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永吉巷“辣椒私奔記”:當十六歲的懂建紅跟著馬車跑,楊永革的算盤第一次碎成了辣條渣
(一)馬車上的“心動暗號”
深秋的永吉巷飄著股草料混著辣椒的怪味。懂建紅最近總往鎮口跑,說是去給“送辣椒的馬車夫”送水,可每次回來,辮梢的紅辣椒都換成了曬干的馬蘭花——那是趕車的窮小子林阿牛從路邊摘的,說“比辣椒溫柔,配你的辮子”。
楊永革看在眼里,心里像被塞進半根沒嚼爛的辣條,又辣又堵。他看見林阿牛的破馬車停在辣椒地邊,建紅蹲在車旁,給他補磨破的韁繩,手指繞著麻線,繞得比打辣椒結還認真;看見林阿牛從懷里掏出個烤紅薯,燙得直搓手,建紅搶過去吹涼了,兩人你一口我一口,紅薯皮都吃得干干凈凈;看見林阿牛趕著馬車走時,建紅站在路口,直到馬車變成個小黑點,手里的馬蘭花還在晃。
張嬤嬤戳著楊永革的后背笑:“傻小子,看出來沒?你這‘辣椒情緣’,怕是要被馬蘭花比下去嘍。”蘇繡娘正在繡“馬蘭花開”的帕子,慢悠悠地說:“建紅這年紀,就喜歡林阿牛那樣會趕車、會摘野花的,你這總談生意經的,太悶。”李寡婦往他嘴里塞了根爆辣辣條:“吃!辣死你這不開竅的!人家姑娘要的是風花雪月,不是賬本上的數字!”
楊永革的腦內空間突然彈出個掛著馬蘭花的界面,圖標是輛搖搖晃晃的破馬車,旁邊扔著半塊烤紅薯:【檢測到“私奔預警信號”!觸發任務“辣椒地追緝令”!任務要求:楊永革需在不戳穿、不強迫的情況下,弄明白建紅到底是“一時新鮮”還是“真心喜歡”,最終用“成全”化解這場風波,獎勵“永吉巷理解之花”(馬蘭花和辣椒能一起種),解鎖“阿牛的秘密”(知道這窮小子為啥敢喜歡建紅)!】
“這次任務是要我當冤大頭?”楊永革看著建紅偷偷給林阿牛的馬車裝了袋最好的干辣椒(說是“讓他冬天驅寒”),看著她把自己繡的“辣椒平安符”塞給林阿牛(說是“趕車保平安”),突然覺得永吉巷的秋天,比被霜打了的辣椒還蔫。
(二)私奔前的“奇葩準備”
懂圓外看出了苗頭,把建紅鎖在屋里,門口拴了條見人就咬的大黃狗,說是“讓她好好反省,忘了那個窮小子”。可他忘了,建紅從小在辣椒地里爬,翻墻比摘辣椒還利索。
被鎖的第三天夜里,建紅開始“秘密籌備”。她往包袱里塞了包辣椒籽(“到了新地方也能種辣椒”),揣了把小剪刀(“剪馬蘭花用”),甚至偷了她爹的煙桿(“阿牛說想學抽煙,得有個像樣的煙桿”)。最絕的是,她托張嬤嬤給林阿牛帶了張紙條,上面用辣椒水寫著:“三更天,老槐樹下,帶好馬車,我要跟你去看外面的世界!”
