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永吉巷“奴婢大起義”與辣條贖身記
(一)鐵蘭要“贖身”,用劈柴換辣條
立春剛過,永吉巷的辣椒苗剛冒綠芽,鐵蘭突然扛著柴刀找到楊永革,把一摞劈得整整齊齊的柴火往地上一放,甕聲甕氣地說:“老板,這是我劈了三天的柴,能換幾串辣條?我要贖身。”
楊永革正蹲在生產線旁裝辣條,聞言差點把手里的辣椒粉撒臉上:“贖身?你那賣身契我早撕了啊!”
“不行,”鐵蘭梗著脖子,指節捏得發白,“劉壓司說了,贖身得有‘贖契’,還得去牙門備案,不然不算數。”她從懷里掏出張皺巴巴的紙,是劉壓司偷偷塞給她的“贖身流程單”,上面寫著“需繳贖金五十串變態辣辣條,牙門備案費五串微辣,保人擔保費十串中辣”。
辣姑端著碗辣椒水路過,“噗”地笑出聲:“你當贖身是買糖葫蘆呢?還分微辣中辣?”她湊過來拍鐵蘭的肩膀,“要我說,咱直接掀了牙門的桌子,誰還敢管咱是不是‘奴婢’!”
鐵蘭沒笑,只是把柴刀往地上頓了頓:“我爹說過,凡事得按規矩來,不然別人會說咱沒教養。”
楊永革看著她眼里的倔勁,突然想起劉壓司那老狐貍的算盤——這哪是讓鐵蘭贖身,是變著法兒騙辣條!他拍著鐵蘭的胳膊笑:“行!劈柴換辣條,夠五十串咱就去備案,讓劉壓司看看,永吉巷的人辦事,比他的算盤還規矩!”
(二)辣姑的“辣椒贖身計”,把牙門當菜市場
辣姑嫌劈柴太慢,眼珠一轉想出個招:“咱去縣街擺個‘吃辣擂臺’,誰能贏我,我給他當免費伙計;我贏了,他就得給我一串辣條,湊夠贖金不是分分鐘的事?”
楊永革舉雙手贊成,林小滿趕緊做了塊木牌,寫著“辣姑挑戰:一口吞魔鬼椒,獎勵辣條一串;贏辣姑者,辣姑免費打工三天”。牌子剛在縣街巷口一立,就圍滿了人,連縣太爺都派小廝來瞧熱鬧。
第一個挑戰者是個賣花椒的壯漢,號稱“吃遍四川不怕辣”,結果咬了半口魔鬼椒,當場辣得跪在地上找水,辣姑叼著辣條笑:“就這?還沒我家辣椒苗辣呢!”
第二個是個老道,說自己“修煉火功,百辣不侵”,結果吞了辣椒沒半柱香,就捂著肚子喊“丹田著火了”,被徒弟抬著跑了。
最逗的是劉壓司的孫子,才八歲,踮著腳說“我爺爺說我能吃三串微辣”,辣姑給了他顆糖葫蘆:“小屁孩,等長到辣椒苗那么高再來。”
三天下來,辣姑贏了七十二串辣條,往楊永革面前一倒:“你看,比劈柴快吧?”鐵蘭扛著柴火回來,見了這堆辣條,突然把柴刀一扔:“我也去挑戰!”結果她吃辣沒辣姑厲害,輸了五串,氣得蹲在地上劈石頭,把石頭劈得比柴火還碎。
(三)牙門備案鬧烏龍,把贖契寫成辣條配方
去牙門備案那天,楊永革帶著鐵蘭辣姑,拎著八十串辣條(多出來的算給劉壓司的“規矩錢”),剛進大門就被攔住了——牙門的小吏見鐵蘭扛著柴刀,辣姑揣著辣椒,以為是來砸場子的,舉著水火棍喊:“大膽刁民,敢闖牙門!”
劉壓司從后堂跑出來,看見辣條眼睛都直了,趕緊把小吏推開:“瞎嚷嚷啥?這是永吉巷的貴客!”他把三人請進內室,拿出“贖契”文書,讓楊永革填。
楊永革提筆要寫,辣姑突然喊:“等等!這契上得寫‘贖身后永吉巷辣王分號雇傭鐵蘭、辣姑為伙計,月薪五串辣條,包吃包住,年底有辣肉包子年終獎’!”
