到蘇繡娘。蘇繡娘的繡花針飛過去,在舊刀背上繡了個“忍”字:“爺爺!現在提倡文明殺豬,您那套過時啦!”舊刀愣了愣,突然笑了:“這丫頭片子,比你奶奶當年還兇……行,聽你的,下次教他‘溫柔殺豬法’。”

最離譜的是李貨郎,他給早逝的爹娘燒了串“糖人辣條”,結果爹娘的靈體附在糖人上,追著他打:“小時候不讓你吃糖,你偷偷藏;現在倒好,給我們燒‘糖包辣’,想齁死我們再辣死?”李貨郎抱著頭跑:“爹娘!這是永吉巷新款!甜辣結合,寓意‘日子又甜又有勁兒’!”糖人突然停下來,糖胳膊搭在他肩上:“其實……挺好吃的,下次多帶兩串。”

(三)墳頭記憶重播:笑著流淚的往事

下午開始下小雨,雨絲沾了辣條紙錢的灰,變成了“辣雨”,落在祭品上,激活了“墳頭記憶重播”。

張嬤嬤的艾草餅上,浮現出三十年前的清明:年輕的張大爺偷偷往她的籃子里塞辣條,說“掃墓也得帶點勁兒”;兩人在墳前拌嘴,他搶她的艾草餅,她搶他的煙桿,辣雨落在兩人頭上,像在撒辣椒面。張嬤嬤看著餅上的影子,突然笑出淚來:“老東西,當年你就這么欠揍。”

周書生的墨錠上,映出爺爺教他寫字的樣子:清明雨里,爺爺握著他的手寫“孝”字,墨汁滴在紙上,暈成小烏云。“寫字要穩,就像做人,不能像這雨,東倒西歪。”爺爺的聲音混在辣雨里,周書生突然明白,爺爺罵他的詩俗氣,其實是怕他忘了“字里藏心”。

王屠戶的舊刀上,閃過奶奶當年給爺爺縫刀鞘的畫面:清明前后,奶奶坐在屋檐下,給刀鞘繡辣椒圖案,爺爺蹲在旁邊看,說“繡這么辣,是想讓我殺豬時更狠點?”奶奶白他一眼:“是想讓你平平安安,別跟刀較勁。”王屠戶看著蘇繡娘正給舊刀繡新鞘,突然紅了臉,把她往身后拉:“雨大,別淋濕了。”

楊永革站在老槐樹下,看著林小滿舉著的“時空辣條”——那是用林小滿記憶實體化的,燒起來能讓他看見爸媽。辣雨里,辣條的煙變成了虛影:林小滿的爸媽在給他包辣條餃子,媽媽說“清明吃點辣,不怕鬼敲門”,爸爸搶過餃子笑“你媽是怕你饞”。林小滿抹了把臉,雨水混著淚:“我就知道,你們也愛吃這口。”

楊永革突然懂了,清明哪是用來哭的?是借一場雨,一堆祭品,讓活著的人知道:那些走了的人,其實沒走遠。他們還在跟你拌嘴,還在惦記你的口味,還在偷偷看著你過得好不好。就像這辣雨,看著嗆人,落在身上,卻帶著點暖。

(四)辣雨里的“陰陽聯歡會”

傍晚雨停時,大家沒急著回家,在墳地旁支起了小桌子,把沒燒的祭品擺出來,像在開“陰陽聯歡會”。

張嬤嬤給煙桿倒了杯酒,煙鍋“滋滋”響著,像在喝酒;周書生把墨錠放在硯臺里,爺孫倆用辣雨寫詩,字落在地上,很快被雨水沖散,卻沒人在意;王屠戶的舊刀靠在蘇繡娘的針線筐旁,看著她給新刀鞘繡完最后一針,刀身閃了閃,像在說“謝了”;李貨郎的糖人爹娘,正跟“爆辣一號”討論“甜辣配比”,吵得不可開交。

楊永革煮了鍋“清明辣湯”,里面放了艾草、臘肉、辣條,分給大家——活人用碗喝,靈體借祭品沾著嘗。辣湯下肚,渾身發燙,剛才的眼淚都變成了汗。

“其實啊,”張嬤嬤抿了口酒,對著煙桿說,“你走了這些年,我才明白,掃墓不是給死人看的,是給活人心里留個念想。”煙桿的煙圈突然變成了心形,飄向她的鬢角。

腦內空間彈出提示時,辣湯鍋里的辣條正冒著泡:【“永吉巷墳前笑談會”任務完成!“陰陽通吃辣條”已發放!“墳頭記憶重播”解鎖成功!】WiFi精靈的聲音帶著雨后的清潤,【檢測到“生死和解”氛圍,獎勵永吉巷“四季平安”——以后的清明,辣雨只會帶來溫暖,不會帶來悲傷。】

回家的路上,大家踩著辣雨洗過的石板路,影子被夕陽拉得很長。周書生突然指著天上喊:“看!煙桿爺爺的煙圈在跟我們說再見!”果然,墳地方向飄來個紅辣辣的煙圈,在天上轉了三圈,慢慢散了。

楊永革看著身邊的人——張嬤嬤哼著年輕時的小調,王屠戶偷偷牽起蘇繡娘的手,周書生在給毛筆講爺爺的詩,林小滿的手里還攥著半根沒燒的辣條。他突然覺得,這古鎮的清明,真是世上最離譜又最暖心的節日:有墳頭的草,有辣辣的雨,有吵吵鬧鬧的靈體,還有一群把思念調成甜辣味的活人。

明年清明?楊永革笑著踢開腳邊的小石子。肯定還會有祭品起義,還會有靈體拌嘴,還會有這鍋吵吵鬧鬧的辣湯。但那又何妨?只要這份惦記還在,這古鎮的春天,就永遠帶著笑料和暖意,慢慢往下長。

美麗雅閣210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双辽市| 海晏县| 锡林郭勒盟| 历史| 三原县| 杭锦旗| 江门市| 恭城| 金湖县| 来凤县| 务川| 林甸县| 滕州市| 娄底市| 台山市| 慈利县| 常宁市| 龙岩市| 平原县| 嘉定区| 陆良县| 普安县| 浦县| 峨眉山市| 西青区| 江达县| 福泉市| 广州市| 乐清市| 晋州市| 普宁市| 正蓝旗| 江门市| 浮山县| 临猗县| 柘城县| 鹿泉市| 石台县| 台南市| 阳西县| 和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