張嬤嬤拿著紙條找楊永革:“你說這事兒咋辦?真讓倆孩子跑了?”楊永革看著紙條上歪歪扭扭的字,突然笑了:“她還記著帶辣椒籽,說明心里沒真糊涂。”他往張嬤嬤手里塞了包“辣度分級辣條”:“您把這個帶給阿牛,告訴她,要是真跑,路上吃這個,微辣的白天吃,爆辣的防身——狗怕辣。”
蘇繡娘聽說了,連夜給建紅繡了個“馬蘭花披風”,綠瑩瑩的,上面繡著幾朵小紅辣椒:“好歹是我看著長大的姑娘,跑也得跑得體面點。”李寡婦更直接,往林阿牛的馬車里塞了箱“甜辣應急糧”(糖人、辣條、咸餅干):“路上別餓著,要是過不下去,就回永吉巷,我給你們開個小攤子。”
王屠戶扛著把殺豬刀蹲在老槐樹下,對著楊永革說:“要不我去把那小子揍一頓?敢拐咱們永吉巷的姑娘,活膩了!”楊永革攔住他:“別,讓她自己選。要是真喜歡,揍也沒用;要是不喜歡,跑了也會回來。”
三更天快到的時候,楊永革蹲在老槐樹的樹杈上,看見林阿牛趕著馬車來了,車轅上綁著捆馬蘭花,車斗里鋪著干凈的稻草,還放著個新做的小板凳(“給建紅坐的”)。這窮小子緊張得直搓手,懷里揣著個油紙包,打開是兩個烤紅薯,還冒著熱氣。
建紅果然翻墻來了,穿著蘇繡娘的馬蘭花披風,辮子上還別著辣椒,看見林阿牛就笑,笑得比辣椒花還甜。兩人剛要上馬車,楊永革從樹杈上跳下來,嚇了他們一跳。
“楊大哥?”建紅紅著臉,往林阿牛身后躲。林阿牛把建紅護在身后,梗著脖子說:“我會對建紅好的!就算一輩子趕馬車,也讓她天天吃得上烤紅薯!”
楊永革突然掏出個賬本:“我不是來攔你們的。這是聯合商號的辣椒訂單,周邊縣城的,你們路上正好能送貨,賺的錢夠你們租個小院子。還有這個,”他又掏出個小袋子,“辣椒酵素的方子,兌水喝能治暈車,建紅坐馬車總吐。”
建紅和林阿牛都愣了。楊永革把東西塞給他們:“路上小心,要是想回來,永吉巷的辣椒地永遠有你們一塊。”說完轉身就走,沒看見建紅眼里的眼淚,也沒看見林阿牛偷偷給他鞠了一躬。
(三)阿牛的秘密:藏在馬蘭花里的勇氣
馬車跑了三天,楊永革才從張嬤嬤嘴里知道“阿牛的秘密”。這窮小子不是普通的馬車夫,他爹以前是走南闖北的貨郎,可惜病死在路上,留給他一輛破馬車和一肚子“外面的故事”。阿牛知道建紅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就天天給她講江南的絲綢、北方的雪,講得比周書生的說書還精彩。
“他說要帶建紅去江南,種一片辣椒地,旁邊種滿馬蘭花,”張嬤嬤嘆著氣,“這小子還給建紅畫了張圖,說房子要蓋成辣椒形狀的,窗戶要糊馬蘭花紙。”
腦內空間播放起阿牛的心聲:“我知道我窮,但我能讓建紅笑;我知道懂圓外看不上我,但我會努力賺錢,讓她過上好日子;我知道楊大哥比我好,但建紅跟我在一起時,眼睛里的光比辣椒還亮。”
楊永革突然想起那天晚上,林阿牛護著建紅的樣子,像只護著辣椒的小刺猬,笨拙卻認真。他也想起建紅說“阿牛講的江南,比賬本上的數字有意思”時,眼睛里的向往,是自己從未見過的。
懂圓外在家氣得摔了三個辣椒壇子,可聽到楊永革說“建紅帶著辣椒籽呢,心里有數”,突然不罵了,蹲在辣椒地里說:“當年我追她娘,也是偷偷跑出去的,在山里住了半個月山洞……”
七天后,建紅托路過的貨郎帶回個包裹。里面有封信,說他們在鄰縣送辣椒賺了錢,租了個小院子,種了半畦辣椒;有張畫,畫著個歪歪扭扭的辣椒形狀房子,旁邊畫著兩朵馬蘭花;還有給楊永革的謝禮——林阿牛趕車時撿的塊石頭,說“像辣椒,送給楊大哥壓賬本”。
楊永革把石頭放在商號的賬本上,突然覺得心里那點堵著的辣條渣,好像被風吹走了。他給建紅回了封信,說“聯合商號的辣椒訂單永遠給他們留著”,還附了張蘇繡娘繡的“馬蘭辣椒圖”。
(四)歸來的“辣椒馬車”
轉年開春,永吉巷的老槐樹下突然響起熟悉的馬車聲。林阿牛趕著馬車回來了,車斗里坐著建紅,懷里抱著個紅布包,里面是個剛滿月的小娃娃,眉眼像極了建紅,哭起來的嗓門比辣椒還響亮。
懂圓外舉著煙桿沖出來,剛想罵人,看見小娃娃突然笑了,煙桿往地上一扔:“快讓我抱抱!這小丫頭片子,一看就是咱懂家的種!”