劉壓司舉著算盤的手停住了:“哪有贖契寫這個的?這是雇傭文書!”
“就得寫!”鐵蘭把柴刀往桌上一拍,震得算盤珠子掉了兩顆,“不然我們憑啥相信你這老狐貍?”
楊永革憋著笑,真把辣姑說的全寫上了,連“每年能休三天探親假,探親時老板得給兩串路上吃的辣條”都沒落下。劉壓司邊蓋章邊嘟囔:“我這牙門成你們辣鋪的人事部了……”
備案時又出了岔子——負責存檔的書吏是個吃貨,見楊永革寫的“年終獎辣肉包子”,流著口水問:“這包子餡是純辣條還是摻豬肉?”楊永革順嘴說了配方,書吏居然記在了檔案冊上,說“以后查案累了,能照著做”。
(四)“奴婢大起義”:老母豬帶頭抗命
備案回來,鐵蘭辣姑覺得自己成了“自由人”,突然想給永吉巷的“老伙計”們也爭點權利——首當其沖的就是王屠戶家的老母豬。
“你看它,”辣姑指著豬圈里的老母豬,“天天吃豬食,還得被王屠戶吆喝,跟以前的我們有啥區別?”
鐵蘭點頭:“得讓它也‘贖身’,以后想吃辣條就吃,想睡多久睡多久。”
兩人趁王屠戶不在,把老母豬從豬圈里放出來,給它套上蘇繡娘繡的辣椒肚兜,舉著“豬權至上”的木牌(周書生寫的,字歪歪扭扭),在巷里游行。老母豬不明所以,叼著辣姑給的辣條,哼哼唧唧地跟著走,活像個帶頭鬧事的“豬領袖”。
王屠戶回來見了,舉著殺豬刀追:“你們倆瘋了!放著好好的伙計不當,跑去解放一頭豬?”
楊永革和林小滿笑得直不起腰,張嬤嬤端著豬食出來:“別追了,你看它穿著肚兜多精神,就當給它過個‘贖身節’!”
結果這“起義”還真成了——老母豬從此在巷里橫著走,想吃誰家的辣食就去蹭,李貨郎的雜貨攤、八大掌柜送來的樣品,都被它拱過,王屠戶罵歸罵,卻再也沒把它拴回豬圈。
(五)大戶人家破產,奴婢跑來永吉巷“逃難”
縣街有個張大戶,欠了錢破產,家里的十幾個奴婢被趕出來,無家可歸,聽說永吉巷的“奴婢”能贖身、領工資,全跑來投奔,堵在辣王分號門口哭:“楊老板,給口飯吃吧,我們啥活都能干!”
為首的是個叫春桃的丫鬟,抱著個破包袱,說張大戶跑前把她們的賣身契全燒了,現在她們“不是奴婢也不是良民”,官府見了就抓。
辣姑看著她們凍得通紅的手,突然把自己贏的辣條全拿出來:“先吃點墊墊,有我們一口辣,就有你們一口吃的!”
鐵蘭則扛來柴火,在分號門口支起鍋,煮了鍋“辣椒粥”(辣條切碎了煮的),說“暖暖身子”。
楊永革看著這群怯生生的姑娘,突然想起劉壓司說的“牙門檔案存十年”——十年前她們還是良家女,十年后卻成了沒人要的“棄奴”。他拍著桌子喊:“都留下!給辣鋪干活,管夠辣條,干滿一年,咱也去牙門給你們辦‘贖契’,寫明你們是永吉巷的人!”
(六)縣太爺的“奴婢新政”,被辣條收買了
張大戶的奴婢跑到永吉巷,這事傳到縣太爺耳朵里,他本來想來抓人(按規矩,無主奴婢得由官府發賣),結果剛到巷口,就被辣姑塞了串“縣令特供辣條”(加了桂花糖,不那么辣)。
縣太爺嘗了一口,眼睛亮了:“這辣條……比我那甜湯爽口!”他跟著楊永革參觀辣鋪,見鐵蘭正教春桃她們打包辣條,個個笑得比過年還開心,忍不住嘟囔:“原來奴婢也能這么歡實?”
楊永革趁機說:“大人,您看她們在這能干活、能掙錢,比在街上乞討強吧?不如您下道令,讓破產大戶的奴婢自己選去處,愿意來永吉巷的,咱就給她們辦贖身,您還能得點辣條稅呢!”
縣太爺摸著胡子笑:“你這小子,把本縣令當吃貨了?”卻轉頭對小廝說,“傳我令,以后縣內無主奴婢,可自主投親靠友,愿去永吉巷的,牙門不得阻攔,稅嘛……就按辣條算!”
劉壓司在旁邊聽著,心疼得直掐算盤——這縣太爺,比他還會占便宜!
(七)隱藏劇情:贖契背后的辣椒籽
林小滿在整理牙門給的贖契時,發現鐵蘭的那份里夾著顆辣椒籽,是辣姑偷偷放的,上面用針扎了個“自由”的“由”字;辣姑的贖契里則夾著片柴屑,是鐵蘭劈柴時特意留的,說“帶著它,干活有力氣”。
春桃她們聽說后,也讓蘇繡娘在自己的“預贖契”(楊永革寫的臨時文書)上繡辣椒,有的繡在角上,有的繡在名字旁邊,像給文書開了朵小紅花。
周書生見了,寫了首《辣椒贖身詩》,最后兩句是:“不是辣條贖自由,是因人間有熱腸。”楊永革把詩貼在辣鋪墻上,比縣太爺題的“辣味親民”還顯眼。
(八)永吉巷的“新規矩”,比牙門的還管事
自從收留了春桃她們,永吉巷訂了些新規矩:
1.?干活自愿,想劈柴就找鐵蘭,想試辣就找辣姑,不想干了說一聲就能走,不用賠辣條;
2.?每天能領一串辣條當零食,干得好加一串,干錯了不罰,教到會為止;
3.?誰要是欺負新來的,辣姑用辣椒水噴他,鐵蘭用柴刀劈他的柴火垛(不劈人)。
這些規矩比牙門的條文管用多了——春桃她們學得飛快,有的打包比李貨郎還快,有的試辣比辣姑還狠,有個叫小翠的,居然學會了用生產線做“花樣辣條”,把辣條擰成麻花狀,賣得比普通款還好。
王屠戶看著眼紅,也給自己的伙計訂了規矩:“好好殺豬,天天有辣椒炒肉吃!”結果伙計們殺豬比以前快三倍,說“不能被辣鋪比下去”。
(九)下一站:辣條贖身記,從縣街到府城
趙小帥爺爺聽說了贖身的事,從現代寄來個“自由勛章”(其實是用辣條包裝紙做的),說“給鐵蘭辣姑當獎狀”。鐵蘭把勛章別在粗布衫上,干活時總挺著胸,像戴著啥寶貝。
辣姑則盤算著去府城擺“吃辣擂臺”:“咱要讓全府的奴婢都知道,不用靠牙門,靠自己也能贖身!”
楊永革看著生產線旁忙碌的身影——鐵蘭在搬原料,辣姑在試新辣條,春桃她們在打包,老母豬在旁邊哼哼著等投喂,突然覺得,贖身不贖身、備案不備案,其實沒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永吉巷的辣椒還在長,辣條還在做,一群曾經被叫做“奴婢”的人,現在能笑著說“我是永吉巷的人”,這就夠了。
至于下一章?清明肯定要搞“辣條祭祖”,讓春桃她們給遠方的家人寄去“辣味思念”;再讓鐵蘭帶著柴刀、辣姑帶著辣椒水,去府城幫更多人“贖身”,把永吉巷的熱腸,撒得更遠……
管它下一章有多離譜呢。
只要還有人需要一口辣來暖身,還有人需要一個地方說“我想自由”,永吉巷的辣條,就會一直做下去,像辣椒苗一樣,鉆破堅硬的地皮,給日子帶來點紅通通的希望。
畢竟,贖身從來不是為了那張紙——
是為了讓每個被命運按在地上的人,都能憑著自己的手,掙回一句“我是我自己的”,然后笑著,把日子過成自己喜歡的辣度。