建紅紅著臉說:“爹,我們回來啦,外面的世界再好,還是永吉巷的辣椒香。”林阿牛撓著頭笑:“我們在縣城開了家‘辣椒馬蘭鋪’,賣辣椒也賣馬蘭花,這次回來是想跟聯合商號合作。”
楊永革看著他們帶回來的“新產品”——馬蘭花味的辣椒面(“香而不辣,適合姑娘家”)、辣椒形狀的馬蘭花種子(“種出來的花帶點辣香”),突然覺得這倆孩子比自己會折騰。
張嬤嬤拉著建紅的手問:“私奔路上苦不苦?”建紅笑著說:“苦!阿牛的馬車太顛,烤紅薯吃多了燒心,想您的艾草茶想得直哭。”林阿牛趕緊說:“但她看見江南的油菜花時,笑了一路,值了!”
腦內空間彈出提示時,建紅正往楊永革手里塞小娃娃的滿月酒喜糖:【“辣椒地追緝令”任務完成!“永吉巷理解之花”已綻放!“阿牛的秘密”解鎖成功!】WiFi精靈的聲音帶著嬰兒的笑聲:【檢測到“成長與和解”氛圍,獎勵永吉巷“萬物共生”——馬蘭花和辣椒能長在一起,不同的幸福也能在古鎮共存。】
滿月酒上,林阿牛給楊永革敬了杯酒:“楊大哥,謝謝你當初沒攔著我們。”楊永革笑著回敬:“該謝你自己,敢帶著辣椒籽私奔的,全永吉巷就你倆。”建紅在旁邊補充:“還要謝蘇繡娘的披風,李寡婦的應急糧,還有楊大哥的辣條——真能防身,路上遇到野狗,扔根爆辣的就嚇跑了!”
大家笑得前仰后合,懂圓外抱著小孫女,給她辮梢系了個紅辣椒,又別了朵馬蘭花:“咱懂家的姑娘,就得又潑辣又溫柔。”
楊永革看著院子里的辣椒和馬蘭花種在一起,紅的紅,紫的紫,突然覺得“動心”和“成全”其實是一回事——就像吃辣條,有人喜歡爆辣的刺激,有人喜歡甜辣的溫柔,沒有對錯,只有合不合適。
至于以后?楊永革笑著往嘴里塞了顆喜糖。林阿牛的“辣椒馬蘭鋪”成了聯合商號的子品牌,建紅教鎮上的姑娘種馬蘭花,阿牛的馬車成了“永吉巷觀光車”,天天載著游客看辣椒地。而他自己,還是那個總顧問,只是賬本上多了項“馬蘭花辣椒研發經費”。
夕陽下,林阿牛趕著馬車,建紅坐在旁邊,小娃娃在懷里啃著辣椒形狀的磨牙棒,馬車鈴叮叮當當地響,混著辣椒香和馬蘭花香,成了永吉巷新的風景。
楊永革知道,古鎮的故事永遠不會停。有跑出去的勇氣,有回來的坦然,有辣辣的牽掛,有淡淡的溫柔,還有那些看似離譜卻暖心的“私奔記”,正跟著馬車轱轆,慢慢往前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